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姚紅健:“三農”政策演變和發展:1978-2000

[ 作者:姚紅健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8-05-11 錄入:吳玲香 ]

1978年底,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了要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轉移到現代化建設上來,并提出要建設現代化必須對內改革、對外開放,十一屆三中全會是一次劃時代的會議,以此為標志,我們開始進入改革開放的新時代。“三農”政策也發生了影響深遠的演變和發展。

1978至1984,突破舊體制

背景

至1978年為止,盡管中國的國民生產總值達3624億元,比1965年的1716億元翻了一倍多,年均遞增率達6.8%,并建立起了一個獨立的、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但是人民依然貧苦,技術比較落后,人均GDP只有381元,農民人均收入只有134元。食品供應和生活資料供應十分緊張,各類食品和生活消費品都需要憑票供應,是典型的短缺經濟。發展經濟成為當務之急,而保障供應,解決溫飽問題是急中之急、重中之重。

由于長期左的思想的影響,雖然計劃經濟、一大二公的大鍋飯,嚴重挫傷了人們發展生產的積極性,但是,要打破舊的體制,還存在嚴重的思想障礙,表現為對馬克思主義的教條化、對社會主義的僵化認識,對市場經濟的對立和排斥,所以,經濟的發展需要思想解放先行,解放思想任重道遠。

 三件大事

這個階段在我國歷史上發生了三件意義深遠的大事:一是1978年開始以真理標準問題大討論,展開了新一輪解放思想運動。二是1978年12月召開了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要把黨的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轉移到四個現代化建設上來。要改變同生產力發展不適應的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改變一切不適應的管理方式、活動方式和思想方式。三是1982年9月,黨的十二大召開,明確了新時期的總任務,就是要團結全國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斗,逐步實現工業、農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現代化,把我國建設成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會主義國家。

突破

思想上提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用陳云的話說,就是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經濟建設上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尊重經濟規律,發揮價值規律的作用。十二大報告中更明確提出要正確貫徹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的原則,要鼓勵勞動者個體經濟在國家規定的范圍內和工商行政管理下適當發展,作為公有制經濟的必要的、有益的補充。這都表明了我們開始向市場經濟學習,開始了市場調節手段的運用。

農業農村方面,十一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加快農業發展若干問題的決定(草案)》提出要“深化農村改革,推進聯產計酬責任制”,歷時20年的農村大鍋飯被打破,由此也引發了以小崗村為代表的農業大包干的出現。一大二公的舊體制開始被突破。

82年中央出臺了新時期第一個一號文件,《全國農村工作會議紀要》,突破了傳統的“三級所有、隊為基礎”的體制,明確指出包產到戶、包干到戶或大包干“都是社會主義生產責任制”。

83年中央出臺了第二個一號文件,《當前農村經濟政策的若干問題》,在這個文件中指出:這個文件從理論上說明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是在黨的領導下中國農民的偉大創造,是馬克思主義農業合作化理論在我國實踐中的新發展”。

84年中共中央發出《關于一九八四年農村工作的通知》,即第三個“一號文件”。強調要繼續穩定和完善聯產承包責任制,延長土地承包期。為鼓勵農民增加對土地的投資,規定土地承包期一般應在15年以上,生產周期長的和開發性的項目,承包期應當更長一些。特別是文件中強調:農村進行商品生產的重要性,提出只有發展商品生產,才能進一步促進社會分工,把生產力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才能使農村繁榮富裕起來,才能使我們的干部學會利用商品貨幣關系,利用價值規律,為計劃經濟服務,才能加速實現我國社會主義農業的現代化。

在農村要鼓勵勞動者個體經濟在國家規定的范圍內和工商行政管理下適當發展,作為公有制經濟的必要的、有益的補充。提出:只有多種經濟形式的合理配置和發展,才能繁榮城鄉經濟,方便人民生活。

