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似道之犯眾怒,并不是單獨的由于他合計敵情錯誤,也不是因為他驕奢淫佚,而大部是由于他在理宗趙昀的最后兩年,倡議“買公田”,等于沒收一部分富人的資產去充軍食。并且又由他主持發行最后一次的信用貨幣,引起物價再度上漲。——黃仁宇:《賈似道買公田》
宋之南渡,對金既不能伸其撻伐,屈膝求和,則惟有敲脂剝髓,以奉歲幣;而其國內又仍不得不養軍以自守,于是財用遂陷絕境。——錢穆:《國史大綱》
對于一般的歷史愛好者而言,賈似道是一個不大起眼的人物。但黃仁宇先生卻在《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一書中,用專文來分析他的重要性。原因何在呢?
賈似道名列“奸臣傳”,是有名的大奸臣,他“少落魄,為游博,不事操行”,已具備了傳統壞人的典型特征。并且他的姊姊賈妃有寵于南宋理宗,后來就入相出將,成為一代權臣。他個人聲色犬馬,年輕時常在西湖上張燈作宴,晚年還修樓閣亭榭,與諸妾斗蟋蟀為樂。
賈似道在處理國事上最重大的失策,是在1259年。當時他以右丞相兼樞密使的身分到湖北漢陽指揮軍事。他秘密遣人向敵方忽必烈求和,答應南宋皇帝稱臣納幣。忽必烈起先不允,正巧那年蒙古汗蒙哥去世,忽必烈要回去爭皇位,才倉皇之下答應。等到蒙古兵北撤,賈似道虛張大捷,回朝進少師,封公爵。第二年忽必烈稱帝,派人向南宋征歲幣,反被賈似道拘禁。
1264年,宋度宗嗣位,這是一個3歲不到的小皇帝。賈似道以三朝元老的身分上表出師。1275年的春天,元軍已取得長江中游,伯顏的大軍向下游進逼,賈似道的女婿范文虎也在安慶降元。賈似道準備船艦向蕪湖進擊,可是他向伯顏求和被拒絕,江上大軍又不戰而潰,于是只好逃回揚州。這時候臨安的朝廷已是朝不保夕,臣下紛紛請誅殺賈似道謝罪,執政的謝太后才將他貶官為高州團練使。
那么,賈似道在“大歷史觀”中的重要性,又表現在哪里呢?黃仁宇先生說,我們今日提出賈似道的故事,即是指出由于傳統中國的官僚制度,著重于掌握大量的農民,缺乏現代組織與技術能力,尤缺乏適當的意識形態去主持商業化的財政。南宋末年財政與稅收已到山窮水盡的地步。不僅杭州市內的繁榮于國事無補,即長江三角洲的農業財富也無法動員。
賈似道之犯眾怒,并不是單獨的由于他得理外交不當,也不是因為他驕奢淫逸,而主要是由于他在理宗的最后兩年,倡議“買公田”,等于沒收一部分富人的資產去充軍食。并且又由他主持發行最后一次的信用貨幣,引起物價再度上漲,最后使得朝野人士包括中等以上的門戶,都已恨他入骨。
黃仁宇先生分析了當時賈似道“買公田”的時代背景。南宋的開國皇帝為宋高宗趙構。他當日疲于奔命,自己也無錢無兵,因此南宋自始就沒有一個機會,將財政稅收重新組織得合理化。
而在宋代出現的“經制錢”、“總制錢”、“月樁錢”月樁錢是指借口供應軍事開支,勒令各州縣按月解送的雜稅等名目,其實只代表朝代草創時籌款的辦法。一般從已有的稅額中,增派出新的附加稅。起初每千文增收三十三文,以后增至五十六文。又全面征收官廳辦事的手續費,與贓罰合在一起,再指令各地方政府向附近駐軍提出定期的供應,“每月樁發”。這些名目給南宋政府一個立足的機會,卻不是財政史的重點所在。
關于南宋的紙幣,即“會子”而言,大概從高宗后一百年,流通量增加了32.5倍。但是“會子”本應該三年一“界”,屆期以舊幣換新幣,其中有以二換一和以五換一的情形,所以其貶值也應當積累的計算。可是有時政府也出賣金銀使法幣回籠,有時又新舊兩界同時使用,所以其法定價值亦無法計算。
根據現有的研究,表明在南宋初年,米1石值3緡為常情,100年之后出現了340緡、700緡及1000緡一石的文字,可見貨幣貶值已超過300倍,這在中世紀市場狹小、交通擁塞的條件下,已是一個極端的威脅。況且貨幣貶值,等于變相加稅,其負擔常轉嫁于貧民頭上。
賈似道買田的方案,開始于1263年,距元軍入臨安還有13年。買田的地區限于平江(蘇州)到嘉興的六郡,也就是今日江浙間長江三角洲最富庶的地區。所買的田地為每戶二百畝之外的l/3(即800畝須賣官200畝,1400百畝須賣400畝)。付價根據一個復雜的公式,以紙幣雜以金銀僧道“度牒”可免稅,也可轉賣及“告身”榮譽頭銜的文憑。買田的目的則是預計所收租稅,已能解決當日的財政問題。
賈似道拿出自己家產一萬畝,表示倡導。但他的計劃過于宏大,又在一段極短的時間內施行(半年之后即已買進350萬畝),技術上最大的困難,尚不只于買田,而是買得這些田土之后,官僚機構無確切的辦法掌握管理,以坐收成果。一到賈似道倒臺,各方已有退還原主的要求。也有人建議,就將官田賞與佃農而向他們征兵。但是這些官田始終沒有返回,元朝即以之賞賜功臣皇室。甚至再過100年,朱明王朝也沒有對之作合適的處理,所以形成日后蘇松地區的官田與重賦問題。
黃仁宇先生說,有了北宋與南宋兩重經驗,我們就知道當一個農業國家的行政系統發展成熟,尚不能充分管理和發揮其所轄的經濟最前進部門功效的時候,就只有改用商業管制的辦法,才是出路。此時政府的功能漸趨繁復,引用特殊技能的需要增高,其經費也必須擴充。因其超過舊式農業的范疇,也不能以現有稅收對付,又只好發行公債,因此引起代議政治司法獨立和其他一連串的組織與運動。
但是,如果想達到這種理想狀態,必須又有其他方面的配套體系。黃仁宇先生認為,較之先進國家的成例,這種發展必待市民經濟成熟,其組織結構能產生領導力量,成為政治的重心,才有可能。中國在20世紀尚未達到這階段,13世紀之南宋,就更不用說了。至于舊式官僚機構,又與所掌握的農村缺乏經濟上嚴密聯系,所以很難確切地掌握資源。賈似道身死家毀,已不必說,將他認作南宋覆亡的主要原因,則又是以道德的名義簡化歷史。
賈似道的意義在哪里呢?黃仁宇先生說,我們重新檢討這段歷史,其本身不足以使中國人揚眉吐氣,但是也不應當令人感到頹喪。他說,蒙古人于1279年滅宋,可是不出百年,元順帝在徐達兵臨城下時,集三宮妃嬪奔漠北,成為一個被驅逐出境的朝代,也是以前史所無。有了這些經驗,我們才會明白,明太祖朱元璋拼命復古,他的財政稅收政策,都以經濟上最落后的部門為基礎,和趙宋立國的精神大相徑庭,這些環節都能夠前后連貫。所以說,如果我們以這種眼光讀史,就更能體會中國大歷史的特點,賈似道也是其中重要環節之一。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倪說歷史 頭條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