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五原縣新農村建設的思考與實踐(六)
一、邁開了步子
五原縣新公中鎮團結村五組農民合作社是9戶村民作為發起人,于2017年5月登記注冊的。成立之初,旨在合伙養驢,發展規?;?、標準化特色養殖。
去年9月,五原縣為了加快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引領農業適度規模發展,將團結村五組列為試點村組,實施以土地流轉為主要內容的“微改革”,探索尋求解決當前農村土地“誰來種,種什么,怎么種”的問題。
政府引導土地流轉,誰來“承頭子”?外來資本找上門來,村民不接受。本組人要承頭,村民不信任,擔心沒有相應的經濟實力。
幾經周折,翻來覆去,歷時兩個多月,農民合作社又吸收了2戶村民,新老成員拿出了83萬現金,真金白銀的實力,再加上11戶成員承包地,亮出了底氣,獲得了信任,最終以每畝600元的價格,取得了全組三分之二集體土地的經營權,成為五原縣第一個以農民合作社形式流轉農村土地的經營主體。
具體情況是:全組村民承包的集體土地共計1633畝。農民合作社承頭實施土地流轉,與村民簽訂了35份租地合同,流轉土地1124畝,占比68.8%,其中合作社成員11戶369畝,非成員24戶755畝。另有14戶村民仍舊自己種植承包地509畝,占比31.2%。
團結村五組實施土地流轉,是在農民完全自愿的基礎上,由農民合作社自己組織實現的,所形成的數據能夠客觀的反映當地農村對土地流轉的接受程度和跟進情況。
團結村五組實現土地流轉,農民合作社是關鍵。正是他們勇于承頭,集資籌款,聯系村民,反反復復做工作,才使團結村五組 “微改革”艱難的邁開步子。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發展規模化經營,農業合作社是發展方向,有助于農業現代化路子走得穩、步子邁得開。團結村五組農民合作社所作所為,是很好的例證。
二、改革激發出活力
團結村五組沒有35歲以下的青年農民。合作社成員都是40至60歲之間的中年農民,11戶成員占全組49戶村民的22.4%,勞動人口占全組勞力的三分之一以上。
他們腦子活,體力強,掌握當地農村種養殖各項勞動技能,熟練操作農業機械,很多人還自己動手修理、改造農機具。他們種地、養羊、喂驢、外出打工,經過長年的勤奮勞動,省吃儉用,積攢了點家業,也奠定了他們合伙承頭流轉土地的經濟基礎。
農業經營風險其實很大。各類災害天氣所形成的自然風險,具有不可抗性。農產品價格、農資成本的波動,以及政策變化所帶來的市場風險,也是各類經營主體無法掌控的。規模越大,其面臨的風險和潛在損失也就越大。
深化農村改革,以土地流轉和多種形式規模經營為基本方向,恰恰激發出這一部分農民的積極性,使他們敢于面對風險,迎接挑戰,成為振興鄉村的新活力,其順勢而為,應時而動的表現,可圈可點。
與合作社簽訂租地合同非成員村民24戶,在全組占比48.9%,家庭人口、擁有土地占全組一半,勞動人口僅占全組勞力的三分之一。
他們中間,年高有病的已經退出農業生產。還在種地的,大多六七十歲了,年老體衰,或病或殘,早就不想再種了,巴不得早日將地流轉出去。有的即便有點經濟實力,也不愿再“拾翻”了。土地流轉后,他們迅速退出了農業生產一線,少數身體好的,盡其所能打點零工。
以前,當地農民家庭種30畝地,擔著風險,操心費力辛苦一年,收入三四萬元就很不錯了。
謝國興是種地好手,不算老,其實還能種地,但他也把承包土地租給了合作社,夫婦兩人到黃河閘管理處看夜,年收入5萬元。李勇夫婦正值壯年,也把承包地租給合作社,守家在地,不拾閑的打工,村里人估算少說收入了七八萬。這兩戶村民都實現了兩份收入,比種自己的承包地,風險小,收入多,兌現快,令人羨慕。
農民自己經營土地,不記賬,不核算,籠統算賬也不計租地成本和自己勞動的人工成本。合作社替代傳統農民經營土地,定期給付租金,按時支付雇工費用。如此一來,農民的農業勞動者和地租收入者的兩種身份顯現出來了,既獲得了勞動收入,又取得了承包土地的財產性收入。這是傳統農業經營生產方式向現代農業經營方式轉變,帶給農民增加收入最直接、見效最快的結果。
未流轉土地村民14戶,在全組占比28.5%,勞動人口占全組勞力的三分之一。他們的情況各異。