 主要任務

就是解放和發展農村生產力,發展生產,保障供應,解決溫飽。十二大報告中指出:農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基礎,只要農業上去了,其他事情就比較好辦了。要堅決保護各種農業資源、保持生態平衡的同時,加強農業基本建設,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實行科學種田,在有限的耕地上生產出更多的糧食和經濟作物,并且全面發展林、牧、副、漁各業,以滿足工業發展和人民生活提高的需要。逐步實現農業的經濟結構改革、體制改革和技術改革,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農業發展道路。

1985至1991,引入市場機制

背景

全面推行了聯產承包責任制,發揮了八億農民的巨大的社會主義積極性。農業生產在短時期內蓬勃發展起來。而農村改革的實踐,為經濟體制改革積累了經驗,經濟體制改革開始拉開序幕。

農村改革的推進,激發了農村生產力,也推動著傳統農業由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向遵循市場規律的商品經濟轉化。但是,在農村生產向商品經濟轉化中還存在著種種不協調現象。農業生產不能適應市場消費需求,產品數量增加而質量不高、品種不全,商品流通遇到阻礙;生產布局和產業結構不合理,地區優勢不能發揮,一部分地區貧困面貌改變緩慢,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農產品統購派購制度,過去曾起了保證供給、支持建設的積極作用,但隨著生產的發展,它的弊端就日益表現出來,因此,在打破集體經濟中的“大鍋飯”之后, 還必須進一步改革農村經濟管理體制, 在國家計劃指導下,擴大市場調節,使農業生產適應市場的需求,促進農村產業結構的合理化,進一步把農村經濟搞活。

 兩件大事

一是1984年10月,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召開,出臺了《中共中央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開始了任重道遠的經濟體制改革征程;二是1987年10月,黨的十三大召開。

突破

進一步解放思想,提出建立社會主義經濟體制。《決定》,明確“按照黨歷來要求的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原則,按照正確對待外國經驗的原則,進一步解放思想,走自己的路,建立起具有中國特色的、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社會主義經濟體制,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這就是我們這次改革的基本任務。”

首次提出初級階段的理論判斷。十三大的意義在于首次提出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判斷,黨在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以及著名的“三步走”戰略,明確提出了到20世紀本,實現小康的目標。“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發展社會生產力所要解決的歷史課題,是實現工業化和生產的商品化、社會化、現代化。我國的經濟建設,肩負著既要著重推進傳統產業革命,又要迎頭趕上世界新技術革命的雙重任務。完成這個任務,必須經過長期的有步驟分階段的努力奮斗。”

 

農業農村方面:1985年的一號文件(即第四個一號文件)《關于一九八四年農村工作的通知》提出關于進一步活躍農村經濟的十項政策: 改革農產品統派購制度,從85年起, 除個別品種外, 國家不再向農民下達農產品統購派購任務,按照不同情況,分別實行合同定購和市場收購。要大力幫助農村調整產業結構,要繼續貫徹決不放松糧食生產、積極發展多種經營的方針。按照自愿互利原則和商品經濟要求,積極發展和完善農村合作制。進一步改革農村經濟管理體制,在國家計劃指導下,擴大市場調節,使農業生產適應市場的需求,促進農村產業結構的合理化,進一步把農村經濟搞活。這是首次向農村開放市場,擴大市場調節力度。取消統購派購以后,農產品不再受原來經營分工的限制,實行多渠道直線流通。農產品經營、加工、消費單位都可以直接與農民簽訂收購合同;農民也可以通過合作組織或建立生產者協會,主動與有關單位協商簽訂銷售合同。

