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孫久文等:精準扶貧需創新扶貧模式

[ 作者:孫久文?唐澤地?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8-09-30 錄入:王惠敏 ]

我國國土面積遼闊,各地區在貧困問題上各有特點,現行模式下,僅僅依靠救濟式扶貧不能徹底改變貧困人口的處境,要處理好經濟開發扶貧與社會救助政策扶貧的關系,明確最低生活保障是消除絕對貧困現象的“兜底性”制度安排,而扶貧開發則要側重幫助有“造血”功能的貧困人口提高發展能力,實現脫貧致富。

“一刀切”的扶貧政策并不能滿足所有地區的政策需求,需要多角度,多領域探討扶貧模式,因地制宜扶貧,因人因地施策,因貧困原因施策,因貧困類型施策,發揮各地扶貧的“十八般武藝”。在“精準扶貧”實踐中,下面的扶貧模式是行之有效的。

1、“互聯網+扶貧”。 互聯網的應用和大數據時代的來臨為精準扶貧提供了一個新的契機,互聯網與大數據的應用一方面為精準識別提供了解決方案,另一方面也是貧困地區產業發展的有效工具。扶貧工作的動態監管是一個難題,現在可以依據互聯網和大數據實施有效的監管,通過建立扶貧信息大數據庫,實現扶貧信息的全程信息化管理。這個扶貧信息大數據庫不僅僅是對貧困人口的錄入和建檔,還可以進一步對數據背后的有用信息進行提取和分析,及時掌握貧困人口的變化情況,也為進一步了解扶貧工作、開展扶貧研究奠定了基礎。

2、“電商扶貧”。電商扶貧是“精準扶貧十大工程”之一。依托互聯網開展電商扶貧,匯聚扶貧資金,動員公益組織參與扶貧,為貧困地區農戶打開的一條致富之門。隨著農村電商的不斷發展壯大,產業鏈的不斷完善,發展電商可以讓農民通過在網上銷售產品來提高收入,帶動諸如農業、手工業、物流、網店服務等相關行業以及餐飲、住宿、旅游等服務業的發展,為村民提供就業機會和創業機會。特別是為偏遠閉塞的貧困村打開進入市場的大門,電商具有顯著的效果。從近年的發展來看,電商扶貧不僅能夠扶貧,更有利于精準扶貧戰略的真正落實。

3、“綠色生態扶貧”。我國的貧困地區大多生態環境脆弱,其中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大多生態環境惡劣,自然資源緊張或是人口數量超過了自然環境所能承載的范圍,存在人地關系緊張問題。生態脆弱的貧困地區探索生態脫貧新路子,用生態扶貧帶動精準扶貧,從開發式扶貧轉向保障式扶貧。這些貧困地區在增加農戶經營性收入的同時,通過生態補償、生態保育制度增加農戶轉移性收入,通過區域特色的生態修復、生態農業、生態旅游實現減貧脫貧和生態文明建設的“雙贏”局面。還有些地方雇用農民做森林養護員,由地方財政按月給農民發工資,使農民成為森林的守護者。

4、“特色產業扶貧”。貧困地區人口外流、進城務工現象較為普遍,主要原因是這些地區經濟落后,產業缺乏,而小規模的農產品收入微薄,以至于一些貧困地區空心化,陷入貧困的繆爾達爾循環累積因果鏈。因而,鼓勵貧困地區引入、培育特色優勢產業,充分利用好貧困地區的自然稟賦,發展果蔬、中藥材種植加工、畜禽養殖等產業,通過加大實施種養補貼力度,減輕貧困戶的經濟負擔。

5、“資產收益扶貧”。拓展農村貧困人群的增收渠道,是實施“精準扶貧”的重要途徑。資產收益扶貧是在不改變扶貧資金用途的情況下,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和其他涉農資金投入設施農業、養殖、光伏、水電、鄉村旅游等項目形成的資產,具備條件的可折股量化給貧困村和貧困戶,尤其是喪失勞動能力的貧困戶。這些資產可由村集體、合作社或其他經營主體統一經營,通過強化監督管理,明確資產運營方對財政資金形成資產的保值增值責任,建立健全收益分配機制,確保資產收益及時回饋持股貧困戶。支持農民合作社和其他經營主體通過土地托管、牲畜托養和吸收農民土地經營權入股等方式,帶動貧困戶增收。

6、總之,貧困不僅是物質貧困,思想貧困也是貧困的重要因素。“扶貧先要扶志”、“治貧先治愚”, 由單純的“輸血”到既“輸血”又“造血”,是習近平總書記“精準扶貧”思想的重要內涵。真正意義上的脫貧,是讓貧困主體能夠真正進入市場,具有持續不斷從市場獲取財富的能力,并在市場經濟發展中能夠平等分享市場積累的成果,成為市場主體的一部分。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光明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不 | 亚洲欧洲日韩在线不卡 | 亚洲色成中文字幕在线 | 亚洲午夜成激人情在线影院 | 亚洲天堂在线观看网址 | 日韩亚洲欧美在线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