4戶超過60歲的農民,還能“動彈”,不種自己的地,打工沒人要。同時他們都有著戀土情結,種了幾十年地,不愿閑下來,自己種地總比地租收入多一點,能收多少算多少。另有3戶中年農民,身體有病,與老年農民境況相似,不能出外打工,又沒有其它營生可做,只能自己種地。這些農民未參加土地流轉,多少有點出于無奈。
本來,我們向五原縣委郭占江書記陳述的意見,以及新公中鎮制定的“微改革”工作方案,都有發展“一戶一業”的考慮,將從土地中釋放出來的農民轉向其它領域,結合更多的勞動對象,拓展生產領域,增加收入。然而,由于土地流轉在先,家庭產業發展滯后,沒能做到最大限度的將農民從土地中釋放出來。
除此之外,還有7戶壯年農民,他們不愿意流轉土地。曹根和我叨嘮他未簽訂租地合同原因,說他腰不好,給人家打工,一天10個小時,去晚了,干慢了,干不對,挨數落,不如種自己的地,想干就干,想歇就歇,來個人圪蹴下來抽口煙,誰也管不著,一年下來也弄個三四萬元,挺愜。他的話反映了一些農民的心態。
五原縣地處黃河后套平原,有利于發展農業機械化,近年來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也在不斷發展,農田種、管、收各項作業的機械化程度相當高,農民的勞動強度大為減輕,田間勞動時間越來越少,一年也就“動彈”三四個月,雖然富不起來,也弄個溫飽。
如果單就勞動者的勞動狀態而言,當地自耕農的勞動狀態,確實比其他地區、其他行業的勞動者悠閑、自在。
除了自身利益的考慮,還有人與合作社成員有矛盾,既有歷史積怨,也有現實利益沖突,不愿意流轉土地。團結村的村民并不團結,這些現象普遍存在于很多村組。
三、一波三折
剛流轉完土地,農業局找上門來推行輪作倒茬項目。今年,五原縣作為內蒙古自治區輪作休耕制度試點縣,實施40萬畝農作物輪作倒茬項目,以減少葵花種植面積,把用地和養地結合起來。項目要求集中連片推進,單一地塊不得低于300畝,三年內不得重茬。
當地農村種了二十多年的葵花,向日葵列當、黃萎病等病蟲害嚴重危害著葵花籽品質、產量,早該倒茬種植了。
合作社流轉土地后,種植安排主要是玉米、番茄,正符合項目要求。因此,毫不猶豫的簽訂了1100多畝的輪作倒茬合同,為項目在全縣落地帶了頭,上了電視,還可以連續三年得到每年每畝150元的項目補助。
合作社剛起步,好項目竟然意想不到的找上門來,“坐地生金”,人在春風得意時,難免心高氣傲,處事不周,這就為日后的瞬間失意埋下了伏筆。
散戶村民看到合作社既倒了茬,每年還得到十五六萬元項目補助,也想將緊靠合作社土地加進去,享受政策,倒茬種植。按說,這樣的要求并不為過,合作社完全可以做個順水人情,成人之美,落個皆大歡喜。
但是,合作社對此并不積極,此事未促成,散戶村民沒沾上光,都對合作社有意見,有人還把狀告到鎮里。為此,鎮領導幫助過合作社,指出過他們的做法不大氣,要求他們處理好與村民之間的關系。
遺憾的是,過后不久又生枝節。合作社在散戶農民使用滴灌設施時開高價,惹翻了對方,被痛罵了一頓,不得不降價,降價后還認為“黑水”,不依不饒,發誓永不往來,相互之間鬧得勢不兩立。
剛鬧僵了外部關系,合作社內部決策又出現了問題。事情緣自春澆,合作社輕信了滴灌毛管供應商的話,聽說后山利用機井滴澆,節水節費,效果不錯,也想將剛打好的機井利用起來,省下幾萬元水費,不用黃河水澆地。
當地農村用慣了黃河水,即便改用滴灌,也應少量試一試,可合作社態度決絕,全用機井,不澆黃河水。眾多村民出面勸說,告訴他們機井水陰、量小,只能用于靈活用水,大面積澆灌還得用黃河水。當時,幾個主事人光想少花錢,節省開支,根本不聽勸,犟得很。村民王套講那時候幾個人腦子都“中毒了”。
不到一個月,決策失誤造成的后果顯現出來了。同期種的玉米,散戶地里苗全、苗壯。合作社地里缺苗斷垅,長勢不旺,有些出苗過少的地塊,不得不翻過重種。
合作社損失最大的是番茄收入。當地番茄今年普遍豐收,同是栽的一家種苗,團結村三組種植的番茄,每畝產出高達七八噸,而團結村五組每畝只收了二三噸。
究其原因,就是春水沒有澆透,土壤返堿,嚴重影響了番茄的成長,造成虧產。有村民給合作社算賬,少交七八萬的水費,影響了三四十萬元的收入。
后山地區用不上黃河水,普遍采用滴澆,莊稼長的挺好,在團結村五組為什么就行不通?
