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糧食事關國運民生,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定的重要基礎,是中國發展的首要任務之一。近年來,中國與世界都面臨著糧食安全和食物營養等方面的挑戰。與此同時,經濟增長和城鎮化推動了飲食結構變遷和營養轉型,人們開始從食用谷物轉向食用更多的肉類和奶制品,促成了營養過剩、微量元素缺乏(隱形饑餓)、熱量攝取不足(饑餓)三種現象的共存。
在前不久國際食物政策研究所(IFPRI)舉辦的《2018全球糧食政策報告》發布會上,國際食物政策研究所所長樊勝根博士指出,盡管世界經濟復蘇強勁,但持續的沖突、饑荒及難民危機卻導致全球饑餓人口增加。同時,反全球化思潮和日益變化的世界格局帶來更多不確定性。那么全球食物和營養安全狀況如何?未來面臨著哪些機遇與挑戰?未來發展有何計劃?帶著這些問題,《農經》記者采訪了樊勝根博士。
巨變下的全球食物系統
《農經》:在新常態經濟和供給側改革的背景下,食物系統如何健康發展?
樊勝根:近年來,商品的自由流動、貿易摩擦、國際投資、開放知識和數據獲取、國內農業政策改革、全球治理改革等因素都在深刻地改變著全球的食物系統。未來各國食物系統的全球一體化是中國和亞洲發展的關鍵所在,這對減貧和消除饑餓至關重要。
對中國來講,在新常態經濟和供給側改革背景下,實現健康的食物系統關鍵在于適應市場需求。市場需要有健康、營養、多樣化的食品。想要保證這類食品的供給,就需要改進供給側。具體來講,要增加營養、健康、可持續發展的綠色農產品的供應,比如蔬菜、水果、奶制品等等。但目前大眾對這類食品的消費較少,大量的消費仍然集中在肉制品上,或者說主糧的消費比重太大。所以,未來食物的一個發展目標是可以有一個以食物的營養、均衡、可持續為出發點的營養機構,里面包括主食、蔬菜、水果、肉食、奶制品、海鮮等產品,而不完全是主糧產品。
《農經》:農業生產對食物健康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樊勝根: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要保證食物的營養性。中國有個說法叫病從口入,人們以前可能更關注食物的衛生,但飲食結構也同樣重要,吃得不合適同樣會生病。比如,主糧吃得太多或者攝取的碳水化合物太多,多余的能量就會被轉化成脂肪存儲起來,這類人群會有逐漸發胖、甚至患糖尿病的風險。肉食攝取太多,會導致心血管硬化、堵塞,心臟也會受到影響,嚴重的話可能引起心臟病;二是保證食品的安全性。除了均衡的營養,食物安全同樣重要。那么如何保證這兩方面的平衡?換句話說,也就是如何保持農業的可持續發展。人們所吃的食物不僅僅對自身的健康有影響,對周圍的環境、土壤、水、氣候變化等方面都有影響。大量依賴肉類生產的飲食要比典型的素食飲食排放更多的溫室氣體。在飼養作為肉食的牲畜過程中,動物排泄糞便會產生一氧化二氮,動物脹氣時還會產生甲烷。根據GWP(global warming potential全球增溫潛勢)的分析顯示,以單位分子數而言,甲烷的溫室效應要比二氧化碳大上25倍。我們追求自身的飲食健康,也應當考慮到地球的健康,實現真正的綠色可持續發展。
《農經》:目前中國的糧食產業面臨著哪些挑戰?
