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從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傳統耕作方式,到駕駛室里吹著空調聽著歌的大機械作業;從推著獨輪小車在村鎮集市支個小攤零賣,到現代冷鏈物流朝夕之間就將地頭果蔬送到千百里之外的居民餐桌。中國的小農手中,地還是那一畝三分地,但他們面臨的生產經營方式,已經翻天覆地。面對時代的巨變,中國延續數千年的小農經濟早已被匯合到商品經濟大潮,億萬小農戶亦無例外。然而,體量龐大、慣性明顯的小農實現徹底的轉身并非一日之功。生產效率低、產業水平低、增值程度低、科技信息水平低、資金難獲取、勞動力素質低,這些都是阻礙小農戶與現代農業銜接的障礙。
助力小農戶走上現代農業的道路,是歷史和時代的需要,也是全面實現現代化的需要。據統計,我國40%的耕地由280萬家各類新型農業主體經營,另外60%的耕地則由兩億多農戶經營,盡管這一數字還在不斷變化,但可以預計,在未來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內,小農戶仍將是我國農業生產經營的主要組織形式。因此,沒有小農戶的現代化,就沒有我國農業的現代化。
事實上,新型經營主體正是帶動小農戶與現代農業銜接的重要力量。一方面,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有能力、有實力將分散的小農戶組織起來,實現規模經營,連接大市場,克服小農戶自身生產能力弱、市場信息不足、經營理念落后等缺陷;另一方面,這幾年發展迅猛的農業生產性服務組織能夠為小農戶提供產前、產中、產后服務,解決小農戶老齡化和兼業化日益突出的問題,讓農村“誰來種地”不再成為難題。
“一花獨放不是春?!鞭r業農村的現代化,需要種糧大戶、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扛起大旗,也有賴于億萬小農戶的“百花齊放”。支持小農戶發展需要從政策、人才、資金等方面給予全面扶持。進一步增強新型經營主體與小農戶的利益聯結,充分發揮好其組織帶動作用,幫助小農戶突破小、弱、散的發展瓶頸,在資金、政策上向支持小農戶的新型主體傾斜,尤其是對提供農業生產性服務的組織給予鼓勵扶持,通過構建多層次、多形式、多元化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提升農業社會化服務水平,讓小農戶共享現代農業發展成果。還要激發小農戶自身發展動力,引導一批綜合素質較高、能力較強的小農戶發展規模經營,延伸農業產業鏈條,帶動更多小農戶在現代農業的大道上闊步前進。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民日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