團結村張來福村長給合作社分析,后山的土質是立茬,本地土質是橫茬。立茬地里的水,順茬向下走,橫茬地水流串著地皮走。后套地區的地不澆透水,很容易把深層鹽分勾上來,造成土壤返堿,影響產量。
農高會期間,我參觀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博覽園土壤館,才知道黃河河套的土壤叫灌淤土,其土壤特性和返堿原因,來福村長講的比較靠譜。
合作社沒種好地,鬧得議論紛紛,弄得灰頭土臉,緊接著又因用工引發矛盾,犯了眾怒,招致罵聲一片。
當地農村用工種地,一般不用 60歲以上的,都怕出意外,擔不起責任。合作社也遵循當地慣例,選擇性用工。
本組一對夫婦要求打零工,男的快70歲了,女的歲數小,還能干,合作社想用女的,不用男的,結果惹翻了兩口子,都不干了。一位老年婦女,人還利索,但已67歲了,用還是不用,合作社一時猶豫,沒及時給個痛快話,結果被人把祖宗幾代罵了個遍。有在現場的事后講,當時罵的人家先人都快睡不住了,要從墓圪梁里走出來了。
照理說,合作社是經濟組織,經營自主,選擇性用工并不為過,但用在本組村民身上就行不通。鄉土中國,熟人社會,小小自然村就像家一樣,是個講情不講理的地方。
這些不被雇用的人,都參與了土地流轉,這樣一來,相當于把貼己人得罪了。此時的合作社,里里外外都是矛盾,紛爭不斷,自己講都快亂成麻了。
整整一個春季,合作社不是挨罵,就是遭數落。好在主事人都年輕,老輩人罵幾句,還能吃得住,自己沒種好地,自覺理虧,別人數落,盡量躲著走,從不還嘴,也就沒使矛盾進一步激化。
很快,合作社警醒了。首先對用工做出調整,對本組村民要求打零工的,來者不拒,一視同仁。每次用工,讓組長提前在大喇叭廣播,做到眾所周知。這樣做,比私下聯系用工快捷,省力,也避免了用誰不用誰的猜忌。
村民有了營生做,也就沒人再罵街了。俗話說,人安則寧、事安則順 ,之前亂哄哄的鄉村迅速消停下來了。
四、干了幾件大事
緊接著,合作社又開始籌劃建設村民活動室,這是全體村民盼望已久的一件大事。早在開春時,鎮里就通知可以建設村民活動室。不過按照“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規定,除了財政補助,村民還要自籌6萬元,然而村民根本拿不出這么多錢,因此活動室建設遲遲未能開工。
經過認真盤算,也為了表現出與村民改善關系的良好姿態,合作社承諾建成活動室,不讓村民掏一分錢。在征得鎮領導同意后,合作社將6萬元打入財政賬戶,承攬下工程,立刻動工開建。
為了建好村民活動室,合作社請組長、支部書記監理工程,并廣泛征集村民建議,聽取意見。按當地風俗,蓋房要吃壓棧糕,合作社聽從鎮黨委書記的建議,請全組男女老少飽餐了一頓現殺羊肉,大家又重新坐在了一起,把酒言歡,盡釋前嫌。
合作社精心設計、精心組織、精心施工,在村民眼皮子底下,一天一個樣的把活動室建了起來,并且蓋的質堅體固,布局舒展,大氣美觀,為團結村五組又添一景,引得遠近周邊人見人夸,村民引以為自豪,合作社也因此彰顯了自身能力。
村民活動室建好后,在縣衛計局支持下,醫療分診室開診行醫。在縣科技局支持下,建起了農民課堂。在縣廣播文體局的支持下,充實了文體娛樂設施和設備。
五原縣烏蘭牧騎還來村搞了場惠民演出,這是我自50年前下鄉插隊四年,近來返鄉四年,第一次在自己村里看演出,自然感慨萬千。演出視頻傳到天津,老知青張雪薏也看得熱淚盈眶,激動不已。
接下來,合作社開始著力破解“種什么,怎么種”的問題,積極尋找有效益、可實現的產業。很快,發現了五原縣政府推動的拱棚(塑料大棚)種植項目,正可謂,心有所想、行有所為、事必所成。
今年,五原縣塑料大棚種植面積1133畝,每畝純收入達到1到1.5萬元,實現了“一畝園頂十畝田”的收益,效益明顯,項目受到追捧。
