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王亞華等:鄉村干部群體決定了中國農村基層社會治理的成效

[ 作者:王亞華?舒全峰?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8-12-11 錄入:王惠敏 ]

一一鄉村干部公共服務動機特征調查

在中國廣大農村,上級政策千頭萬緒,最后都要靠鄉村干部這根“針”去落實。在某種程度上,鄉村干部群體決定了中國農村基層社會治理的成效。因此,研究中國鄉村干部的公共服務動機,是對自前公共服務動機實證研宄對象的一個拓展,有助于深化現有公共服務動機理論的研究,同時對于推進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過程中的鄉村治理變革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中國鄉村干部公共服務動機的若干特征

基于本研宄的定量分析發現,中國鄉村干部的公共服務動機存在一定的組間差異,具體表現在地區、性別、年齡、學歷、職務、收入水平、收入認知和工作滿意度等多個維度上。比較均值分析、兩樣本獨立T檢驗、單因素方差分析以及回歸分析的結果表明,鄉村干部公共服務動機水平存在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工資收入認知以及工作滿意度特征上的顯著差異和因果關系,性別、學歷、年齡、職務類別、工資收入水平等特征上的差異并不顯著,且因果關系也不顯著。主要的發現歸納如下:

第一,在人口統計學特征上,鄉村干部的公共服務動機水平在年齡上呈現倒U型的特征,在學歷、職務類別上也存在較大的組間差異,但均不顯著;男性與女性鄉村干部的公共服務動機水平非常接近,且也不存在顯著差異。

第二,在經濟社會特征上,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對鄉村干部的公共服務動機存在間接但顯著的負向影響,這可能是因為,公共部門雇員與其服務對象的頻繁接觸可以產生并促進公共服務動機的提高;鄉村干部公共服務動機水平在工資收入水平上的組間差異并不明顯,工資收入水平并不影響公共服務動機。

第三,在主觀感知特征上,鄉村干部的工資收入認知顯著正向影響公共服務動機,這與中國農村“熟人社會”中個體容易被內部公平感影響有關,一個優越的相對收入水平比一個較高的絕對收入水平更能影響公共服務動機;此外,鄉村干部的工作滿意度也顯著正向影響公共服務動機。

如何增強鄉村干部的公共服務動機,提升鄉村公共領導力水平,改進鄉村治理的績效

作為提供一線公共服務的公共部門雇員,鄉村干部這一特殊群體在中國基層治理中發揮著關鍵作用,當前我國鄉村治理中普遍出現公共事務衰敗與集體行動困境,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基層治理中公共領導力的缺失。而公共服務動機作為公共領導力的基礎,從公共服務動機視角出發,探索如何激發中國鄉村干部投身鄉村公共服務事業與實現公眾利益的決心、毅力和熱情,如何增強鄉村干部的公共服務動機,提升鄉村公共領導力水平,改進鄉村治理的績效,已成為中國公共管理學界需要直面的重大問題,也是當前我國深入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緊迫任務。本研宄的發現可以為此提供如下政策啟示。

第一,加強基層鄉村干部與群眾的密切聯系有助于提高鄉村干部的公共服務動機和公共領導力。從包產到戶到廢除農業稅,再到全面放開二胎,我國基層鄉村干部與群眾的經濟社會聯系在逐步減弱,干群交集日趨減少。相較于以往,交集的減少使得鄉村干部在日常工作中對群眾利益訴求、村莊公共利益的切身感知越來越弱,也缺乏足夠的動力和意識去為村莊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務。通過制定相關政策,以村莊文體活動、環境整治、民主政治參與等公共事務為平臺密切干群聯系可以增強鄉村干部的公共服務動機,這也是中國共產黨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這一“群眾路線”的重要體現。

第二,重視培育和發揮農村婦女的公共服務動機與公共領導力在轉型期鄉村治理中的重要作用。當前我國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尤其是男性勞動力大量外流,農村社會精英加速流失,村莊內部領導力供給嚴重不足。以往的政策和學術層面都將農村婦女簡單視為留守群體,而非治理主體,更未將其視為鄉村治理中領導力資源的重要來源和儲備。然而,我們的定性和定量研究均顯示男女鄉村千部的公共服務動機并沒有顯著的差異。因此,在轉型期鄉村治理中,必須轉變思想觀念,在大量的農村婦女中,重視發掘和培育鄉村女干部,促進鄉村公共領導力的內生與強化。

第三,重視“熟人社會”文化特征,為鄉村干部提供一份具有鄉村社會內部競爭力的薪酬,從而增強鄉村干部的公共服務動機。我們的研宄發現,影響鄉村干部公共服務動機的不是絕對收入水平,而是建立在相對收入水平上的收入認知。為鄉村干部提供一份具有鄉村社會內部競爭力的薪酬,例如略高于當地平均收入水平,就可能較為顯著地增強鄉村干部的內部公平感,進而產生更高的公共服務動機,也提升其公共領導力。這也可能是緩解鄉村干部因感覺回報不公而利用所掌握的權力資源進行“尋租”的有效舉措。

第四,努力改善鄉村干部工作條件,提升工作滿意度,進而提高其公共服務動機。工作滿意度對于公共服務動機的正向影響已是政策和學者共識,因此,提升鄉村干部的工作滿意度對于提高其公共服務動機具有非常關鍵的作用。然而,在現實中,“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的工作方式使得鄉村干部長期處于疲于應付的狀態,隨時還要面臨來自上級政府部門的諸如精準扶貧、農田水利等各種各樣的檢查以及問責,再加上福利保障欠缺,一些山區、庫區村莊工作條件差,缺乏必要的軟硬件設備,鄉村干部的工作積極性和滿意度受到極大影響,容易產生懈怠和反感心理。因此,政府部門極其有必要調配財政資源,改善鄉村干部工作條件;加強物質關懷和精神關心,提升鄉村干部工作滿意度,從而提升公共服務動機和公共領導力。

總之,加強鄉村干部公共服務動機建設,提升鄉村干部公共服務動機水平,進而提升公共領導力,對于轉型期加強我國鄉村治理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論意義和現實價值,未來霧要在這個方向上開展更多深入的研究。

作者:王亞華(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教授)   舒全峰(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博士研究生)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北京日報》(理論周刊?學習與答疑)2018年12月3日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一区二区日韩国产精品 | 伊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性深夜福利免费网站 | 亚洲有码Av一区二区三区 | 一本久久A精品一合区久久久 | 中文字幕乱码2国语自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