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開局之年。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一篇大文章,要統籌謀劃,科學推進。今年3月8日,“五個振興”的科學論斷:即鄉村產業振興、鄉村人才振興、鄉村文化振興、鄉村生態振興、鄉村組織振興,是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目標和路徑的明確指示。
面對新時代賦予我們的重大機遇和使命,我們重溫孫君老師提出的“把農村建設的更像農村”這一重要理念,還是蠻有意義的。作為農業大國,我們的農村是如何歷經空心村、功能單一、衰敗及鄉村文化邊緣化等重重危機后,走向振興之路的呢!
為什么要把農村建設的更像農村?首先要搞清楚“農村”的定義!毫無疑問,農村是由農民、農戶組成的,以生產糧食為主、有特殊生產方式的社區。 農村具有以下特征:以農為主,以農業生產方式為基礎。人口密度較低,教育程度相對較低。地緣、血緣關系明顯。地域特征明顯。
其次,我們還要弄明白農村到底蘊含什么?
一、農村作為生產糧食的地方,是滿足全國人民基本溫飽的飯碗,而農業又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農業生產提供的食物等基本生活資料是人類社會生存和發展的首要前提,農業創造的剩余產品是社會其他生產部門存在和擴大的重要基礎。簡明扼要就是要“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也就是孫老師講的一定要“人田合一”。
二、農村有很多原生態的文化元素,比如家譜文化,知自己從哪來?比如民間藝術,豐富農民精神生活;比如在祠堂里聽歷史、在文化禮堂學年畫、再比如傳統技藝……鄉村振興,文化是瑰寶,激活這些文化,然后豐富非遺業態,厚植文化優勢,良好家風、淳樸民風無不立足在農村。
三、中國社會是一個鄉土社會,中國文化的本質是鄉土文化,也就是說從農民耕種勞作所衍生出來的智慧。為什么這么說呢?我們來追溯一下歷史,不難發現,中國鄉土社會的興盛應為“唐宋”。唐宋時期,中國封建社會進入黃金時代,以鄉村農民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為特征的經濟生活穩定富足;以血緣紐帶為基礎的鄉紳治理結構日趨完善;以孔孟之道和程朱理學為核心價值的社會思想深入人心。
而中國鄉土社會的“衰落”則是在元明清時期。元朝統治者用游牧軍事統治方式來治理被征服的農耕社會的極不協調,導致中國傳統鄉土社會遭到前所未有的摧殘;明朝的專制集權,窒息了中國鄉土社會復蘇的生命活力;清朝的黑暗統治,徹底使中國鄉土社會走向衰落。特別是1840年鴉片戰爭之后,列強入侵,在封建主義和帝國主義雙重壓迫下,進一步加劇了中國鄉土社會衰落的步伐。誠如魯迅在《故鄉》里所描寫的:“……蒼黃的天底下,遠近橫著幾個蕭索的荒村,沒有一些活氣。”這正是中國近代鄉村衰落景象的真實寫照。
四、承載著無數人的鄉愁。過去文人墨客用盡瑰麗語言,來抒發對故鄉的思念、懷想以及赤子之情,今天每逢佳節都會看到人潮擁擠的回家大軍,無論是詩意語言還是實際行動,都是在講述鄉愁。
綜合上述,我們再回看“把農村建設的更像農村”這句話,其意義就在于要立足于農村自身的生態系統、文化系統、產業系統、組織系統,發揮鄉(農)村的主動性,來激活它的發展活力,建立更加可持續的內生增長機制。而不是按照城市發展的套路,把農民趕上樓,或者把農村簡單搞成各種旅游景點等等,弄出個四不像工程。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打造農民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讓良好生態成為鄉村振興支撐點。不難預見,“鄉村未來的奢侈品”終將實現。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清農學堂(微信公眾號原創)2018-06-10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