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歐陽華洲:北小營鎮美麗鄉村建設創新機制有特色

[ 作者:歐陽華洲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8-07-18 錄入:吳玲香 ]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近年來,順義區北小營鎮始終將美麗鄉村建設作為推動區域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重要抓手,按照《北京市美麗鄉村建設實施意見》《順義區美麗鄉村實施意見》等市、區級工作部署,圍繞“田園美、村莊美、生活美、人文美”的目標,在提升基礎設施、改善農村環境、產業轉型升級、彰顯文化特色、創新社會治理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思考和實踐。

一、美麗鄉村建設的階段性成果

北小營鎮位于順義區東北部,是順義新城第30街區所在地,鎮域面積55.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約4萬人,下轄17個村、2個社區。截至目前,全鎮17個村中,8個村已通過美麗鄉村考核驗收,其中榆林村獲評北京最美鄉村。

(一)改善環境,提升群眾獲得感

圍繞順義新城第30街區規劃定位,由點及面,加大建設、管理等各環節的統籌力度,提升城鄉功能品質及人居環境。一是建設美麗鄉村核心區。改善交通環境,按城市標準完成30街區道路改造,同步完成電力、污水、中水等市政管線入地。編制電力規劃,新建110KV、220KV變電站2座。新建日處理能力1萬噸的鎮級污水處理廠,建設微型消防站及農村消防應急水源,健全環境管護長效機制,打造村莊環境樣板街。二是全面推進配套設施建設。優化公共服務,擴建順義區第十三中學,鎮級第二幼兒園已正式投入使用,建成可容納325人的鎮級文化中心,完善25條鎮村公路出行條件,新建、疏通農村排水6.9萬延米,完成全鎮農宅單項改造5135戶,新建太陽能浴室16間,實施17個村煤改清潔能源改造工程,實現鎮域全覆蓋。推行農村生活垃圾入戶收集,實現全鎮建筑垃圾與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規范清運、集中處理。

(二)疏解整治,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牢牢把握“舍”與“得”的關系,主動融入新版北京城市整體規劃賦予順義區的功能定位。一是緊抓“疏解整治”,清退低端產業。去年以來,累計拆除違法建設17萬平方米,累計清退“散亂污”企業158家,完成水源地周邊18家養殖廠(區)退出工作,全鎮13家砂石廠全部關停,砂石盜采、非法砂石篩分行為得到有效遏制。二是堅持減量發展,探索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統籌利用。落實一般制造業退出政策,完成底數摸排及初步方案制定,推動57家低端水泥構件企業整體退出,探索將零散的建設用地指標向工業區集中,為農村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預留空間。三是實施分類管理,推動農用地規范管理。突出農用地生態功能,大力發展景觀農業。規范8147畝平原造林管護標準,規劃平原造林提升工程,為鄉村創造集休閑、娛樂、健身、生態于一體的綠色空間。

(三)突出特色,提升鄉村文化底蘊

挖掘鎮域狐奴文化、農耕文化和渡口文化三大特有歷史文化資源,實現美麗鄉村與地域文化融合發展。一是實施文化挖掘整理項目。探明北小營鎮歷史淵源、發展脈絡和基本走向,此在基礎上,各村進一步提煉出北府村“和”文化、前魯村農耕文化、榆林村渡口文化、大胡營村高蹺文化等村莊特色文化,為美麗鄉村建設注入向上向善的精神內涵。二是打造農耕休閑特色村莊。以前魯村為試點,聘請專業團隊,開展規劃設計工作,確定“漢風古韻兩千載,北方水稻第一田”主題,初步制定了“一帶、六區”的村莊空間布局,按照“先地下,再地上”的原則,完善基礎設施,規范宅基地建房,將前魯村打造成有文化內涵、有產業支撐、有旅游亮點、有社區功能的農耕休閑特色村莊。三是豐富文化傳播載體。推進張堪農耕文化園建設,一期博物館項目已完工。建成榆林、北府、前魯3座村史館。沿順密路、府前街分別建設文化長廊、歷史長廊。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等活動,扶持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大胡營高蹺發展和傳承,恢復“三伸腰”貢米種植,進一步增強村民的歸屬感和自豪感。

