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采用了文獻資料搜集、實地調研、理論分析和邏輯推理等方法,從微觀、中觀、宏觀三個層面,分析了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必要性,闡述了農村一二三產融合與農業產業融合,在內涵、研究內容、評價方法和發展路徑等方面的區別與聯系,將豐富產業融合理論并為相關部門推動產業融合發展提供參考。
推進農業發展與二、三產融合發展,是發展創新型經濟、實現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農業發展方式轉變的內在要求。學術界從產業邊界變化、技術擴散滲透、產業競爭關系等視角界定產業融合內涵,普遍認為產業融合的本質是產業結構的變化。對產業融合闡釋,始于信息與通信的技術融合。實際上,產業融合廣泛存在于國民經濟的其他領域。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研究起步較晚,相關的理論研究還不成熟,推進產業融合發展的必要性及其內涵尚不明確。實踐中農村一二三產融合與農業產業融合概念混用,影響了問題實質的正確判斷和相關政策執行力。本文采用文獻資料考察、實地調研、理論分析和邏輯推理等方法,對推進產業融合發展的必要性、農村一二三產融合與農業產業融合的內涵及區別與聯系進行研究。研究成果將在豐富產業融合研究理論基礎上,為相關部門推動產業融合發展提供借鑒和參考。
一、推動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的必要性
產業融合是符合我國國情的戰略決策,對于解決經濟發展宏觀、中觀和微觀上三個層面上的問題都有重要意義。
1.從微觀層面看,產業融合將利于引導農戶或企業按照市場需求進行生產,獲得更多收益。我國農業長期堅持的以分散的、小規模家庭經營生產方式,農業生產的組織化程度低、農民的組織化程度低、農民合作組織發育程度低,“小農戶”與“大市場”矛盾成為制約農民增收和農業深化發展的主要原因。“公司+農戶”對接模式,只是在加工環節實現了“半截子”產業化。而處于整個產業鏈上游的生產環節,千家萬戶分散經營難以實現標準化,由此導致在源頭就埋下了食品安全的隱患。因此,從農戶或企業經濟行為的微觀層面來看,推動產業融合,就是要發揮市場機制發揮調節作用,引導傳統分散的農業生產,走組織化、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的道路,將新技術、新業態和新模式引入農業,用現代理念引領農業,用現代技術改造農業,提高農業競爭力。產業融合發展,將利于完善農民利益聯結機制,創新組織模式、經營方式和產權關系,讓農民真正分享產業鏈延伸和功能拓展的好處,并通過市場影響力倒逼源頭實行標準化生產,推動產業生產模式升級。
2.從中觀層面看,產業融合將利于提升產業競爭力,依托特色獲取超額利潤和推動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我國的農業現代化滯后于二三產業的現代化。據統計,種植業年勞動生產率在2萬元/人左右,不足同期二產的30%,約為三產的40%;糧食作物年勞動生產率更低,為二產的20%,不足三產的30%。農業產業鏈短且窄,上游的科技研發能力較弱,下游農產品加工、儲運、銷售等諸多環節發展滯后,生產各環節之間無法發揮協同效應,制約價值鏈的實現。此外,產城發展也不協調。在城鎮化過程中,忽視了生產要素的集聚和整合,人為地割裂城鎮化和工業化、農業產業化的聯系,產業培育滯后于城鎮化進程,使得農村勞動力大量流向城市,出現了農業副業化、農戶兼業化、農村勞動力弱質化、農村“空心化”等一系列問題。因此,從農業及農業產區經濟發展的中觀層面看,產業融合發展,將意味著更多資源在市場需求引導下向農業和涉農產業部門流動,資源在農業和涉農產業部門實現高效率配置,利于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產業競爭力,利于形成產城協調發展、區域“整體聯動”發展格局,走以農業產業化促進工業化、城鎮化的區域經濟發展之路。
3.宏觀層面,產業融合將利于調整產業結構和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改革開放30多年,中國經濟在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高速增長同時,出現的三次產業之間關系失調、經濟發展與能源、資源、環境的矛盾,以及產能過剩問題,由此帶來經濟發展的增速、結構、動力等方面變化,是中國經濟將長期處于的“新常態”。產業結構主要矛盾已由數量關系的不合理轉向了功能關系的不合理。此外,在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逐步形成過程中,出現了城鄉之間公共品供給失衡,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發展中的不公平,農業、農村和農民權益保護和發展機會不平等問題,影響了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因此,從宏觀經濟發展層面看,產業融合發展將有利于突破價值鏈兩端關鍵環節,實現跨行業間價值鏈重構,提升產業分工層級,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有利于以市場需求為出發點,推進農業產業結構向多層次和高層次升級;有利于改造傳統農業、農民與農村,提升農業生產力、農民發展能力和農村發展活力。
