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十三五期間我國印發《“十三五”脫貧攻堅規劃》以來,精準扶貧已經成為我國的國家戰略之一,而隨著近年來電商的蓬勃發展,電商扶貧成為了扶貧的新形勢、新方法。
京東就是積極參加電商扶貧計劃的主要企業之一,而平石頭村的扶貧案例就是京東最新的電商扶貧樣本。位于河北省的平石頭村,全村235戶人家就有超過半數是建檔立卡的貧困戶,雖然在這里生長著大量的野生優質核桃,但是由于沒有路,只能人力采摘,人工運回,也賣不出好價錢,京東在發現這種特殊的情況后,提出要產業扶貧、用工扶貧,接下來計劃用無人機將核桃運出。
貧困一直以來都是現代社會乃至世界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根據聯合國統計數據,截至2017年6月底,全球仍然有7億極端貧困人口。對于我國來說,在改革開放之初,農村貧困人口數量達到了驚人的7.7億,改革開放40年后,這個數字來到了3046萬人,貧困發生率為3.1%,雖然在脫貧事業上已經取得了喜人的成果,不過,如何幫助剩下的3000多萬人脫離貧困,可能是更大的挑戰。
想要從根本上幫助貧困人口脫貧,必須首先弄清貧困是如何產生的,帝瑞格和皮爾的二元市場理論對貧困提供了一種解釋,他們認為,勞動力市場是結構性的,不同的勞動力市場提供不同特性的工作,貧困者因為自身的能力和其他社會因素,只能進入“次要市場”,這樣的工作機會和工作并不能解決貧困者的貧困問題。這個理論對我國目前的貧困人口成因作出了較為合理的解釋,實際上我國廣大農村的產品也是由于種種原因只能進入“次要市場”,兩者構成了我國農村貧困的主要原因之一。
就以平石頭村來說,資源和環境的匱乏是造成其地區貧困的重要原因,即便有著優質野生核桃,但糟糕的運輸環境極大影響了核桃的外銷,同時,經濟貧困還會帶來當地人力資本能力貧困的結果,只能依靠農業“靠天吃飯”,沒有別的出路可尋,最終也不過是進入價格低廉的“次要市場”。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電商平臺的發展為生產者銷售產品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在網絡的作用下,“次要市場”不再是唯一的選擇。京東的電商扶貧有助于農村的勞動力所生產的產品進入附加值更高的市場,這是徹底改變農村貧困的一個有效手段,從而解決扶貧的長效機制。
對于貧困人口來說,京東的扶貧方案更像是提供一種“授之以漁”的根本解決方法。貧困地區農產品品牌發展不足,市場效益沒有充分體現是制約貧困地區脫貧的重要因素之一,對于一些扶貧龍頭品牌,京東通過對其開放銷售平臺等一系列舉措,為其扶貧一線對接貧困戶提供了最有力的支持,而在京東為品牌背書的情況下,這些扶貧品牌能更快地成長,同時也能更直接地為貧困戶脫貧提供力量。在京東的號召下,不少品牌都成為京東的扶貧合作伙伴,它們借助京東的平臺蓬勃發展,也在扶貧端作出更多的貢獻。
隨著在國際上中國品牌的漸漸崛起,品牌經濟越來越多適用于現在的市場環境,對扶貧品牌的塑造,有助于提升貧困地區產業的檔次,創造品牌溢價,提高農民收益。
現如今,衡量一個企業是否成功,早已不是單純根據盈利指標的高低,尤其對于大企業來說,更多看這個企業是否具有社會責任感,為整個社會帶來了多少效益。京東作為電商代表企業之一,對扶貧事業的參與正是其社會責任感的體現,對于其他企業如何踐行社會責任感有十分重要的借鑒價值。“先富帶動后富”,或許是最早關于社會責任感的定義,這也是企業家們不該忘記的初心,只有藏富于民才是真正的富裕,想要打好脫貧攻堅戰,必須通過政府和企業的通力合作,才能用更短的時間從根本上解決貧困問題。
(作者系財政部博士后)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金融界 2018-06-12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