這次,合作社沒再草率行事,而是用了兩個多月的時間充分調研,認真考察。期間,走訪了10多處拱棚種植現場,并隨著農作物成長變化,反復去,跟進看,不斷問,掌握了政府補助政策以及建棚要求,摸清了拱棚的投入產出情況,比選了建棚材料、承建商,并初步弄清了種什么,怎么種的各類問題。經全體成員同意,敲定下項目,并確定了自己進料,外包建棚的方案。
拱棚建設投資大,每畝投入約1.5萬元。基于對風險、效益預期的分析,在優惠政策引導下,以合作社11戶成員為主,聯合組內外的農民共20多人,通過銀行貸款,籌集了200畝建棚資金。
以如此大的資金規模,往土地投入基礎設施建設,小農戶想都不敢想,做更不敢做。合作社把農民組織起來,串聯起來,小團滾大團,聚攏了人氣,匯集了資金,使過去少得可憐的土地投入,陡然加大,將過去不敢想,不敢做的事,僅用兩三個月的時間竟然做成了。由此,合作社創業活力得以彰顯。
無論是鄉村振興,還是發展現代農業,以合作社為載體,組織農民是關鍵。把農民組織起來,可以聚人氣,壯膽氣,帶財氣,增活力。
收秋后,在鎮黨委書記、包村干部指導下,完成了200畝拱棚建設用地的整理,拱棚搭建熱火朝天的干了起來。在此期間,合作社還有意識的做了兩件事:
一是,實現土地的深耕、深松、深澆。
合作社租用大馬力農業機械深耕深松土地,深度都在30厘米左右。深耕,能有效的打破犁底層。深松,在不翻轉土層的情況下疏松土壤。深耕深松都可以改善土壤結構,促進土壤熟化,調節土壤固、液、氣比例,為作物生長發育創造適宜的土壤環境條件。
接受春澆教訓,合作社將能澆灌的土地都澆了秋水。村西地拱棚建設尚未完成,計劃來年春澆時再行澆灌。
團結村五組自從分地以后,就沒有大規模的深耕深松土地。減免農業稅后,水費驟增,也沒有進行過大面積的深澆。農田耕作過于粗放,根本談不到精耕細作,天賜良田并未善待之。
工業生產有標準、規范、規程、過程控制、產成品質量檢驗,等等。農業生產不深耕,不深澆,也不上有機肥,由著農民想怎么種就怎么種,誰來管。
當地農村,大田收成一直不好,徘徊不前,人們多歸咎于“天年”。殊不知,農業生產“地”才是基礎,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收成不好,與其怨天,不如低頭向地,問一問自己究竟耕耘了幾分?
要從土地資源利用方面分析農業生產的差距,“地有遺利,民有余力”,潛力很大。
二是,擴展土地連片規模。
團結村五組實行“微改革”,曾要求配套實施土地整理項目,統一開挖渠溝,修整道路,植樹造林,平整土地,劃分地塊。由于未實現整組土地流轉,該項目未得以落實。
合作社流轉土地后,在集中起來的土地上,雖然打破了雜亂的地塊界,有所拓展,但對原有渠溝路未打動,地塊還不夠大,與散戶土地交錯,不夠整齊,插花地還不少。
在整理土地過程中,為了適應拱棚搭建、管理、運輸的要求,合作社打破了田間小路,改為兩頭渠帶路,兩條并一條,形成了100米寬的大幅條田。整理后的土地,路寬、渠直、地平、條塊大,村民看了都很興奮,認為這樣的地才好種。
散戶謝小三、李強建議將村西地也整理了,也建塑料大棚,還主動表示可以調換土地。合作社欣然接受,任其挑選,他們都選擇了緊挨自耕地的流轉土地,將小塊地連成小片地。
在村西地,合作社同樣采取兩頭渠帶路,兩條并一條的方式,整理出了100米寬,500多米長,面積達80多畝的大條田,村民看得興奮不已。
看過“展油活水的”的土地,村民李勇做夢了,夢見他把這塊地包了下來,正在和老婆商議種什么,怎么種。他向我講述夢境時,始終處在興奮之中,笑容洋溢的臉上,充滿了對土地的摯愛和渴望。
由此得到啟示,合作社需要連片經營,小農戶也需要連片經營,兩者完全可以通過土地調換,互惠互利,大戶連成大片,小戶連成小片,各自擴展土地連片規模。
今后很長的一段時期,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種地,小農戶也在種地。“微改革”試點,也在尋求解決當前農村土地 “誰來種”的問題,加入小農戶的內容,才會全面。