1986年的一號文件《關于一九八六年農村工作的部署》(即第五個一號文件)提出: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所以,我國是十億人口、八億農民的大國,絕不能由于農業情況有了好轉就放松農業,也不能因為農業基礎建設周期長、見效慢而忽視對農業的投資,更不能因為農業占國民經濟產值的比重逐步下降而否定農業的基礎地位。作為發展中國家,我們在工業化過程中,必須力求避免出現農業停滯的現象。1986年農村工作總的要求是:落實政策,深入改革,改善農業生產條件,組織產前產后服務,推動農村經濟持續穩定協調的發展。隨著農民向非農產業轉移,鼓勵耕地向種田能手集中,發展適度規模的種植專業戶。我們在政策上既要堅持共同富裕的方向,又應承認發展的差別,允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先富起來,這才有利于推動社會進步。平均主義的辦法只會抑制生產發展。為提高農民擴大資金積累的能力,對農民的稅收要控制在合理的水平上,并嚴格禁止亂攤派、亂收費;要支持農民發展多種經營,廣開生產門路,實行“以工補農”。

1992至1999 市場經濟體制

五件大事

一是鄧小平1992年初南巡,發表重要講話;二是1992 年10 月黨的十四大召開, 以鄧小平同志南方談話精神為指導, 明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三是1993 年11 月召開的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 強調“要使市場在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四是1997 年9 月召開的黨的十五大把鄧小平理論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 提出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 并對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跨世紀發展作出了全面部署。五是1998 年10 月召開的黨的十五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農業和農村工作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

明確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基本的政治主張和行動準則

明確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的政治主張和行動準則。在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我們黨在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基本目標,制定了一系列基本政策。這些目標和政策被黨的十五大系統概括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成為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的政治主張和行動準則。

———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濟,就是要發展市場經濟,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要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使市場在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的多種分配方式,允許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帶動和幫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堅持和完善對外開放,積極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保證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人民共享經濟繁榮成果。

———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就是要在人民當家作主的基礎上,依法治國,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這就要堅持和完善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政治協商制度以及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發展民主,健全法制,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實現社會安定,政府廉潔高效,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和睦,生動活潑的政治局面。

———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就是要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為目標,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這就要堅持用鄧小平理論武裝全黨,教育人民;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教育科學文化水平;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重在建設,繁榮學術和文藝。建設立足中國現實、繼承歷史文化優秀傳統、吸取外國文化有益成果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

有關農業農村的新政策

這個階段雖然沒有出臺“三農”的一號文件,但依然出臺了許多重要的文件,取得了許多重要的突破:

一是針對大部分縣市放開糧食購銷價格、市場化程度提高的情況, 對以糧食為主的農產品流通體制進行一系列改革, 積極培育農產品市場體系,嘗試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農產品流通體制, 形成在國家宏觀調控下市場機制對資源配置發揮基礎性作用的機制。1998 年5 月10 日國務院頒布《關于進一步深化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的決定》。同時, 加大了對供銷合作社體制、農村金融和財稅等體制的改革力度, 1995 年2 月27 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關于深化供銷合作社改革的決定》, 1996 年8 月22 日國務院頒布《關于農村金融體制改革的決定》。

二是進一步穩定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1995 年3 月28 日國務院批轉農業部《關于穩定和完善土地承包關系的意見》的通知, 1997 年8 月27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穩定和完善農村土地承包關系的通知》, 把家庭聯產承包為主的責任制、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 作為一項基本制度長期穩定下來, 并不斷充實完善, 提出在土地承包期15 年到期后, 繼續延長30 年保持不變。

三是與城市改革轉換國有企業經營機制相呼應, 加大鄉鎮企業改革力度,實行產權制度等一系列改革。1992 年3 月18 日國務院批轉農業部《關于促進鄉鎮企業持續健康發展報告》的通知, 1993 年2月20 日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中西部地區鄉鎮企業的決定》, 強調要扶持和加快中西部地區和少數民族地區鄉鎮企業的發展。1996 年10 月29 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鄉鎮企業法》, 為鄉鎮企業發展提供了法制保障。鄉鎮企業通過調整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加快技術進步、改善內部管理等獲得空前發展, 1992- 1996 年迎來了第二個高速增長期。

四是適應農業生產力發展的要求, 提出要樹立大農業觀念, 努力提高農業的集約經營水平和綜合生產能力, 繼續調整農業內部結構, 強調要加快農業科技進步,努力開發高產優質高效農業。1992 年2月12 日國務院《關于積極實行農科教結合推動農村經濟發展的通知》, 1992 年9 月25 日國務院《關于發展高產優質高效農業的決定》, 為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