(四)創新機制,加強農村社會治理

以“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為抓手,堅持黨建引領,強化陣地建設,統籌推進農村社會綜合治理。一是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突出示范帶動,建立510人的農村優秀人才庫,實行黨員—骨干—干部的梯次培養模式,吸納有頭腦、能干事、得民心的優秀人才回村服務群眾,帶動增收。實施村干部職業化管理,完善農村雙百分考核機制,使村級干部待遇有保障、履職有規范、離任有補貼、干事有激情。實行村級財務雙托管和村務公開,促進村務工作透明化、規范化。二是推動農村協同共治。完善和深化“1+1+15”項目化管理,暢通黨組織連接村民的“最后一公里”。在全鎮范圍推廣村規民約,使村民的自覺行動,成為法律、制度和行政手段的有益補充,進一步引導良好村風、民風到家風的細化滲透。

二、美麗鄉村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整體規劃不夠完善

美麗鄉村建設是一項全局性工程,應規劃先行,但目前因土地性質、功能區域、村莊特色等方面存在影響因素,無法依照規劃實施建設,生態、文化、產業特色無法展現,村莊普遍存在“千村一面”現象。另外,美麗鄉村建設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程,沒有建立和健全長效管理機制,常常出現“治理—反彈—再治理”的怪象。

(二)產業結構不盡合理

在特定歷史時期,北小營鎮形成了砂石、水泥構件、種養殖產業,為地區經濟做出了貢獻。但隨著社會發展,這些產業不再符合地區發展定位,破壞生態、安全隱患等問題凸顯,亟待退出。現存砂石、水泥構件企業70余家,占地2500余畝,種養殖企業1090家,占地4000余畝。體量較大,情況復雜,現有退出政策吸引力不足,轉型升級難度較大。

(三)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缺乏統籌

由于整體設計不足,基礎設施建設不夠均衡,村莊中心區域比較完備,偏僻區域相對滯后。公共服務設施分布不均,大部分優質資源向30街區集中,其他區域內低端服務業無序發展,滋生私搭亂建、占道經營、環境臟亂等問題。新建公共服務設施存在政策風險。

(四)村內背街小巷環境秩序有待提升

目前,各村中背街小巷基礎設施差,村莊未進行土地規劃,導致排水溝修繕與道路修整存在重復動工,生活污水未實現集中收集、處理,存在污水橫流問題,私搭亂建、占道經營、環境臟亂,個別村雜物亂堆、門前亂栽亂種等現象普遍存在,交通秩序混亂等問題日益突出。眾多環境問題導致道路遺撒、垃圾渣土,邊溝、路肩修整及垃圾入戶分類收集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影響鎮域環境秩序。

(五)村民人文素質低參差不齊

就現狀而言,雖然目前農村地區人口素質逐漸提高,但目前居住在村內的老年人較多,部分村民存在集體觀念淡漠,法制觀念較差,亂扔廢物、垃圾亂堆亂放、公共設施易遭到破壞等不文明的現象時有發生,這些問題與美麗鄉村發展目標不相適應,阻礙美麗鄉村建設工作有序開展。

三、今后美麗鄉村建設的思考

下一步,圍繞“智能新能源新城,生態宜居北小營”的發展目標,北小營鎮要按照“規劃先行強化頂層設計,自下而上完善基礎設施,由點及面做好景觀提升,聚焦特色推動產業轉型,以文化人提高村民素質”的工作思路,加快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一)提升規劃水平,提升整體風貌,完善美麗鄉村建設的總體布局

根據國家、市、區發展要求,按照順義區“十三五”規劃中對北小營鎮提出的發展要求,結合鎮域具體情況,堅持高起點謀劃,確保圍繞發展大局。聘請專業團隊,按照統籌發展、集聚發展、特色發展的要求,堅持因地制宜、整合資源,結合各村地理風貌、資源稟賦、產業發展、歷史文化、傳統風俗完善各項布局規劃,修訂、完善具有北小營鎮特色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村莊布局、農村土地綜合整治、農村生態保護、鄉村文化建設、產業發展等規劃,統籌生產、生活、生態布局,依據各村特點,完善保存鄉村風貌,保留傳統文化。確定榆林環境優化村、前魯農耕特色休閑村、東烏雞國學文化村三個先行試點村。由點及面,總結經驗、完善設計方案、尋找發展規律,探明符合鎮域特色的美麗鄉村建設的新路徑,打造“一村一品”。

