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有關負責人11日在此間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要認真落實國辦《關于全面加強鄉村小規模學校和鄉鎮寄宿制學校建設的指導意見》的要求,堅決防止因撤并鄉村小規模學校導致學生上學困難或輟學。(5月12日新華網)
所謂的鄉村小規模學校,指的就是辦學規模不足100人的村小學和教學點。據教育部統計,截至2017年底,全國有農村小規模學校10.7萬所,其中小學2.7萬所,教學點8萬個,占農村小學和教學點總數的44.4%;在校生有384.7萬人,占農村小學生總數的5.8%。但由于受歷史、地理等多方面因素制約,目前農村小規模學校仍是我國義務教育的短板,各方面的發展還不盡如人意。
古語有云: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鄉村小規模學校的發展也大抵如此。伴隨著學齡人口的減少,以及城鄉教學資源的嚴重失衡,導致鄉村小學越辦越“小”。 面對農村教育呈現的頹敗景象,2001年我國開始調整農村學校布局,實行“撤點并校”。就當時農村的教育現實而言,“撤點并校”無疑有助于優化教育資源的合理配置,有助于集中力量改善辦學條件,并不失為一種可行的選擇。
令人遺憾的是,在“撤點并校”的大趨勢面前,有的地方政府卻鬧起了“小情緒”:不僅將“科學評估、應留必留、先建后撤、積極穩妥”的撤并原則拋諸腦后,而且在執行過程中將工作簡單化,罔顧現實搞“一刀切”,以致問題叢生。比如,此前媒體報道,2016年8月,云南保山市施甸縣擺榔鄉在撤并擺榔民族中學過程中,未在充分論證的基礎上制定可行的撤并方案,引發群眾集體上訪,既傷害了民心,也讓普惠性政策打了折扣。
《農村教育布局調整十年評價報告》顯示,2000年到2010年,在我國農村,平均每一天就要消失63所小學、30個教學點、3所初中,幾乎每過一小時,就要消失4所農村學校。對十省農村中小學的抽樣調查顯示,農村小學生學校離家的平均距離為5.4公里,農村初中生離家的平均距離為17.47公里。這一系列數據的背后,到底給農家孩子上學平添了多少負擔?
從這個角度來看,有了普惠性的政策,還需因地制宜、因人而異,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兼顧教育發展需求與群眾便利需要,才能確保“撤點并校”的負面效應降到最低。這就需要相關部門進行周密的調研,規范撤并流程,征詢家長意見,并對區域內交通狀況、人口結構、經濟條件、地理環境等進行綜合考量,切忌罔顧現實搞“一刀切”。更為關鍵的是,對已經撤并的農村小規模學校,還要視生源情況再作必要調整,如果因當地生源增加等確有必要恢復辦學的,還要按程序進行恢復。
總而言之,只有充分尊重民意,融新建、合并與恢復于一體,把相關工作做實做細,綜合施策、精準發力,才能補齊我國義務教育的短板,這也是確保教育公平穩步推進的題中應有之義。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紅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