當地農村,很多小農戶種著三五十畝土地,在東部地區都可算做種糧大戶,在日本都夠的上小型家庭農場規模了。國家正在促進傳統小農戶向現代小農戶轉變,通過“微改革”將小規模土地連成片,會加速小農戶的轉變進程。
此外,將小農戶納入改革范疇,會減少小農戶的孤立感,擴大改革受益面,吸引更多的農民參與改革,支持改革,提高改革試點的成功率。
五、跟著走
合作社今年收益如何,現在沒到年底,決算還沒出來。初步估計,沒賺錢,賠的也不會太多。
賠了錢,合作社所有成員能否繼續出資,還不確定,需要做工作。財政補助沒到位,運作資金緊張,需要跑政府相關部門去落實。去年承諾的土地整理項目沒實施,流轉過來的大田高低不平,形不成大地塊,不利于大型農機作業,規模經營的優勢發揮不出來,需要找政府完善改革配套。300畝鹽堿地(包括100多畝鹽堿撂荒地)改造,至今未列入計劃,需要繼續申請,抓緊落實,力爭明春地消時動工,趕好了還能種上一季莊稼。
至于明年效益如何,主要靠拱棚種植增加收入,彌補虧欠。拱棚單產比大田高,一年又是兩季生產,總收入應該好一些。
團結村五組只有一位村民種大棚,其他村民只種過大田,誰也沒有種過拱棚(二棚)。農民還會遇到“不會種、不會管、不會賣”的老問題。
好在合作社提前有所考慮,在掌握生產技術、提高管理能力、疏通銷售渠道各方面做出了安排。至于實際效果怎么樣,那是來年后話。
總結過去的問題,潤發理事長說了一個字,亂。情況確實如此。合作社內部運行機制很不規范,議事決策制度落實不了,賬務核算跟不上,運作和管理的隨意性還比較大,成員受益小??傊€不具備集中管理1000多畝土地的能力。
合作社經營管理已經做出改變。在拱棚項目管理上,采取集中建設,分散經營,統一提供服務的方式,為大家普遍接受。在大田種植管理上,有人提議四位大股東分開承包,分別管理,承擔效益。這樣,一個人也就管200畝地,應該能夠管好。
合作社四位大股東,猴娃跑外,鐵柱子協調關系,潤發、李兵主持種地,白天各忙各的,晚上碰頭安排明天,操心費力,挨罵受氣,好在大家還團結,多急多難的問題都應付過去了,忙忙碌碌的滾過一年,大家感覺都很累,比自己種地時候累多了,但過得很充實。
管理出問題,原因在人??傆腥酥v,建設新農村要有好的帶頭人,此話聽著有理,實際做不到,那要有可遇不可求的緣分。
合作社幾個主事人單拿出來,算不上好的帶頭人,也不是能人。今年走的跌跌撞撞,明年磕磕絆絆的在所難免,但他們絕不會停下來,仍將前行。
鄧小平晚年時,女兒曾問他長征是怎么過來的,回答 “跟著走”,講的很簡單,卻很實際。千軍萬馬之中,一個人也就是跟著走,不停的走。
全國有270多萬自然村,190多萬農民合作社,團結村五組及其合作社居于其中,如置身于百萬軍中的一兵一卒,在國家深化農村改革,發展農業現代化,振興鄉村的進程中,只要心有定見,聽黨的話,跟著政府走,就可以大道行遠。
團結村五組之所以變化巨大,就是跟上了新農村建設的步伐,得益于村莊整治、特色村建設(知青村)、發展鄉村旅游項目。明年,還將實施投資近200萬元的美麗鄉村項目,村莊面貌會進一步提升。
合作社從無到有,快速發展,就是跟上了深化農村改革,促進產業發展的步伐,得益于發展特色養殖、設施農業等項目,得益于“微改革”,實現了土地流轉。
聽黨的話,有方向,跟著政府走,有政策。跟著走,不停步,不走彎路回頭路,何愁鄉村不振興!
本文形成過程中,顧培忠、王洪艷提出了具體建議和修改意見,在此表示感謝!
作者簡介:張一,1969年5月4日,從天津市下鄉插隊到內蒙古自治區五原縣新公中鎮團結村五隊,1972年8月選調天津上學,一直在天津工作直至退休。2015年至今,在團結村五組參與新農村建設。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