(二)基礎設施優先,產業均衡發展,增強美麗鄉村建設的發展動力

堅持基礎設施建設均衡化、規范化、高質量的標準,立足提升功能,按照銜接配套的具體要求,實現各項規劃的相互對接。實施基礎設施提升工程。加強村內道路、坑塘、雨水、污水等環境提升工程,落實“河長制”,堅決消除黑臭水體,扎實推進“煤改清潔能源”,加快再生水廠、東府220KV變電站等重點項目建設,實施永利小區改造、新建衛生院、中心區消防站建設3項工程。統籌考慮產業布局發展,加快淘汰水泥構件等低端產業,騰退產業用地,統籌推進集體土地整體利用。以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高端化為引領,培育壯大汽車零配件、文化創意兩大產業集群,緊抓智能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生產基地建設機遇,將智能新能源汽車產業做大做強。聚焦觀光農業、文化創意、旅游服務,以張堪農耕文化園、君德益等重點支撐,大力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實現全面提質增效、增強村級經濟“造血”功能,促進農民增收,實現整治建設與產業推進完美結合,保持和實現美麗鄉村建設有持續生命力。

(三)強化生態監管,優化人居環境,改善美麗鄉村整體面貌

美麗鄉村建設要尊重自然之美,充分發揮鄉村良好的自然生態優勢,通過生態修復、改良和保護等措施,使鄉村重現優美的自然景觀。更要提升監管水平,嚴把環評關,凡是不符合國家主體功能區建設部署和生態立鎮原則的項目,堅決不予準入。強化環保執法。加大對大氣污染、噪音污染、工業廢水廢氣、建筑垃圾污染等問題的執法處罰力度。持續開展環境綜合整治,強化農村違規建房、私搭亂建行為的整治力度,切實維護群眾利益,改善人居環境。

(四)發揮主體作用,堅持建管并舉,健全美麗鄉村建設的保障體系

建設美麗鄉村,廣大農民群眾既是受益者,也是守護“美麗”主體,因此,要充分調動農村居民參與的積極性,通過村規民約等途徑,健全村民自治機制,積極采納村民、黨員代表的合理意見,形成可持續的發展路徑,引導廣大農村居民積極、主動、全面參與美麗鄉村的建設和管理中。把美麗鄉村建設與人的塑造培養有機結合起來,不斷豐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努力使村民從“要我美麗”向“我要美麗”轉變,自覺維護美麗鄉村建設成果。

建立健全長效管理機制,統籌調動各部門參與建設、管理美麗鄉村的積極性,強化黨員意識,給黨員交任務、讓黨員做承諾、給黨員定責任,使村莊環境管理逐步走上制度化、規范化軌道,建立健全美麗鄉村建設管理的長效機制。對村莊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和環境衛生、河道保潔要建立健全各項管護規章制度,落實專項經費和責任主體,切實加強管理和維護,鞏固美麗鄉村建設成果。

(五)塑造鄉風文明,傳承歷史文化,提升美麗鄉村建設品質內涵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不忘歷史才能開辟未來。美麗鄉村建設,要深挖村莊的文化底蘊,探索文化主線,按照外在風貌與內在文化有機統一、保護傳承與改善人居有機統一的原則,繼承發揚傳統文化、民俗,使美麗鄉村建設注入人文內涵。著眼提升農民群眾素質,大力倡導現代生態文明理念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加強農村文化設施建設,豐富農村文化生活,廣泛開展文化活動,廣泛開展基層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破除農村陋習,培養良好的文明習慣,形成積極向上的新農村精神風貌。

(作者系順義區北小營鎮黨委書記)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北京農村經濟 2018年第五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一级日本大片免费观看视频 | 亚洲午夜成年在线网站 | 亚洲综合网站精品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 最新国产99热这里只有精品 | 亚洲国产综合久久天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