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扶貧”重要思想最早是2013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到湖南湘西考察時提出的。 2014年1月,中辦詳細規制了“精準扶貧”工作模式,推動了“精準扶貧”思想落地。2014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兩會代表團審議時,進一步闡釋了“精準扶貧”理念 。2015年6月,總書記來到貴州省,強調要科學謀劃好“十三五”扶貧開發工作,確保貧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脫貧,并提出扶貧開發“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于精準”,“精準扶貧”成為各界熱議的關鍵詞。至此,各級黨委、政府掀起了精準扶貧的熱潮。
幾年來,在各級黨委、政府的全力推進下,“精準扶貧”讓上千萬困難群眾擺脫了貧窮的困擾,走出了一條中國式的祛貧之路,讓全世界看到了中國擔當。但是作為一名有扶貧任務的基層干部,在這近兩年的扶貧工作過程中,也想借此機會談談自己幾點膚淺的感觸。
一、莫讓精準扶貧變成精準扶懶。精準扶貧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偉大創舉,她的實施不僅讓千百萬困難群眾脫離貧窮,共享和諧、美好的社會和公平的社會資源,也為全世界的扶貧工作樹立了榜樣,聯合國秘書長等也多次在公開場合贊揚中國的精準扶貧,希望其他國家學習中國經驗,在全世界范圍內減少和消滅貧窮。但在實際工作中,一些貧困戶卻對扶貧政策和結對幫扶認識產生了偏差。如有的貧困戶想盡辦法不愿意退出貧困行列,筆者就有一個幫扶對象,是一位殘疾人。去年初剛連點時覺得他經歷確實比較唏噓,因為一場變故而妻離子散,就和單位以及村里一起對他在政策允許的范圍內給予傾斜關照,逢年過節送點慰問物資,在可能的范圍內幫助他辦理他能夠享受到的一些救濟和補貼。一年多過去了,最后演變成隔三差五打電話不是要幫他交水電費,就是要給他買電磁場、取暖器、電飯煲,要么就是要村里給他去買米、買油。他有兄弟好幾人,隔壁就有個親兄弟,也有在外務工的成年兒子,要他們出撫養或者贍養費時個個振振有詞,國家有政策,這樣的殘疾人應該由政府養。他家有一套房子,面臨拆遷,有的村干部提出“以房養老”這個“時髦”而可行的舉措時,他的家人親戚就立刻出來反對,認為這是屬于私人財產不可侵犯。還有的甚至為了能夠享受到低保,紛紛掀起了分戶潮。一旦有人提出異議,他們就以已經分戶為借口,千百年來國人立身之本的基本人倫都喪失殆盡。國家對貧困戶提出了先治病后付款,報銷比例最高可以達到90%,每年貧困戶的低保金還可以適當提高等優惠政策,個別貧困戶就不情愿退出,特別是家中缺少青壯年勞動力的貧困戶。針對這些貧困戶筆者認為應該精準識別,分類處理,讓村民和村民委員會再評議,公開、公示,把不符合條件,有勞動能力卻不愿意勞動或不愿到鄉鎮街道幫助他們找到的務工企業去務工的人剔除出來。而對有可能存在的關系戶、人情戶,各級紀(工)委監委應設置舉報信箱,公開舉報方式,受理群眾舉報。對有房的貧困戶特別是拆遷戶家人又不愿撫(扶)養或贍養的,可以實行“以房養老”。
二、莫讓精準扶貧變成離間干群關系的隔心墻。“精準扶貧”實施以來有效推動了干部走出機關門,深入百姓家,拉近了黨群干群關系,但在走訪中發現逐漸走了調,如規定每月必須走訪一次,無論以什么理由?,F在貧困戶有的比較現實,功利主義盛行,“精你的準、扶你的貧,拿我的錢”已成為個別貧困戶心照不宣的真實寫照。覺得你去他們家走訪一次就應該買點什么來探望,入戶不提點物品就覺得你可能“貪污”了上級的啥政策或資金。有時正值農忙時節,扶貧責任人跑去貧困戶家里上戶走訪簽字,貧困對象還要來回跑,耽誤了他們的農活,次數多了讓他們反感。久而久之一些群眾對扶貧干部敬而遠之,電話不愿意接,短信不愿意回,照面不愿意打,當然這只是極少數,但也影響了政府的公信力。因此,我們認為上戶走訪的方式可以多樣化,電話、微信等都可以。當然不能以單純的電話、微信等聯系替代上戶走訪,重要節日和貧困戶生活發生變故需要幫助等時候還是要入戶走訪??己艘膊荒苋藶榈卦O定退出比例,導致一些經幫扶已脫貧的卻在系統中無法退出,幫扶干部一臉困惑。
三、莫讓精準扶貧變成了面子工程。扶貧工作是為了幫助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開發經濟、發展生產、擺脫貧困,是一項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但是個別領域蔓延開來的形式主義造成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的浪費,造成扶貧工作陷入進展緩慢、收效甚微的困境。不僅影響脫貧攻堅大局,損害黨的事業,更會降低貧困群眾的脫貧積極性,受傷的最終是貧困群眾。各級黨員干部都要清醒地認識到,扶貧工作質量比數量更重要。要想扶貧工作取得實效,就要因地制宜,因戶施策,開動腦筋、啟動智慧,在“精準”二字上下功夫、出實招。切莫讓精準扶貧的民生工程變“面子工程”,做到“真扶貧、扶真貧、真脫貧”。要建立起一支真正能起作用的駐村扶貧隊,有強有力的領導支持,并把企業、科技公司的力量融入進來,做到產業扶貧、科技扶貧。扶貧先扶智,更要扶志,還要扶德,只有“三管齊下”才能剎住扶貧中的一些歪風,治懶根、拔窮根、祛愚昧,從源頭治貧扶貧。
四、莫讓精準扶貧變成基層干部新負擔。上面千條線,基層一根針。無論上級黨委政府有多少決策部署最終的執行都是靠鄉鎮街道和社區、村來完成。基層干部編制少、上升空間小、報酬和工作量嚴重倒置,早出晚歸是常態。精準扶貧初衷是讓基層困難群眾通過產業扶貧、政策兜底等擺脫貧窮,但個別地方卻把精準扶貧變成了資料扶貧,比資料,看誰做的更精美、更厚實,有甚者還不時舉辦各類型的資料填寫培訓班。如有的地方在扶貧手冊務工時間一欄,在外務工一年,填寫人就必須填12個月,不能寫全年,也不能寫一年,否則檢查就要扣分,就要被追責。還有如果出現了筆誤,不能刪涂,要重新填寫一個手冊,做到卷面整潔,恍如高考?!熬珳侍畋怼笔降摹昂圹E管理”讓本來就任務壓頭的基層干部更加分身乏術,苦不堪言。扶貧工作不是填表格,玩數字游戲,更不是做臺賬,應付檢查,須下足功夫,用心用力用情做好這項民心工程,確保得到群眾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國務院扶貧辦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克服形式主義減輕基層負擔的通知》,就劍指扶貧領域的形式主義問題,讓黨員干部從填報表格、參加會議、層層陪同等事項中解放出來,騰出時間和精力,全身心投入到扶貧工作中。但是,效果的顯現還有待長時間來檢驗。
黨的十九大為我們繪制了一幅美麗的藍圖,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二十一世紀是中國的世紀,小康路上我們不再讓一個人掉隊,手牽手共同奔向民族復興的偉大世紀夢。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湖南衡陽信訪 頭條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