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閑農莊是一種以農民為經營主體,鄉村民俗文化為靈魂的一種鄉村休閑旅游形式。近年來,休閑農莊的發展,有效地促進當地農業的產業化經營,帶動農副產品和手工藝品加工、交通運輸、住宿等相關產業發展,為旅游扶貧及鄉村振興提供了強力保障,但隨著產業發展的不斷深入也產生了一系列的問題。
一是缺乏發展規劃,同質化嚴重。部分農莊在前期開發中主題定位不明或無主題定位,發展意識停留在“吃農家飯、做農家事、住農家樂”的層面上,沒有考慮客觀實際,對投資開發項目不作科學論證和規劃,而在過去走馬觀花式的團隊觀光游向深度休閑度假游轉變過程中,農莊沒有及時進行提質升級,導致過度開發低端市場,忽視了中高端消費的精準開發、梳理與迎合。此外,部分農莊為了發展,生搬硬套其他地方成功的規劃設計,沒有創新與創意,設施相同、經營與休閑活動同質化,致使農莊的亮點平庸化從而失去核心競爭力,影響了鄉村旅游發展后勁和旅游扶貧的實效。
二是缺乏市場預判,與需求脫節。一些地方政府為了加快經濟發展,對不合理的大規模建設持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態度,助長了農莊開發建設的步伐,而部分農莊對城市游客的喜好調研不夠,對市場的發展認識不足,特別是消費人群結構的變化,在消費和內容上創新服務未能為游客提供新鮮感和滿意的體驗活動,始終圍繞土菜、采摘、垂釣等打轉轉,造成贏利不能達到預期。此外,部分農莊重視硬件的投資,輕視休閑農莊的軟件建設;重視農莊的景觀打造,輕視休閑體驗活動與文化內涵的設計創意,致無法滿足如一日游和自駕游多樣化的消費需求。
三是缺乏基礎支撐,文化開發少。一些貧困地區經濟相對貧困,在交通條件、用電保障、飲水安全、環境整治、公共服務設施配套等基礎設施比較滯后,制約農莊健康發展。此外,經營者對農莊應承載的文化因素、社會責任更多的是停留在口頭上和農莊園區的景觀上,重視餐廳與休閑活動打造,缺乏產業支撐與加工農產品銷售,缺乏應有的農味、鄉味、土味、民俗味,致游客興味索然,農莊服務行為變成一錘子買賣,“頭回客”少。
四是缺乏創新能力,適應力不強。一方面,部分農莊經營者十分注重項目的擴展,而對營銷隊伍建設重視程度不夠,缺乏營銷人才和營銷隊伍,造成農莊的營銷活動出現斷層、不連貫等諸多問題。另一方面,對于“互聯網+”帶來的日新月異的宣傳和營銷手段,部分農莊應對乏力。自身宣傳嚴重不足,農莊的介紹多是處于無病呻吟和自戀的創作,不足以吸引游客注意力;部分農莊移動端公眾號更多是為了政府領導和老板服務,與游客缺乏互動溝通,致難以發揮出應有的效果。
(作者單位:湖南省江華瑤族自治縣委辦)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