樊勝根:一是對資源的過度透支。過去高度機械化的農業生產方式使土地資源、水、化肥、能源等超量使用,地下水位急劇下降,同時日益增多的溫室氣體排放更是加重了污染。
二是生產的糧食往往跟市場需求不平衡。一方面,農民生產很多主糧,比如玉米,但卻因市場需求量不大或者趨于飽和而滯留在倉庫里;另一方面,目前健康的食品所占比重不大,大多數食品因無法滿足消費者營養健康的要求而不被認可。從農民的角度講,低收入某種程度上降低了他們的種糧積極性,他們種糧的初衷大多是為了解決自身的口糧問題,因此,小規模的種植戶依然占有較大比重,但小農戶自身生產力有限,不能完全對接市場需求。
三是國內的很多食品在加工過程中放了大量的糖和鹽,屬于高脂肪含量食品,這類食品攝入過多會影響自身健康。這也就是為什么需要考慮整個食物系統,而不僅僅是生產,因為整個產業鏈的耕種、加工、倉儲、銷售等環節都存在問題。未來應最大化實現食物全產業鏈的透明化,增強大眾對食品市場的了解。
與國外相比,差距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我國土地資源有限、人均占有率低,在糧食生產方面的競爭力并不占優勢;二是農業整體生產規模小,小農戶生產者居多。如何改善呢?首先,加大科研投入,保證農作物產量和品質的逐步上升;其次,農業生產的基礎設施要配置齊全。這樣一來,優質農產品可以通過好的運輸、銷售渠道配送出去,而不會因為中途的污染或運輸時間過長損失營養性;再次,我國不乏優勢農產品,比如蔬菜、水果、水產品等等,未來的發展應當是立足于把劣勢變成優勢,加大科研方面的投入,以促進全產業鏈的發展。
新時代的糧食安全觀——專訪國際食物政策研究所所長樊勝根博士新時代的糧食安全觀——專訪國際食物政策研究所所長樊勝根博士新時代的糧食安全觀——專訪國際食物政策研究所所長樊勝根博士
積極應對新挑戰
《農經》:如何應對城市化進程和消費升級?
樊勝根: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不斷有新興人口涌入城市,日益增加的城市人群對食物數量、產品質量、土地資源、水資源等都有了新的要求。對城市而言,人口增多會對農業造成資源和環境的雙重壓力,但市場卻在逐步擴大;對農村而言,卻是新機遇。農村人口的減少,使得人均土地資源占有率升高,農戶擴大耕種面積,有利于推動規?;a。那么如何有效連接城市市場和農村規?;a?我認為需要從以下幾方面做起:一是加大農村互聯網的普及率,完善城市與鄉村的信息對接;二是加大基礎設施投資力度,保證農產品的運輸、加工、冷藏、銷售等渠道的暢通,不僅僅要做好附近城市的銷售,甚至于打通全國、全世界的銷售市場;三是市場要有成熟的運作體系,使人們可以吃到更健康、更營養的食物;四是要為年輕人提供更多就業機會。這樣一來,農戶的切身利益就得到了改善和提高,城市的市場也被逐步打開,可謂是實現了雙贏局面。
《農經》:人工智能對農業生產有何影響?
樊勝根:近年來,人工智能與農業的融合越來越緊密,也為我國的糧食生產提供了絕佳機會。中國人口眾多且分布集中,具備一定的市場優勢。一旦構建起互聯網體系,在目前發達的快遞行業背景下,產品很快就可以銷售到千家萬戶。我認為應當建立一個互聯網平臺,拉近農戶、科研工作者和企業的距離,科研機構和企業可以直接對接到農戶的生產狀況,進行實時、有效的針對性指導。
隨著人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對食品的安全、營養、健康也提出了新的要求?,F在不少企業已經開發了先進的農業生產追蹤設備,通過物聯網、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等技術,借助個人電腦和智能手機實現對農業種植、除蟲、施肥、采摘等全過程的實時監測,讓農產品可以實現追根溯源。此外,通過追蹤環節把生產、研發等過程透明化,實現區塊連接,并將農產品有效推送給消費者。我認為這方面的發展前景非常好,希望未來大家可以合力把這件事情做得越來越好。
如今,農業發展越來越智能化,涌現的一批大數據公司通過遙感技術進行農業資源調查、農業病蟲害監測、農作物估產,有效預測農作物病蟲害,優化了農藥、水資源、生產過程的投入成本,降低了污染性。中國市場潛力大,近年來,阿里巴巴、騰訊、百度等企業在人工智能這方面都比較超前,政府也應該更多些鼓勵。
《農經》:如何更好地幫小農戶解決糧食問題?