五是努力減輕農民負擔, 積極促進農民增收, 重視解決農村貧困人口溫飽問題。針對農村勞動力大規模流動產生的“民工潮”問題, 制定了促進農業富余勞動力轉移, 拓寬農民增收渠道的措施。1996 年10 月23 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關于盡快解決農村貧困人口溫飽問題的決定》, 1996 年12 月30 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關于切實做好減輕農民負擔工作的決定》。

兩個基本判斷,十條方針

1998年十五屆三中會全關于《中共中央關于農業和農村工作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作出兩個基本判斷,提出十條方針:

一是明確全國農村總體上進入由溫飽向小康邁進的階段。農村改革二十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廢除人民公社,突破計劃經濟模式,初步構筑了適應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農村新經濟體制框架。這個根本性改革,解放和發展了農村生產力,糧食和其他農產品大幅度增長,由長期短缺到總量大體平衡、豐年有余,基本解決了全國人民的吃飯問題;鄉鎮企業異軍突起,帶動農村產業結構、就業結構變革和小城鎮發展,開創了一條有中國特色的農村現代化道路;農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全國農村總體上進入由溫飽向小康邁進的階段。

二是明確始終把發展農村經濟、提高農業生產力作為整個農村工作的中心。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不發達的階段,農村尤其不發達。表現在:生產力落后,主要靠手工勞動;市場化程度低,自給半自給經濟占相當比重;農業人口多,就業壓力大;科技教育文化落后,文盲半文盲數量較大;農民生活水平比較低,還有幾千萬人沒有解決溫飽;城鄉差別大,農村發展也很不平衡。必須始終把發展農村經濟、提高農業生產力水平作為整個農村工作的中心。

必須堅持“十條方針”:1、始終把農業放在國民經濟發展的首位。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大力發展農業不僅是保障人民生活的要求,也是發展工業和第三產業的需要。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對農業的投入。加強農業立法和執法,支持和保護農業。2、長期穩定農村基本政策。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經營制度,以勞動所得為主和按生產要素分配相結合的分配制度,必須長期堅持。在此基礎上,按照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深化農村改革。3、不放松糧食生產,積極發展多種經營。必須穩定發展糧食生產,同時又要調整農村產業結構,實行農林牧副漁并舉,確保農產品有效供給和農民收入持續增長。4、實施科教興農。農業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教育。實行農科教結合,加強農業科學技術的研究和推廣,注重人才培養,把農業和農村經濟增長轉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5、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必須加強以水利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和林業建設,嚴格保護耕地、森林植被和水資源,防治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和環境污染,改善生產條件,保護生態環境。6、大力發展鄉鎮企業,多渠道轉移農業富余勞動力。立足農村,向生產的深度和廣度進軍,發展二、三產業,建設小城鎮。開拓農村廣闊的就業門路,同時適應城鎮和發達地區的客觀需要,引導農村勞動力合理有序流動。7、切實減輕農民負擔。這是保護農村生產力,保持農村穩定的大事。堅持多予少取,讓農民得到更多的實惠。農村各項建設都要尊重群眾意愿,量力而行。8、實行計劃生育基本國策。控制人口過快增長的重點和難點在農村。大力提倡少生優育,使農村人口同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9、推進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經濟體制改革要求政治體制改革相配合。堅持和改善農村基層黨組織的領導,加強鄉鎮政權和村民自治組織建設,依法保障農民當家作主的權利。10、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兩手抓。兩個文明都搞好,農村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才是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農村。

(作者單位:湖州市農辦)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知行三農(微信公眾號原創)2018-05-10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 | 日本高清中文字幕免费一区二区 | 色色综合久久久久久久综合 | 中文字幕aⅴ日本欧美视频 一区二区日韩国产精品 | 日本综合精品中文 | 一本一道DVD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