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不是企業下來給多少錢、物,而是企業和地方共同尋求新發展。”甘肅省臨洮縣縣委書記石琳認為,扶貧是一個共贏的問題。
近日,中新社國是直通車前往中國銀保監會定點扶貧縣——甘肅臨洮采訪扶貧、脫貧情況。在臨洮采訪的幾天時間,當地政府、當地農民、外地參與進來的幫扶企業共同解答了“扶貧的關鍵是什么?”的問題。
臨洮位于甘肅省中部,從蘭州出發高速要走上一個半小時,沿途兩側是連綿不絕的矮山。受地形所限,當地不少農田在山上,農業機械作業不便,農民還沿用傳統的人工收割方式。據當地人回憶,早年環境治理差,每年還會刮幾次大的沙塵暴,又稱“下土”。
地處偏遠、環境惡劣,臨洮是國家級貧困縣。
近年來,在國家鄉村振興、脫貧攻堅戰略下,臨洮把培育產業作為脫貧攻堅的根本出路,探索出“政府+金融+企業+合作組織+貧困戶+保險”的“六位一體”產業扶貧模式。公開數據顯示,2013年底至今,臨洮已累計減少貧困人口7.77萬人。
盡管脫貧取得一定成績,但臨洮目前仍有貧困人口2.8萬人,2019年還有2.1萬人要完成脫貧,爭取2019年脫貧摘帽。打開臨洮縣政府官網,最顯眼的地方寫著“今天距離臨洮縣全面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僅剩208天”的字樣。
接下來,繼續扶貧的關鍵是什么?石琳接受中新社國是直通車采訪回答了兩個字“產業”。
石琳稱,實現穩定脫貧的關鍵是培育產業,如果沒有龍頭企業,農村合作社是對接不了市場的。有了龍頭企業,還要進一步規范農村合作社,否則就無法建立農戶和龍頭企業的連接。這是一環扣一環的問題,農戶、合作社、龍頭企業,少一環穩定脫貧都無法實現。
對貧困地區的龍頭企業而言,資金又是一大難題。
臨洮作為中國銀保監會定點扶貧縣以及全國普惠金融試點縣,目前已有20多家信托公司在這里建立慈善信托的扶貧模式。6月4日,中國平安集團與臨洮縣人民政府簽訂了“三村建設工程”框架協議,其中就包括對當地百合產業提供資金、技術、市場的全方位支持。
企業扶貧,并不是要硬著頭皮做,而是要找到共贏的地方。
直接受益的是貧困地區企業和百姓。
在臨洮,中國平安落地了“三村建設工程”,即產業扶貧、醫療扶貧、教育扶貧。
甘肅臨洮恒德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是產業扶貧的受益者。中國平安承諾為其提供300萬元的貼息貸款,并幫助其拓寬百合銷路。恒德源董事長王永兵接受中新社國是直通車采訪稱,目前公司的百合產品已經在平安好醫生、平安好車主等網上平臺銷售,此外平安內部的采購也幫其打開了新的銷售渠道,“這對我們是很大的幫助”。
在醫療扶貧方面,中國平安向臨洮村衛提供26萬元的醫療物資,幫助地方改善醫療衛生條件。在教育扶貧方面,中國平安為臨洮村小重點改造了科學實驗室和錄播教室,幫助地方改善教育條件。
間接受益的是參與扶貧的企業。
中國平安在扶貧中找到了開拓新市場的機會。
以醫療扶貧為例,中國平安在扶貧過程中會輔助村醫下載一款軟件。這款軟件可以為村醫提供醫療知識培訓及在線問診意見。此外,平安在一線開展村民體檢義診活動,為每位村民建立專屬健康檔案,并同步在前述軟件中。
這為平安的智能診療提供了基礎。
2018年中國平安旗下平安好醫生已在香港主板上市。公開資料顯示,得益于超4.07億咨詢數據的積累和自建醫療團隊醫學知識的輸出,平安好醫生的AI輔助診療系統實現了持續優化。
再比如產業扶貧,中國平安產險總部產業扶貧項目經理黃家璇接受中新社國是直通車采訪直言,產業扶貧最大的難點是貧困地區企業幾乎與資本市場隔絕,很多中小企業甚至完整的會計報表也沒有,進行貸款或保險的基本條件達不到。中國平安參與進來,一方面會針對這類企業降低(評判)條件,另一方面也會倒逼企業建立相對完善的治理結構和財務管理結構。
在黃家璇看來,這為平安未來開拓農村地區市場打下了基礎。
麥肯錫2018年發布的名為《廣闊天地,大有作為——布局中國農村保險市場》的報告指出,一個典型的中國行政村保費規模達到近90億元,包括壽險、車險、醫療保險、財產險、農業保險等。報告認為,中國農村市場保險覆蓋率還有較大提升空間。
中國平安董事長馬明哲2018年、2019年連續兩年新年致辭的主題都是“扶貧”,并提出百億“三村工程建設”計劃。中國平安首席人力資源執行官蔡方方稱,三村工程已經成為集團的一項重要戰略規劃。
截至目前,中國平安“三村建設工程”已在全國11個省或地區落地實施。作為國內金融牌照最齊全的金融服務集團,中國平安在農村嗅到了新的機遇。
農村有了產業,農民有了出路。
百合生長在海拔2000米左右的地方,山大溝深、土地貧瘠。生長百合的地方又大多是深度貧困地區。甘肅臨洮下梁村村民張彪一家靠種植百合為生,這幾年隨著當地百合產業不斷擴大,他農忙的時候回家種百合,忙完了就回到當地百合基地打工。
受益于百合產業發展,張彪一家脫掉了戴了多年的貧困戶帽子。如今,張彪一家四口人都在百合基地打工,他和愛人在工廠打工,父親在工廠干起了門衛,母親則平時打打零工,一家人一年收入達到了7萬元。今年年初,張彪給家里新添置了一輛小汽車。
像張彪一樣,在中國更多的農村,隨著當地產業發展,人們放棄遠赴外地打工,選擇留在家里,一邊照顧家人,一邊在附近工廠務工。
近日,中國政府采購網刊發了財政部發布的《關于運用政府采購政策支持脫貧攻堅的通知》,通知要求,各級預算單位采購農副產品的,同等條件下應優先采購貧困地區農副產品。各主管預算單位要做好統籌協調,確定并預留本部門各預算單位食堂采購農副產品總額的一定比例定向采購貧困地區農副產品。
農民種出來的產品有了銷路,農民在家里有了更多務工機會,像張彪一樣脫貧甚至致富的人就會越來越多。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國是直通車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