二、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的相關理論
(一)農村一二三產融合
1. 基本內涵。
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是立足農村,通過挖掘當地自然生態、歷史遺產、地域人文、鄉村美食等資源,采用制度創新、技術創新、產業集聚等方式,實現不同產業或同一產業內不同產業部門相互滲透、相互交叉,最終融為一體,以產業發展推動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在農村地區的一二三產融合,一產是融合發展基礎,為其他要素和產業融合提供了資源、孕育的土壤和發展空間;二產體現了融合的效率,農業工業化實現了生產領域各項投入要素的有效利用;三產引領了產業融合的高度,農業服務化通過利用創意、科技、歷史、文化等手段,提升了農業的知識化、信息化、機械化、國際化水平。
2. 研究內容。
對于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研究,屬于農村經濟學范疇。研究內容除鞏固農業基礎地位外,還有與農業關聯的二產、三產業的培育和發展,以及城鄉關系等問題。具體包括三個層面:一是建設農業現代化,鞏固農業基礎性地位。研究農業產業鏈構建、提高農業投入要素(土地、技術、勞動力、資金)效率等,增加農民收入。二是以產業促農村經濟發展。研究新農村建設、可持續發展、二產發展、三產發展、農村產權制度改革等問題,利于轉變發展方式,優化農村經濟結構,促進農村經濟發展;三是城鄉發展的失衡、農業、農村相對于工業和城市的不足、以及農民相對于市民在權益保護和發展機會上的不平等問題。主要研究方法有實證研究和規范研究法。
3. 評價方法。
對于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績效側重于總量和綜合評價,例如,農村經濟發展總量、就業水平、可持續性、城鄉差距等。由于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涉及到“三農”問題比較復雜,通常是從多個層面建立評價體系和選擇指標,采用了數據包絡法、層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等進行綜合評價[6]。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與農業產業化、農業多功能拓展、農村可持續發展、城鄉一體化等內容高度相關,因此,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進程和質量評價可參考上述內容評價指標和方法。
4. 發展路徑及各類新業態。
實踐經驗及邏輯分析,產業融合行為的發生,必須有不同產業或不同行業到場,才能稱之謂融合,由此,農村地區三次產業融合路徑,至少應有以下7個方面。
(1)一產與二產融合。利用工業上的工程技術、裝備、技術、設施等改造傳統農業,采取企業化、機械化、自動化控制與管理方式,發展工廠化、集約化的高效農業。典型業態是生態農業、精準農業、智能農業、植物工廠等。
(2)一產與三產融合。一是服務業向農業滲透。利用農業景觀資源和生產條件,開發為市民觀光、休閑、旅游等服務的休閑農業;發揮互聯網的擴散優勢,提高農產品銷售量的農產品電商服務業;以農業和農村發展為主題,以論壇、研討會、博覽會、交易會、節慶活動等內容展現的會展農業。
(3)二產與三產融合。一是二產向三產拓展的工業旅游業,是以工業生產過程、工廠風貌、工人工作生活場景為主要參觀內容,開發的旅游活動項目。二是三產的文化創意活動帶動加工。通過創意、加工、制作等手段,把農村文化資源轉換為各種形式的產品,在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時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如,北京懷柔區紅廟村,通過發展的紅燈籠產業,帶動了農村經濟發展。
(4)一二三產融合。農村三次產業聯合開發的生態休閑、旅游觀光、文化傳承、教育體驗等多種功能,使三次產業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發展格局。典型業態有農產品物流、智慧農業、種業、食品加工廠觀光、酒莊觀光等,以及以產業集群形式發展的“一村一品”、“一鄉(縣)一業”和特色村鎮等
(5)一產內部融合。一是產業鏈前延后展。以農業為中心,向產前和產后延伸鏈條,盡可能把種子、農藥、肥料供應以及農產品加工、銷售等環節納入農業生產體系內部,提升農業價值鏈。二是農業內部種植業、養殖業、畜牧業等子產業在經營主體內或主體之間建立起產業上下游之間的有機關聯,形成相互銜接、循環往復的發展狀態。典型業態有立體農業、林下經濟、循環農業等。
(6)三產內部融合。通過挖掘農村生態、歷史遺產、地域人文、鄉村美食為資源,將其與自然、文化、社會等要素進行創意性配置組合,形成了以創意促農村產業發展的模式。如,北京懷柔區廟上紅色文化村、項柵子正藍旗滿族民俗旅游專業村、慕田峪長城國際文化村、楊宋仙臺影視拍攝村、新王峪陶藝村等文化創意產業專業村。還有一種是通過深化農村集體經濟產權制度改革,創新多元化資產經營方式和機制,實現農村集體資產保值增值,保障農民集體收益分配權。如,門頭溝在全國率先試點農村集體資產信托化經營管理工作,增強了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活力。
