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閔慶文等:保護農業文化遺產實現山區可持續發展

[ 作者:閔慶文?丁陸彬?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8-12-13 錄入:王惠敏 ]

自2003年開始,每年的12月11日為“國際山岳日”,今年的活動主題為“山區很重要”。

山區很重要,因為它是我們許多人的“家園”。在我們人類所寄居的地球,陸地僅占地球表面積的29%,而山區地帶就占了陸地面積的大約1/6。全世界有10%的人口居住在山區,另外還有40%的人口居住在鄰近山區的地帶。也就是說,世界上有一半左右的人口直接或間接地依賴于山區生活。

山區很重要,還因為它為我們提供了難以估量的生態系統服務。除了我們所熟知的礦產資源、水能資源、森林資源、草場資源等以外,山區還因為“庇護”了地球25%的陸地生物多樣性而成為生物多樣性的“寶庫”,因為為我們提供了60-80%的淡水資源而成為地球的“水塔”,因為匯集了不同的語言、種族、宗教和信仰而成為文化多樣性最為豐富的地區,因為美麗的景觀和良好的環境而成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山區很重要,更因為山區生態系統很脆弱,生活在山區的人們普遍較為貧困。正如2017年的主題所表達的那樣,“重壓之下的山區:氣候變化,饑荒盛行,山民外遷”。山區是氣候變化的敏感區域,氣候變化及其所導致的氣象災害對山區的影響更為顯著。在發展中國家,山區人口中的大多數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其中有三分之一面臨糧食不安全的威脅。在我國,列入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的676個縣市區中大部分位于山區;《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11—2020年)》將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作為脫貧攻堅主戰場,大多數也是位于山區:六盤山區、秦巴山區、武陵山區、烏蒙山區、滇桂黔石漠化區、滇西邊境山區、大興安嶺南麓山區、燕山-太行山區、呂梁山區、大別山區、羅霄山區等等。

從農業文化遺產的視角來看,山區則因為其豐富的(農業)生物多樣性、重要的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完善的傳統知識與技術體系、深厚的鄉村文化、優美的山地生態與文化景觀,而成為農業文化遺產的“寶藏”。在截止目前聯合國糧農組織所認定的54項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中,有三分之二以上的位于山區。浙江青田稻魚共生系統、云南紅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統、南方山地稻作梯田系統、貴州從江侗鄉稻魚鴨系統、云南普洱古茶園與茶文化系統、浙江紹興會稽山古香榧群、福建福州茉莉花與茶文化系統、甘肅迭部扎尕那農林牧復合系統等,以及秘魯安第斯山高原農業系統,菲律賓依富高稻作梯田系統,日本金澤能登半島山地與沿海鄉村景觀、新潟佐渡島稻田-朱鹮共生系統、和歌山青梅種植系統、宮崎高千穗-椎葉山地農林復合系統,韓國青山島板石梯田農作系統、錦山傳統人參種植系統、河東傳統茶文化系統,坦桑尼亞基哈巴農林復合系統,摩洛哥阿特拉斯山脈綠洲農業系統,意大利阿西西-斯波萊托陡坡橄欖種植系統等,都是山岳型農業文化遺產的典型代表。

山岳型農業文化遺產是山區世代居民適應脆弱生態環境的知識、經驗和能力的集成,蘊含著豐富的生物、技術與文化“基因”,這些彌足珍貴的遺產,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具體體現,是山區可持續發展的資源基礎。

我國山岳型農業文化遺產地的保護與發展,是對山區可持續發展的有益探索。利用優良的生態環境、獨特的鄉土品種、優美的山村景觀、奇特的地質地貌,以及地域特色鮮明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逐步形成了以農業生產為基礎,農產品加工業、食品加工業、文化創意產業、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生物資源產業等多業融合發展的良好局面,開發出一批“有文化內涵的生態農產品”、功能性食品、文化產品、旅游產品,實現了資源管理、生態保育、文化傳承與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這種發展方式正是2015年和2016年宣傳主題:強化山地文化,宣傳山區產品。

浙江青田是一個典型的山區縣,“九三半水半分田”是對其最形象的概括。具有1200多年歷史的青田稻魚共生系統,被聯合國糧農組織列為中國第一個、世界上第一批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試點。肩負著“關注此唯一入選世界農業遺產項目,勿使其失傳”的重托,青田縣遵循“在發掘中保護,在利用中傳承”的原則,充分利用獨特的生態與文化資源優勢,積極發展多功能農業,探索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方式,不僅使稻田養魚這一傳統生態農業模式煥發出新的生機,也為世界農業文化遺產的動態保護作出有益的探索。青田田魚已成為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稻魚米被推薦為世界地理信息產業大會指定用米,“魚燈舞”這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多次在世博會、奧運會、國慶等大型活動中表演;方山鄉“稻魚之戀開鐮節”被列為2018年“中國農民豐收節”100個鄉村文化活動之一,方山鄉龍現村被列為100個特色村莊;小舟山、龍現等地成為美麗鄉村建設和鄉村旅游發展的示范點;金岳品、伍麗貞、劉永如、徐冠洪等成為農業文化遺產保護和發展的模范農民。

過去10多年我國山岳型農業文化遺產發掘、保護與利用的經驗證明,通過系統發掘農業文化遺產,有助于人們對山區生態、文化與經濟資源的更好認識,和提高山區人民的文化自信;通過有效保護農業文化遺產,有助于保護山區的綠水青山的寶貴資源,促進山區生態、文化與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通過科學利用農業文化遺產,有助于實現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的轉化,持續促進山區農業農村的可持續發展。

山區很重要,需要我們給予特別關注;山區很脆弱,需要我們特別呵護;山區要發展,需要我們探索新路徑。發掘、保護、利用、傳承農業文化遺產,無疑是一條重要的“新”路徑。因為聯合國糧農組織發起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倡議的目的,就是促進地區和全球范圍內對當地農民和少數民族關于自然和環境的傳統知識與管理經驗的更好認識,并運用這些知識和經驗來應對當代發展所面臨的挑戰,特別是促進可持續農業的振興和農村發展目標的實現。

作者簡介:閔慶文為農業農村部全球/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兼秘書長、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丁陸彬為中國科學院地理 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農業新聞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午夜爽爽爽男女免费观看麻豆国产 | 日韩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二区不卡 | 午夜性色在线观看视频 | 日本大道香蕉中文在线 | 在线看片线路一入口 | 日韩欧美无限制视频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