自十九大提出鄉村振興戰略以來,相關分析連篇累牘,然而仔細閱讀發現,部分研究仍然沒有觸及鄉村振興戰略核心內容。實際上,鄉村振興戰略意義之重大、面臨挑戰之嚴重、推行之迫切是遠遠超過很多常規思路和分析的。
一、鄉村振興戰略的本質
鄉村振興戰略至少具備如下三層本質。
第一,鄉村振興戰略是中華民族實現農業文明與工業文明、商業文明融合的重大戰略。人類社會有史以來,先后形成了農業、工業和商業三大文明,其中中華民族是農業文明的典型代表,而西方發達國家則是工業和商業文明的典型代表。西方發達國家自古以來就不具備農業文明基因,即使現有強大的農業也是工業和商業文明的產物,這是由西方發達國家的地理位置和發展過程所決定的,農業文明的缺失對于他們而言是無足輕重的。然而對于中華民族而言,農業文明則是中華民族之根,文化之源,沒有農業文明的存在,即使工業文明與商業文明再強大,中華民族也不可能復興。近百年以來,在西方工業文明的沖擊下,我國的農業文明岌岌可危甚至已經頻臨滅絕的邊緣,在這種背景下提出鄉村振興戰略無疑意味著我們已經意識到鄉村文明對于中華民族的意義,鄉村振興戰略將對我國傳統農業文明與現代工業、商業文明進行融合,形成中華民族復興的健康動力。
第二,鄉村振興戰略是中華民族復興的生命線。在現代國家競爭中,金融業能夠憑借其獨特的虛擬性質以及與貨幣主權的緊密聯系在國家競爭中發揮作用,而高端制造業則能夠通過制造先進的武器來實現競爭對手的物理消滅來發揮作用。這兩者都是現代國家競爭過程中被廣泛采取的武器。然而,在最近中美貿易大戰的最終推演中,我們發現農業同樣是制約中國打贏貿易戰和實現民族復興的武器,每年進口近億噸的大豆、被國外企業壟斷的種子市場、花費巨額財政補貼卻又毫無效率的糧食生產、都對我國的國際競爭力和國家戰略形成制約,人可以不用蘋果手機、可以不開車、不投資,但是沒有誰能不吃飯,羸弱的農業已經成為制約中華民族復興的生命線,鄉村振興戰略的第一目標就是產業興旺,這里的產業指的不是鄉村旅游業、農村制造業,而是實實在在的生產糧食的傳統農業。
第三,鄉村振興戰略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基礎與前提條件。我國經濟發展之所以質量不高,其關鍵原因在于經濟動力錯配,而經濟動力錯配的關鍵原因在于內部結構缺位,農業在產業中的缺位、農村在空間中的缺位、農民在居民中的缺位使得我們國家經濟發展的內部動力不足,內部發展動力不足則意味著外部動力的進入,而外部動力的不可控性與逐利性使得我國經濟發展模式處于不穩定、不和諧、不可持續的狀態。鄉村振興戰略正是希望通過完全解決我國的三農問題來彌補缺失的內部經濟發展動力從而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
二、鄉村振興戰略的目標、面臨的問題與原因
鄉村振興戰略的目標在于培育具有競爭力的農業,其余的農民收入提高、農村環境改善與文明程度提升等目標都是這一目標的附屬物,當農業強大起來后,這些目標都能夠實現。因此,當前鄉村振興戰略所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羸弱農業如何提升的問題,在對如何提升羸弱農業展開分析前,我們必須找到導致農業羸弱的原因。
第一,工業化地位高于農業且讓農業做出了巨大犧牲。1949年以來,受限于國內外危險的環境,迅速完成工業化從而保障國家安全是我國發展的一個重要目標,包括糧食在內的各種農產品的統購統銷為我國重工業化的完成做出了巨大犧牲,1992年才完全取消的統購統銷制度使得我國的農業長期處于一個維持農民基本生存線水平,這是我國農業發展滯后的一個重要原因,當然,這也是無可爭議的一個原因,畢竟讓國家安全活下來的目標其重要性要高于讓農業快速強起來的目標。
第二,“富起來”的過程過于依靠工業,而忽視了農業。改革開放以來,通過沿海地區承接西方和東南亞國家的加工制造業來吸引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是實現先富戰略的重要一環,數以億計的農民工和大學生為我國制造業的原始積累和穩步崛起奠定了基礎,但是在這幾十年的過程中,農業卻被嚴重的忽視掉了,直到2007年,我國對第一產業的固定資產投資才不過1466億元。