樊勝根:2.6億農民,2.3億在生產糧食,在小農現象普遍存在的中國,重視小農、引導小農發展將帶來可持續的發展收益。首先,對待中國的小農戶人群,策略有兩個:一是“移出去”,二是“移上去”。具體而言,一方面,農村有就業的機會,將一部分小農戶“移出去”,人均土地耕種面積增加,就擴大了規?;a;另一方面,這部分留下來的人需要“移上去”,將小農與高價值市場對接,提高小農企業的盈利能力,加強城鄉關聯發展,不斷擴大規?;耐恋厣a。在印度,近年來超過3000萬小農開始使用天氣指數保險,這讓許多農戶轉向了利潤更高的農業生產系統。在對接高價值市場方面,印度乳制品網絡開展了“牛奶增產行動”,小奶農與城市消費者通過生產、采購、加工和銷售產業鏈相互關聯。
此外,應當發掘小農戶的商業潛力,支持小農戶從傳統的自給農業向高價值、氣候智能型、營養驅動型的農業方式轉變。鼓勵他們生產價值比較高的產品,比如,在種植水稻、小麥等主糧的基礎上,也生產蔬菜、水果、肉類等附加值高的食品。這樣一來,小農戶的收入也不比城市人口收入低。最后,鄉村振興,不僅僅是糧食的生產和收入提上去,更主要的是鄉村的居住條件、環境、服務設施、餐飲服務、醫療服務、各種娛樂休閑服務也要跟得上城市的腳步。這樣一來,農村與城市共享健康食品,但農村空氣相對更清新、空間不擁擠、安靜的生活環境等優點使農民越來越成為一種具有吸引力的職業。
立足可持續發展
《農經》:中國在糧食領域和扶貧道路上取得的成就對其他發展中國家有什么借鑒意義?
樊勝根:近年來,中國在糧食安全、營養安全、脫貧上所取得的成就,可以說是國際領先的。其他發展中國家有幾點可以借鑒:一是農業的改革讓農民享有充分的自主權。農民有權利選擇生產什么、如何生產、產品如何適應市場等問題。在充分保護農民的生產積極性的前提下,推動生產蓬勃發展;二是政府支持農業發展,近年來的落地政策很多。比如,國家加大在農業科研、農民教育、農村道路等方面的投資,切實提高了我國糧食生產效率和脫貧力度;三是充分開發農民的種地潛能。農戶在當地通過自發組織的合作社、協會等形式互相互助,有力地促進了知識的傳播和社會的穩定,同時也提升了整體生產水平;四是在整個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堅持把農業發展和食品安全放在第一步,為解決溫飽、營養不良等問題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沒有農業的堅實基礎,也就無從談整體經濟的發展。
《農經》:對我國農業未來的發展有何建議?
樊勝根:未來在膳食結構方面,要立足于安全、營養、多樣化的三重構建。從人們自身的需求來看,應該倡導大家保持健康均衡的飲食習慣;從整個地球發展來看,只有地球健康,人類才能可持續發展。
在農業技術方面,應該達到多贏水平,包括產量多、營養夠、資源節約。首先,農業技術要落實到位,在足夠的技術支撐下,保證糧食產量的基本供給;其次,除了產量贏,營養也要贏,水稻、小麥、玉米的種植可以通過生物強化增強營養性。比如增加維生素A可以緩解夜盲癥,增加鐵、鋅等微量元素,可以促進人的體力、智力更好發展;再次,在保證前兩者的基礎上實現節約用水、土地、化肥等資源。未來,通過更少的資源,生產出更多、更優質的食物,是未來農業發展的主要方向。
作者簡介:樊勝根博士:自2009年起擔任國際食物政策研究所(IFPRI)所長。從事農業經濟和公共政策領域相關的研究有三十余年, 主要包括農業生產率測度、公共投資優先序與減貧、新型農業食物系統、農業農村發展模式跨國比較、經濟轉型等。樊博士是中國農業部首屆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被前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任命為“增強營養運動”領導組成員,并曾任世界經濟論壇食物安全全球議程理事會主席、副主席等職。為嘉獎樊博士在解決世界饑餓問題上所做的貢獻,世界糧食計劃署于2014年為他頒發了“零饑餓英雄獎”。樊博士杰出的學術成就及領導世界一流智庫的成功經驗使其榮獲2017年“復旦管理學杰出貢獻獎”。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經傳媒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