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呼永豪:一個村莊農民土地調整意愿調查思考

[ 作者:呼永豪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9-04-08 錄入:王惠敏 ]

  河南省扶溝縣呼莊村是典型的傳統農業村。村莊下轄三個村民小組,人口共約1000人,耕地1500畝。2000年二輪土地延包時,各村民小組分別將組內土地打亂重分,然后實行“生不增、死不減”,承包期30年不變。目前,二輪土地承包期已經過去近20年,呼莊村的人口結構、人地關系等都發生了巨大變化,農民對承包地調整產生了不同的看法和預期。筆者通過調查發現,對主要由人地矛盾突出引發的土地調整問題,因年齡、家庭結構、家庭主要收入來源等不同,村民態度不同。

  一、村民對承包期內土地調整問題的態度

  村民多數支持“承包期內不得調整土地”,戶內人地矛盾突出的家庭更希望調整土地。整體來看,農戶對現有土地政策認可度高,多數村民期待土地承包關系更加穩定。

  年齡較大者、嫁入婦女多數期待調整土地。調查發現,希望盡快調整土地的村民主要有兩類:一是年齡在55歲以上的村民。受年齡限制,55歲以上的農民外出很難找到工作,務農是其主要收入來源。這些村民對土地感情深,農業生產經驗豐富,在農業機械輔助下,能發揮自身優勢,一個人管理整個家庭的承包地。同時,這些村民家庭多是三代同堂,媳婦和孫輩沒有參與土地承包,家庭內部人地矛盾突出。如村民呼某軍,70歲,2000年后新出生孫輩5人,“家中12口人7口人有地”?!安坏谜{地”讓他這樣的農戶覺得“吃虧”。二是2000年后嫁入本村的婦女,集中在30-45歲年齡段。根據土地承包法規定,嫁到本村的婦女在娘家依然享有土地承包經營權。但受農村傳統觀念影響,出嫁女承包地的經營收益全歸娘家人所有。她們認為嫁入本村已經十幾年,是本村人,應該取得承包地。這類人群約占村內人口的15%。

  青壯年村民、土地經營權流入方等支持“承包期內不調整土地”。支持者主要包括三類村民:一是20-50歲的外出務工青壯年勞動力。這部分人表示外出打工收入高,沒有時間和精力照看土地。他們希望保持土地關系穩定,以方便長期對外流轉。持有這種態度的村民占60%以上。二是流入土地經營權開展經營的農民。隨著政策引導支持力度加大,呼莊村返村開展農業經營的青壯年勞動力增多。這類農戶已經對流入土地進行了大量投入,希望得到穩定的土地權益。據統計,呼莊村190戶家庭中,共有5戶農戶流入土地,流入土地面積約占村莊耕地面積的10%。他們堅決反對承包期內調整土地。隨機訪問的刁凌、西吳、顧莊等周圍村莊流入土地的農民,多持相同態度。三是進城居住但沒有穩定工作的農民。隨著對子女教育的重視,部分農戶為了方便孩子上學,全家搬入縣城居住,但因沒有穩定的工作,這部分農戶將承包地作為生活保障,兼業種植,擔心土地調整中自家承包地被收回。

  總體來說,雖然村民對承包期內不得調整土地有不同的看法,但這一政策得到了較好的執行,多數村民希望三輪承包期內繼續實行這一政策,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原因:一是土地穩定方便農戶開展農業生產。承包期內不得調整土地的政策,有利于農戶根據承包地狀況做長期生產規劃,大膽投入,改善地力,提高種植效益。經過對比,農戶看到了土地承包關系穩定的好處。二是對二輪到期后調整土地的期待一定程度上緩和了“人地矛盾”。2000-2018年,呼莊村新出生人口230人左右。由于大部分孩子年齡還小,尚未到結婚再生子的年齡,對多數家庭來說人地不均程度還可以接受,村民都選擇了等待,期待在二輪承包到期后調整土地時孩子會得到一份承包地,這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人地矛盾。三是農戶家庭收入來源多樣化,對土地的依賴程度降低。呼莊村16-55歲之間的男勞動力,除上學、疾病等情況之外,均外出務工,月收入在4000元左右。婦女和55歲以上的男性在家照看孩子、耕作田地,農閑時還可以在縣城周邊鞋廠打工,工資約50元/天。同時受成本上漲等因素影響,農業比較收益降低,讓農民對土地的依賴和重視程度下降。

