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封丘縣認真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持動員全縣力量,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以脫貧攻堅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圍繞“黨旗飄起來、產業做起來、群眾富起來”,統籌推進脫貧攻堅系統工程,切實把習近平總書記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戰略思想落到實處,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1.堅持黨建引領,壓實責任。縣委以黨建引領扶貧、以扶貧促進黨建,實現共推共贏。縣、鄉、村干部全員參戰,統籌協調、壓實責任、形成合力。一是壓實組織領導責任。成立縣脫貧攻堅指揮部。縣委常委、政府班子全體成員及人大、政協班子中的黨員副職全部到鄉鎮任第一書記,形成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指揮運作體系。二是壓實干部幫扶責任。建立“三二一”幫扶機制,縣處級、鄉科級、一般干部分別聯系3戶、2戶、1戶貧困戶。對19個鄉鎮黨委書記簽訂責任目標,量化考核,嚴格獎懲,壓實第一責任人職責,為脫貧攻堅提供保障。三是壓實駐村工作責任。220個駐村工作隊全部由所駐鄉鎮統一管理,避免工作出現“兩張皮”的問題。對173個縣直派出單位強化幫扶責任,建立督導問責機制,真正實現隊員上一線、單位做后盾、一把手負總責。駐村工作隊全面承擔派駐村的產業謀劃、項目推進、政策落實、幫困解難等任務。四是樹立良好的干部用人導向。下派了199名干部到基層一線去,并通過層層篩選,選優配強51名村支部書記,把能人培養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村干部、把村干部培養成老百姓的致富帶頭人,解決基層黨建工作的“最后一公里”問題。
2.堅持項目支撐,補齊短板。貧困縣要脫貧,基礎設施建設是關鍵。貧困縣經濟條件差,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力度不夠,嚴重制約了群眾脫貧步伐。一是找準短板。首先,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分層次開會討論,多角度全方位征求意見,摸軟肋、找短板;其次,認真梳理近年來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找出隱藏在表面問題背后的深層次短板;第三,對找出的短板分門別類建立臺賬,按照輕重緩急排出時間表,逐一銷號解決。由于長期以來封丘基礎設施欠賬較多,三館建設、教育均衡、農村基礎設施、村集體經濟等仍是重要短板。二是破解難題。封丘在河南省率先出臺實施統籌整合財政涉農資金使用方案、撥付操作程序,有效破解資金整合難題、規范了操作程序,被作為樣本在全省推廣。同時,按照可統盡統的原則,整合資金5.77億元,為脫貧攻堅提供強有力資金保障。三是強力推進。縣脫貧攻堅指揮部堅持周例會制度,每周一晚上定期召開會議,研究解決項目推進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確保431個扶貧項目如期完工。將聯戶代表制度引入脫貧攻堅項目建設,以聯戶代表集民意、匯民智、聚民力,在項目落地、推進實施、質量監督、管理維護等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
3.堅持產業帶動,富民興業。產業扶貧是群眾脫貧的根本途徑。著力扶持建設一批貧困人口參與度高的特色產業(就業)基地,在五個主體與貧困群眾之間劃上“+”號,實現把“有能力的帶起來、沒有能力的扶起來”。一是“黨組織+”。縣委、縣政府深入基層,問需于民、超前謀劃項目;專業人員科學論證、把關推薦項目;鄉村兩級組織考察,篩選確定項目,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全縣有43個村黨支部書記帶頭成立合作社,吸納貧困戶參與生產經營,帶動貧困群眾3000余戶。二是“合作社+”。農民合作社利用現代科技發展設施農業,以流轉土地掙租金、資金注入掙股金、務工就業掙薪金的形式帶貧。目前全縣已有上百個合作社與貧困戶結成聯股、聯利共同體,實現股份到戶、利益到戶。三是“龍頭企業+”。縣委、縣政府因勢利導,搭建企業帶貧綠色通道,借助健康食品企業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根據企業用工、原材料、貧困戶就業、發展生產等方面的需求,帶動特色農產品生產和貧困戶增收,企業通過帶貧最高可拿獎勵百萬元。貧困戶以到戶增收資金入股企業分紅,進入企業務工年收入可達2萬元以上。