(7)二產內部融合。二產內部的各類行業的融合一直存在,比如,石油開采與加工、礦產開采與加工等,內部產業鏈的延伸提高了生產效率。在研究農村一二三產融合過程中,農村地區的工業不發達,研究人員重點關注了與農業有關的產業。
(二)農業產業融合
農業產業融合立足農業本身,研究現代產業體系建立路徑,屬于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主要內容之一。
1. 基本內涵。
農業產業融合,是農業與二三產業,或農業內部不同產業部門相互滲透、相互交叉,最終融為一體形成新產業業態或生產模式。具體而言,以農業為依托,以滿足市場需求為導向,通過資源、技術、文化等要素的優化配置,打破產業間割裂,提升三次產業關聯度,實現產業鏈延長和加寬,提升農業競爭力和推動農業的轉型升級。從學術研究分類看,農業產業融合研究屬于農業經濟學范疇。
2. 研究內容。
農業產業融合,重點圍繞產業邊界變化、產品整合創新、技術擴散滲透、產業融合過程、產業競爭關系等展開研究,本質上是產業鏈構建和產業結構的變化,研究如何提升農業可融合的資源和被融合(接受)能力。研究方法主要有比較分析、綜合研究、演繹法和歸納法。通常,農業產業融合發展,沿延伸和拓展兩個維度構建產業鏈。
3. 評價方法。
農業產業融合績效評價側重于微觀和效率評價,如,農產品價格、組織化程度、產業化水平、產業之間關聯度、資源綜合利用效率、農民收入、就業水平等。目前,農業產業融合度評價比較常用的方法有:專利相關系數(或專利引文)法、赫芬達爾指數法、產業關聯度(或投入產出)法、灰色關聯法等[12],其中,產出關聯度法為產業融合度測量的主流方法。但專利相關系數(或專利引文)法和赫芬達爾指數法,由于產業專利數據的獲取難度,在研究上不得不止步于思路分析層面;產業關聯度(或投入產出)法,由于統計數據滯后,產業劃分類型少,無法反映產業融合復雜系統問題;灰色關聯的因素統計分析方法,重在考察產業之間關聯次序,在查找問題和差距方面存在不足。
4. 發展路徑。
農業產業融合路徑僅包括一產與二產、一產與三產、一產內部融合3種。農業產業融合與農村地區一二三產融合路徑,除數量上有差別外,上述3種融合路徑中,凡涉及到非農業資源開發進行的產業融合,也不屬農業產業融合范疇。
(三)農村產業融合的動力機制
1. 創新驅動是產業融合的技術動因。
技術創新是推動產業結構升級最活躍、最積極的因素,也為農業與其他產業價值鏈上高度相關部分的斷裂、分解、重組提供了支撐。以信息技術、生物技術為代表的現代技術創新,使服務業與農業邊界的技術滲透擴散成為可能。高新技術對農業的滲透,促使農業與其他產業的技術壁壘逐漸消失,并使產業間的邊界趨于模糊,推動了新業態的產生。
2. 消費結構變化是推動產業融合的需求動因。
需求是產業發展的源泉。需求結構變動對于產業結構的變動有著巨大的影響。農業生產必須服從和服務與市場需求,市場需求的結構決定了最終產品的數量和結構。從發展趨勢上看,市場消費需求向高端化、個性化、多樣化轉變,必然帶動農業產業結構向多層次和高層次升級。
3. 政府放松管制為產業融合的制度動因。
政府的角色是為產業和企業的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生產要素方面政府投資,利于專業性強的高級生產要素產生。政府采購措施,利于企業產業升級和技術創新。管制政策,通過提高和放低行業的市場準入門檻,決定著其他相關行業業務,參與本行業競爭中的難度大小。
4. 經濟信息化、服務化發展是產業融合的機遇。
在工業經濟時代,物資和能源是的重要資源,物質流是產業之間聯系的主導方式。信息經濟和服務經濟時代,發展了以信息流、服務流為基礎的產業聯結方式。信息的適用性、精確性、時效性、易用性和可獲得性等屬性得到充分發揮,使用價值大大提高,信息的共享性使各行為主體廣泛利用。信息化促進了促進經濟、社會等環境的變遷,成為牽引產業融合化發展的重要力量。
三、研究結論與討論
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的提出,是經濟發展新常態下,基于產業發展規律,符合我國的“三農”實際。研究顯示,農村三產融合屬于區域經濟研究范疇,強調產業結構優化和產城融合;農業產業融合則是產業經濟學研究的范疇,重點在于產業鏈的延伸和拓展。科技創新、需求變化、制度變革、信息化、服務化發展帶來的機遇,成為驅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重要動力。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從邏輯上講,有農業存在必然有農村和農民,因此,城鄉差別將一直存在。由于“二元經濟”結構在醫療、教育、基礎設施等方面的差別,及所出現的問題是不合理的。但城鄉之間在環境、景觀、文化、傳統等方面的差異將是必然存在的,也是合理的,由此產生一些融合性的新型產業業態,推動了社會經濟發展。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將有助于利用城鄉之間存在的合理差別,消除一些不合理差別及由此產生的問題。產業融合發展是一個動態過程,隨著實踐不斷豐富,理論水平將一步提升。展望未來,關于農村產業融合研究,更多著力點可能在產業融合發展機制、融合條件、未來可能出現新業態和產業融合發展促進農民增收等方面。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業經濟2017年01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