第三,城鎮化戰略的目標扭曲,導致城市能夠吸納的農村勞動力數量大大低于正常的規模。從世界各國城鎮化歷程分析,我國的城鎮化歷程不可謂不快,1978年城鎮化僅為17.8%,2017年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已經達到58.5%,年均增長率超過1個百分點,但是從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分析,2017年我國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僅為42.5%,40年間僅增加25個點。實際上,即使按照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分析,相比于城市數量和建成區面積的擴張速度,我國城鎮化對“地”的興趣仍然遠遠大于“人”。導致這種情況出現的原因可能一方面在于央地關系的治理結構有待改善,另一方面也在于我國當前經濟發展戰略和區域產業布局戰略存在一定缺陷導致城市無法提供足夠多的就業崗位吸引過剩的勞動力。
第四,長期沒有正確對待三農問題。不把三農問題當做一個獨立系統的問題、不把農業當產業、不把農民當職業、不把農村當空間是過去解決三農問題的幾種錯誤思路。很多人在解決三農問題時寄希望于城市,希望完全通過城市的發展來解決三農問題,甚至希望三農的自然消亡來解決三農問題,并沒有將三農問題作為一個獨立問題,也就無法真正重視并找出解決三農問題的正確思路。而具體到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時,同樣存在問題,首先是沒有將農業作為產業,在我國,農業的政治屬性和社會屬性遠遠大于其經濟即產業屬性,因而在發展農業時所采取的也往往是政治和社會學視角而不是經濟學和產業學的視角,追求穩定而非效率;其次是沒有將農村作為空間,在我國現有區域經濟發展過程中,區域經濟發展規劃和政策的對象往往是城市型的行政區域,交通基礎設施和公共產品布局往往更多傾向于城市,農村在整個區域經濟格局中的地位是難以得到保障的;最后是沒有將農民作為職業,農業想要強大,農民一定要在就業市場上成為具有競爭力的一種職業,源源不斷的吸引優秀人才進入,只有這樣農業的發展效率和質量才能得到保障。
三、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思路
從上文分析,我們認為實現鄉村振興戰略除了加強規劃和保障規劃的科學性與權威性、保障資金和人才要素支撐等常規措施外,還需要從如下幾個方面著手。
第一,加快建設內需主導的健康經濟發展模式。如果一個經濟體過于依賴外部市場,該經濟體的發展就不會穩定和安全,而不夠穩定和安全這一威脅又會對經濟體內部的穩定器即農業發展產生需求并形成抑制作用,這是因為每當外向型經濟發展動力出現問題時,經濟體就可以依靠農業和農村來轉移經濟增長的壓力,這也是溫鐵軍教授所說的49年以來我國農村和農民已經承擔了十次經濟危機成本的邏輯所在。因此,為了保障經濟發展的穩定性和健康性從而釋放農業的發展空間和活力,加快建設內需主導的經濟發展模式實在必行。
第二,加快集聚戰略的推進速度與質量。我國目前仍然有8億左右的農村戶籍人口,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70%的城鎮化率水平,到我國城鎮化進程結束的時候,我們仍然需要轉移四億左右的農民,這就要求我們繼續推進高質量的包括新型城鎮化、區域協調、異地搬遷等集聚戰略,加快農村人口可持續和健康地向城市轉移,為農業的適度規模經營奠定基礎。
第三,加快三產融合體系建設。農業是三農問題的核心,發展農業也是鄉村振興戰略的核心要求,但是發展農業并不意味著局限于農業,在當前信息化時代,堅持三產融合發展思路即通過一產思路保障農產品質量、二產思路保障農產品產量、三產思路保障農產品銷量并保障農產品的價格從而提高農業的發展效率具有顯著意義。在這一過程中,政府應該提高農業發展的專業化水平,提高對農業發展的規劃水平和對包括互聯網技術、信息技術、物流技術的應用水平,適當地運用“計劃經濟”思路來實現農業發展的三產融合。
第四,加快農民職業體系的形成。一百多年前,我們無法想象中國會成為世界第一大制造業大國,但是我們成為了,因為我們培養了世界上最熟練和規模最大的工人體系;幾十年前,我們也無法想象我們會成為互聯網大國,但是我們成為了,因為我們規劃建設了世界上最大互聯網基礎網絡體系和培育了大規模的程序員;幾十年后,我們也可以成為農業強國,只要我們堅定不移地推動農民職業化進程,提高農業的待遇、改善農村的環境,就會有源源不斷地“一懂二愛”的人才進入到農業領域。
(作者單位: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教研部)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