形成了企業發展、貧困戶增收的雙贏局面。縣政府成立國有獨資公司實施光伏扶貧,充分利用政府辦公用房、產業集聚區標準化廠房、保障性住房等政府擁有產權的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建設公用屋頂光伏扶貧項目,規模8.18兆瓦;村級光伏扶貧項目,規模13.5兆瓦;其中黃河灘區遷建村光伏扶貧電站,規模2.1兆瓦。項目設計總規模21.68兆瓦,總投資2.16億元,項目建成后能幫扶貧困戶4224戶。四是“鄉村旅游+”。依托封丘長壽之鄉優勢,發展鄉村旅游,實施生態旅游扶貧,促進生態資源向生態資本和經濟效益轉變。曹崗“萬畝花海”、陳橋東湖濕地、應舉嘉聯農業引爆封丘旅游業,為2000多貧困戶增加了收入。山水生態休閑農業扶貧項目總投資5億元,建設集生態種植、研發科普、觀光旅游、休閑度假四大功能為一體的田園綜合體,項目建成后可帶貧6000人左右。五是“庭院經濟+”。充分挖掘貧困村特色資源,大力實施“庭院經濟+扶貧”,因地、因村、因戶制宜,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景。整體推進貧困村、貧困戶房前屋后發展林果業,實現貧困戶收入增加、環境美化、自信提升。
4.堅持政策保障,形成合力。封丘縣研究出臺了“1+9”落實文件及配套措施,形成全面性、扶助性、指導性強的政策保障體系。一是封丘縣與有關方面簽訂協議,設立扶貧小額信貸風險補償金,建立封丘縣“四位一體+黨建支農”扶貧融資平臺。二是出臺相關規定,搭建電商就業平臺,直接間接帶動6000多名貧困人口增收。三是制定科技扶貧辦法,落實科技扶貧經費,按需為各鄉鎮選派55名科技特派員,解決貧困戶自主創業、特色產業發展和生態建設中的關鍵技術問題。四是出臺醫療保險大病救助政策。縣政府與中原農業保險股份公司簽訂協議,為全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按照每人每年160元的標準購買健康扶貧保險。組建“健康扶貧服務中心”,實現“一站式”便民服務,全面落實健康扶貧政策,為貧困群眾構筑五重醫療保障。五是挖掘公益性崗位,安置3688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就業。
5.堅持精準發力,穩步推進。一是創新“864211”機制,精準識別。全面實施“八摸底、六簽字、三公示、四個一”的管理模式。二是創新“1+2+N”模式,精準幫扶。按照貧困戶致貧原因,分門別類、精準施策,每戶固定一名幫扶責任人,落實兩項以上扶持政策,每個家庭成員制定一條以上幫扶措施,實現扶持政策疊加、幫扶措施覆蓋。三是開通信息智慧平臺,精準服務。發放《封丘縣脫貧攻堅服務手冊》,開通精準脫貧熱線服務電話,實現干部群眾溝通、職能部門互通、情況意見暢通。四是大力倡導自主脫貧,精準引導。通過發放倡議書,評選封丘縣“十大脫貧人物”。開展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行動,全縣從退休老工人、教師和黨員里面,推薦出有名望有威信的2589名鄉賢聯系貧困戶,教育引導貧困群眾樹立勤勞節儉、自立自強、不甘貧困的意識,全面激發脫貧攻堅的內生動力。
6.堅持借勢發展,共奔小康。脫貧攻堅是黨和國家著眼整體發展、全面小康做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決策,從今年到2020年,對貧困縣來說是多重政策機遇的疊加期,是全面發展、產業升級的重大機遇期。我們將積極作為,舉全縣之力,以“敢擔當、轉作風、爭一流”實踐活動為抓手,借政策利好之勢,全力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打造特色產業,強力推進脫貧攻堅,壯大縣域經濟。
封丘脫貧攻堅堅持黨建引領、項目支撐、產業帶動、政策保障、精準發力、借勢發展。黨建引領是一條紅線,為脫貧攻堅提供政治方向、組織領導、骨干力量和帶頭作用,解決了“誰來扶”問題。項目支撐主要是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基礎條件;產業帶動是脫貧攻堅主戰場,帶動貧困群眾脫貧致富,帶動各業發展;政策保障是貧困群眾脫貧的有力保障。這三個方面是作戰方略,解決“如何扶”問題。精準發力是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有力手段,為項目支撐、產業帶動、政策保障提供主攻方向和發力點,確保靶向明確,解決“扶持誰”問題。借勢發展是脫貧攻堅戰最終目標。傾力打造脫貧攻堅系統工程,必將決戰決勝,如期完成脫貧任務,實現全縣83.8萬群眾共同奔小康的愿望。
(作者系中共河南省封丘縣委書記)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紅旗文稿(微信公眾號)2018-06-09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