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農業供給側結構改革的實施,適應新時代的基層農技推廣的體系也漸漸明朗,就是以公益性農技推廣機構為主,以農資店、農業合作社和農業企業、互聯網+為輔的“一主多元”的新型農業技術推廣模式。
1、公益性農技推廣機構是國家先進農業技術試驗示范的主體。總書記說過:“飯一定要端在自己碗中,碗里主要裝中國的糧食”,公益性農技推廣機構承擔國家項目,以國有資金為基礎,試驗示范適應我國各地國情的技術和品種,從而保證我們碗有自己的糧食。公益性農技推廣機構對其他農技主體承擔監督責任,是農產品產地檢測監督的公正機構、是國家重大農業項目實施主體機構、也是整個農技推廣體系健康發展的有力保障。
2、農資店是農技推廣體系中的一部分。農資店主要承擔著對文化水平不高,消息獲得相對封閉的農民進行的農技咨詢和農資銷售。傳統的農資店是我國改革開放后,特別是國家放開農資管制之后最早產生的農技推廣的一種模式。它們以鄉村熟人社會為支撐,以口碑為傳播方式,在相對封閉的農村,為農民提供大部分的農資和一小部分的農業技術服務。在交通和信息不發達的地區農資店的農業技術推廣無疑是農民獲得農業技術的重要途徑。
3、農業合作社和農業企業是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2006年農民合作社法的頒發和實施,對我國現代農業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也標志著我國農業進入了現代化的水平。農民合作社和農業企業如雨后春筍般的成立,同時也將我國的農技推廣體系更加豐富化,多元化。農業合作社和農業企業對于新品種、新技術有著天生的敏感嗅覺,同時也帶動周邊農戶的農業技術的提高。在相對發達地區農業合作社和農業企業承擔著本地區特有的農業新品種和新技術項目,為地區的農業發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4、互聯網+農業是互聯網時代農技推廣的主要形式和未來趨勢。隨著互聯網的興起,互聯網企業對農技推廣有了新的模式,依托互聯網的線上優勢,對農民進行遠程技術指導,線上服務解決了專家滿地跑,農戶見不著的傳統農業弊端。依托互聯網的農資銷售也減少了中間商所賺的差價,使得農戶花更少的錢,得到了更優質的服務。當然互聯網還在發展,農技推廣與互聯網的結合能夠發揮更大的作用。
農技推廣沒有固定的模式,也不存在適應所有時代的農技推廣體系,但是農技推廣的主體是國家,輔助是其他個體和組織。一主多元模式的提出,是適應新時代中國特色的現代農業推廣結構,只有發揮國家公益性推廣機構作用,結合多元化的社會推廣形式,必能將我們國家的農業發展推向一個新的高度。
(作者單位:河北唐山遷安農牧局)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