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加快建設幸福千陽
黨的十九大提出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并將其寫入黨章,這是黨中央從黨和國家事業全局出發、著眼于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戰略部署,也是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的重要決策,更是鞏固黨在農村執政基礎、提升億萬農民獲得感幸福感的必然要求。千陽縣將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整縣脫貧、追趕超越的難得機遇,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在興產業、優環境、促增收、增鄉韻、強保障上下功夫,讓農業強起來、農村美起來、農民富起來。
打造特色產業名縣,筑牢鄉村振興之基。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支撐,我們將按照“質量興農、綠色興農”要求,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做大做強蘋果、奶山羊等主導產業,推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構建綠色、有機、循環、高端的現代農業體系。搶抓全省蘋果“北上西進”戰略機遇,堅持擴規模與提品質并重,建設標準化、集約化、精品化矮砧有機蘋果生產基地、苗木繁育基地和紅蘋果物流園,加快“千陽紅蘋果”品牌包裝營銷,依托陜西省蘋果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寶雞蘋果研究院抓好蘋果技術研發推廣,打造現代果業技術創新“硅谷”,讓千陽蘋果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圍繞打造全國莎能奶山羊良種名城目標,加快建設奶山羊繁育、羊奶標準化生產和羊乳制品加工三大生產基地,到2020年莎能奶山羊突破30萬只、產值達10億元,做靚 “莎能良種羊”品牌,創建全省千億羊乳全產業鏈發展龍頭縣。堅持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建設渭北新能源基地、西秦刺繡文化錦繡園、田園綜合體,做強果蔬汁、蜂蜜、食醋等農產品加工產業,引進倉儲配送、電子商務等配套企業,全力構建 “產地生態、產品綠色、產業融合、產出高效”的全產業鏈發展新格局。
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彰顯鄉村振興之韻。良好生態環境是農村最大的優勢和寶貴財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推動鄉村生態振興,堅持綠色發展,打造農民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讓良好生態成為鄉村振興支撐點。我們將按照“全域推進、星級創建、整合資源、打造品牌”的思路,實施脫貧攻堅與美麗鄉村融合發展戰略,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常態化、長效化,建設一批美麗村莊、美麗庭院、美麗村莊一條街,形成一村一景、一村一韻,保護好綠水青山和清新清凈的田園風光。按照“農旅”融合發展的思路,實施“旅游+鄉村、文化”戰略,培育“美麗經濟”,加快南寨、張家塬蘋果小鎮、高崖生態小鎮建設,創建一批集鮮果采摘、休閑觀光、農事體驗為一體的旅游名村,進一步彰顯田園特質、傳承鄉土風情、塑造生態品質、留住鄉愁記憶。
打贏整縣脫貧硬仗,強化鄉村振興之本。擺脫貧困是鄉村振興的前提,貧困群眾不能落下,貧困鄉村不能缺席。我們將把提高脫貧質量放在首位,盡銳出戰,精準施策,全力做好產業增收、基礎設施改善、扶貧扶志、健康扶貧、就業扶貧等工作,確保順利實現2018年整縣脫貧。深化搭載式產業扶貧模式,把貧困戶搭載到生產、加工、銷售、物流等全產業鏈中,形成“1+N”產業增收格局(1個長效產業項目,N個短期產業項目),確保產業收入占貧困戶家庭總收入70%以上。堅持把補齊基礎設施短板作為脫貧攻堅的關鍵舉措,拓寬改建通村公路、完善安保設施153公里,完成10個搬遷安置點配套設施建設、266戶易地搬遷、428戶危房改造,實施提水上塬項目和六大人飲工程,全力改善貧困群眾生產生活環境。著眼提升自主發展能力,在所有貧困村創辦“志智雙扶”學校,講政策技能、評幫教措施、亮正反典型、幫樹立信心,激發自愿脫貧的內生動力。圍繞“建設健康千陽”目標,推進“健康細胞”工程,開展“醫療質量提升年”活動,健全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規范大病醫療救助資金長效運行機制,爭創省級健康促進縣。按照“輸血又造血、扶貧又扶技”的思路,圍繞種養技術、手工藝品制作、電子商務等方面開展技能培訓,持續推進 “就業援助月”、“春風行動”等專項活動,加強與徐州、上海等地勞務對接,為貧困群眾提供更多就業機會,確保就業一人、脫貧一戶。
全力培育鄉風文明,激活鄉村振興之魂。鄉村是傳統文化的“源頭”,是農耕文明的“載體”,鄉村振興的內涵,更應該強調“文化復興”。我們將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的要求,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改善農民精神風貌,煥發鄉村文明新氣象。按照“全覆蓋、?;?、可持續”的思路,加快建設縣文化藝術中心綜合體和 51個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發揮村史館、文化站、文化廣場、農家書屋等平臺作用,持續開展文化惠民下鄉活動,豐富群眾的文化生活。深入推進移風易俗,全面落實紅白理事會制度,開展“好家風、好村風、好鄉風、好民風”培育活動,倡導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塑造文明新風尚,匯聚向上向善正能量。深化平安鎮村創建,完善鎮、村綜治服務中心運行機制,推進農村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不斷提升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
建強基層黨組織,舉好鄉村振興之旗。“農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著力推進組織振興、人才振興。我們將按照全面進步、全面過硬的要求,著力提高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把基層黨組織打造成“先鋒前哨”。堅持把思想政治建設擺在重要位置,認真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扎實開展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辦好扶貧大講壇,促使黨員干部學在前、干在先。全力推進村級黨組織標準化建設,持續整頓軟弱渙散黨組織,深化“三三黨旗增輝行動”,深入開展黨建引領脫貧攻堅 “紅旗支部、標兵書記、先鋒黨員”評選,樹立典型,表彰獎勵,激發農村黨員工作熱情,不斷提升黨組織引領發展、帶富致富、服務群眾的能力。堅持把鄉村人力資本開發放在首要位置,實施“人才引領鄉村振興”計劃,吸引有思想、懂技術、有經驗的千陽籍在外成功人士返鄉創業,加強本土農村專業人才隊伍的選拔與培養,打造一批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鄉土專家”。充分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把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工作納入鎮、村年終目標責任制考核范疇,加大考核權重,年終兌現獎懲。
(作者系中共千陽縣委書記)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新三農(微信公眾號原創)2018-05-01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