  二、二輪承包到期后土地是否調整?兩種不同態度成因分析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保持土地承包關系穩定并長久不變,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三十年。這給廣大農民吃了一顆定心丸。如何延包,成為農民最關注的問題。調查顯示,呼莊村在“二輪承包到期后是否調整土地”這個問題上,村民們有兩種不同態度。

  一是主張調地。家庭人口凈增長者調整土地的意愿較為強烈。他們期待通過土地調整平衡家庭內部人地關系。其他村民認為從公平角度看應該支持人多地少者取得土地,總體上村民間的觀念沖突不強烈,沒有顯示出特別明顯的群體分化特征。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公平觀念。農民傳統樸素的公平觀念強烈,認為允許人地矛盾突出的家庭通過土地調整獲得更多土地較為公平。二是人地矛盾壓力增大。隨著人口平均壽命增長,二孩政策放開,呼莊村人口呈增長趨勢,人地矛盾壓力增大。據統計,2000年以來呼莊村新出生人口230人,人口凈增長的家庭占半數以上。如呼莊村第三村民小組共有89戶人家,人多地少的家庭41戶,占46.06%;人少地多的家庭12戶,占13.4%;2戶家庭沒有土地,其余43戶家庭人地比例基本保持平衡。家庭內部人多地少支持土地調整的農戶占比較大。三是土地價值日益提高。隨著縣域經濟發展,扶溝縣蔬菜種植規模不斷擴大,土地經營收益較原來有很大提高,土地流轉價格也水漲船高。農民對承包地的期望值進一步提高,導致無地少地農戶通過土地調整取得承包地的愿望更加強烈。

  二是不主張調地。村干部和受訪村民一致認為,土地調整會帶來許多不良影響。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村民間矛盾糾紛增加。對土地調整持不同態度的村民之間存在意見分歧和利益沖突,調整土地會導致村民內部分化。土地調整還涉及參與承包土地村民資格認定,不同承包地之間地力、區位位置等的平衡調劑,互換、流轉承包地農戶之間的溝通協調,以及家庭內部分戶、出嫁女等成員之間的關系平衡一系列問題,容易形成矛盾沖突,影響村莊和諧穩定。二是人力物力成本高。土地重新進行調整,需要購買專業測量器材,還要耗費大量人力對村內耕地、人口等進行重新統計、測量和分配。此外,呼莊村脫貧攻堅、人居環境整治等任務較重,土地調整會擠占村干部和村民大部分時間精力,影響村內其他工作開展。三是影響農業生產的正常進行。土地調整會對農民產生不良預期,提前開始降低甚至放棄對土地的投入,影響規模經營發展。

  三、思考

  加快二輪承包到期后延包政策的制定。從調查可知,農民對到期后如何延包很是關注。呼莊村二輪承包期限還剩10年,受流轉期限不得超過剩余期限等規定影響,有的農民、新型經營主體等已經持觀望態度,需盡快明確政策,穩定預期,給他們吃上定心丸,使其能全力投入農業生產。

  加強法律政策宣傳。法律政策得到正確的貫徹執行,離不開農民的支持和擁護?!俺邪趦炔坏谜{整土地”政策執行較為到位,主要是農民明白“調與不調”之間的利害關系,認可這項制度設計。新的延包政策出臺后,應采取通俗易懂、農民易于接受的形式開展政策宣傳,使得農民群眾理解和接受新的政策,確保延包工作平穩有序進行。

  完善農民的社會保障機制。農民想要調整土地,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社會保障機制不健全,保障標準偏低,有土地做依靠比較安心。針對農民一方面希望擁有更多的土地,為自己的生活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又傾向于外出務工的矛盾心理,應繼續加大投入,不斷完善農村社會保障機制,減少農戶對土地的依賴,通過政策引導農戶流轉土地,推動規模經營和城鎮化發展。

  作者單位:河南科技學院新科學院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村經營管理》2019年第3期  微信公眾號(原創)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自有码中文字 | 亚洲性欧美在线se | 在线国产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丝袜熟女系列 | 亚洲成高清a人片在线观看 综合国产亚洲专区 | 亚洲成A人片7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