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馬芹:二維解讀把農村建設的更像農村的哲學性

[ 作者:馬芹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8-07-23 錄入:王惠敏 ]

前言:中國經過了20年波瀾壯闊的城鎮化,即將進入到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如果問2018年中國財經界和地域經濟發展的最主流趨勢是什么?那應該就是從城市發展跳轉到鄉村振興了。

我們先看鄉村振興這個領域的市場容量。有研究顯示,僅十三五期間鄉村振興的投資規模或超3萬億。其計算方式是這樣的:

第一、根據《全國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十三五”規劃》,“到2020年,新增完成環境綜合整治的建制村13萬個,累計達到全國建制村總數的三分之一以上”,遠超“十三五”之前已完成整治的規模(7.8萬個)。

第二、假設按照十九大以來上市公司已中標的項目測算,每個建制村平均涉及投資約2400萬元(22.95億/97個,按照公布了投資金額及建制村數量的項目測算),則“十三五”期間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涉及投資規模合計將超過3萬億,可拓展空間巨大。

面對新形勢、新機遇,我想先進的鄉村建設理念應該是振興鄉村的內生力和驅動力。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孫君提出的“把農村建設的更像農村”這一理念, 科學解讀這一理念,它包含著“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鄉建觀,不僅是促進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的首要前提,也是“建設美麗鄉村”的重要保證。

這一理念既讓我們重新對農村認識,也界定了農村在我國的社會屬性。未來一段時期,我國鄉村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使全體社會成員樹立起農村不同于城市的建設理念,并用其規范人們的行為,協調人與自然、與田地、與萬物之間的關系,以期實現人與自然共生、共存、共榮和鄉村振興的戰略目標。

加強對以“把農村建設得更像農村”為核心內容的理念的學理分析,從中華民族傳統智慧、農耕思想、中國社會的鄉土性等視角對農村文化基因、理論基石和實踐基礎進行二維解讀,對順利推進鄉村建設具有重要理論價值和現實指導意義。

維度一、傳統智慧

儒家“天人合一”的整體觀有著廣泛的民眾基礎。在其傳統文化體系中,對人與自然關系的認識占據著重要地位,其“仁民愛物”、“輔相參贊”、“民胞物與”等生態倫理思想,可以說是對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理念本質所作的最原始概括和總結。

儒家倡導“天人合一”的生態整體觀,反對“天人對立”,更是把人與自然界視為相互依存、內在統一的有機體,認為尊重自然、順應自然、愛護生命是人世間最偉大的道德。“天地之大德曰生”闡釋了儒家思想中這一重要的生態道德,孔孟及其后來儒家學者將此“大德”賦予“仁者”所獨有,指出“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認為只有合理地利用自然資源發展自我,做到“載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才能“贊天地之化育”。

更為值得一提的是,孟子在2000多年前就曾強調人們要在善待自然的同時更要遵循自然規律,指出人們在從事農業生產等人類物質實踐活動時,唯有“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焉;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焉;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

為什么要把農村建設得更像農村?因為不少人以現代化的理論解釋中國農耕文明,認為農耕文明所代表的是落后的生產方式、生活觀念,中國要快速實現現代化,必須走城市化之路。“建設農村、改造農村的目標也是把鄉村建設成城市”這樣畸形的觀念忽略了當前農村的客觀現實,忽略了農民的根本訴求,也忽略了民族自身的歷史文化。非但沒有帶動廣大鄉村, 相反給農村帶來了破壞,在造成經濟社會發展不均衡不充分的同時,也造成了農村傳統文化、道德倫理的衰落、農民在精神觀念上進退失據。面對強勢的“現代”,農民不再珍惜祖輩傳下來的文化,失去了往日的自信和自尊,不再固守物質和文化家園。

所以,作為一個以農耕開國的民族,中國的農村農民保存了世界上最有價值的農耕技術、農業遺產,還形成了一整套價值、情感、知識和趣味文化系統,除了領先世界的精細化、生態化的農耕方式,以及生產出高品質的食物外, 更在從事農業生產的過程中,總結出一套“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道法自然”修身養性的生活方式,以及對生命本體的參悟智慧。也正是由于這種追求和諧穩定安詳從容的農耕文明土壤,才孕育出“天人合一”“民胞物與”“海納百川”等特質的中國文化。

在與天、地、人的交流中,中國先民創造了敬天法祖、崇德向善、仁義忠孝、節儉循環的生活智慧,形成了豐富多彩的生產生活方式。對世界文明進程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貢獻。

無論從理論上還是實踐上,我們都不能用理論說服人們,鄉村必須為城市犧牲,傳承了5000 多年的中華文明必須讓位給“現代文明”。歷史上沒有哪一個國家在現代化的進程中消滅了鄉村,更沒有那一種理論說得清中國的鄉村在未來的城市化過程中的命運。

維度二、生態文明 

國家生態文明發展方略,對于中國乃至世界的整體命運有不可估量的意義。對于中國的農村尤其如此,在農村的傳統生產、生活方式本身就是“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生態型模式。有許多重要經驗和規律需要挖掘,需要在現代文明話語中進一步科學化、系統化。今天要重新審視農村的生態傳統,它有著得天獨厚的生態優勢,這個優勢也被西方學者關注到。美國生態學家小柯布所提醒的:“直接進入生態文明的發展抉擇,帶給中國一個千載難逢的偉大機會。這個機會是中國獨有的領導世界的機會。”

 把農村建設得更像農村的任務,就是讓“鄉愁”切實落地,讓傳統文化延續下去、把綠水青山保護下來。同時,讓農村農民農業在現代社會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得以振興。不是簡單地回到從前,更不是推倒重來,再造一個完全不同的鄉村,而是在尊重傳統的基礎上,滿足農民多樣化的文化需求,保障農民的權益,構建新的鄉村精神和理想,喚起農民的文化自覺,培育新農村建設的合格人才。這才把農村建設得更像農村的要義所在。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清農學堂 微信公眾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五月天激情视频在线 | 午夜亚洲国产精品福利在线 | 中文自拍另类中文亚洲无线码 | 直接在线看黄AV免费观看 |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久久久久久 | 亚洲精品欧美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