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7年12月28日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就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重要講話時指出:我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大部分國土面積是農村。為此,我們要繼續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農民建設幸福家園和美麗鄉村。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現階段,我國的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解決三農問題,需要建立完善三個體系,優化農村生產關系。
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對有條件的地方,政府應引導廣大農民大力發展適度規模經營,督促相關部門落實好“三權分置”辦法,在確權頒證的基礎上,加快建設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平臺,推動土地規范有序流轉,發展土地流轉型、土地入股型、服務帶動型規模經營。特別要認真落實中央《關于加快構建政策體系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意見》,加大對專業大戶、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和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扶持力度,在資金支持、項目申報、稅費減免等方面給予支持,增強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參與市場競爭、低于市場風險能力。對丘陵、山區,要在注重發揮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動作用的同時,重視扶持家庭經營,加強對家庭經營的科級、金融支持,推動實現精細化管理,不斷提高家庭經營水平。
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堅持政府引導與市場機制相結合,推動實現主體多元化、服務專業化、運作市場化。對農業公益性服務,要發揮好農技推廣體系的主力軍作用,探索建立集農技指導、信用評價、質量檢測、法律服務于一體的綜合性農業公共服務組織。對農業經營性服務,要支持發展農業服務公司、專業服務合作社等經營性服務實體,培育專業技術協會、行業協會等服務組織,開展生產、銷售、儲存、運輸等社會化服務。要推進供銷社綜合改革,加快基層社改造,創新聯合社治理機制,以土地托管服務為重點,推動供銷社向全程專業社會化服務延伸,打造農業社會化服務領域主力軍和綜合平臺。
建立農業農村投入保障體系。發展現代農業,離不開科技、金融等要素支撐。要創新財政支農機制,落實國家強農惠農支持政策,建立投入穩定增長機制,加大涉農資金整合力度,設立農業產業發展投資引導基金,支持農業生產項目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引進社會資本和社會力量投入“三農”工作。要加大農村金融創新力度,做大農業政策性擔保機構,推動農村社區普惠金融發展,加快建立完善農業信貸擔保體系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用評價體系,充分發揮農村商業銀行作用,引導更多金融資本投向農業農村。要加強農業科技投入,充分發揮科研院所、高等學校作用,引導農業科研力度向基地向園區聚集,加強優良新品種、新技術、新農機研發,推動農業科技成果加速轉化,實現產業化運用。要完善農業農村發展用地保障機制,加大盤活宅基地等農村存量建設用地力度,在年度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中確定一定比例,重點勇于支持農村新產業新業態發展。
回望農業農村改革的歷史脈絡和發展趨勢,剖析當前農業發展的歷史階段和客觀現實,各級領導干部都應清楚地看到,鄉村振興迫切需要處理好土地與農民的關系,建立起農業發展三個體系,方能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農業現代化道路。
(作者單位:四川省樂山市中區農業局)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