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委書記、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李強赴奉賢區調研鄉村振興工作時強調,鄉村振興事關上海城市未來發展、事關廣大農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要持規劃為先,抓牢主攻方向,強化內生動力,狠抓推進落實,做實做好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大文章,推動郊區農村在上海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讓廣大農民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深入推進鄉村振興,對于上海的發展具有怎樣的意義?對標國外大都市郊區鄉村發展和現代農業的標準水平,未來上海農業農村農民發展究竟如何定位?對此,長期從事“三農”問題研究的方志權研究員日前在復旦大學作了演講。
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項重大戰略。中國的鄉村振興怎么搞?雖然有關這方面的研究不在少數,但是人們仍然存在一些困惑:比如,大城市要不要鄉村振興?是不是所有鄉村都要振興?今天,我圍繞鄉村振興的相關問題和大家作一些分享和交流。
國外大都市鄉村建設有哪些特點和經驗?
談到鄉村振興,首先要回答的是鄉村為什么要振興。
伴隨工業化與城鎮化發展,鄉村相對衰落是全球面臨的普遍問題,例如大量農村勞動力與人口流失、農村經濟與農民收入增速放緩及城鄉發展失衡等。因此,鄉村振興成為大多數國家的一個普遍做法。然而,由于不同國家、地區之間自然資源稟賦、文化傳統以及經濟制度與發展階段差異巨大,鄉村建設和現代農業發展模式也不盡相同。下面,我主要列舉國外一些比較典型的國家的做法。
日本在經歷了快速工業化、城市化帶來的高速經濟增長之后,于1960年開始出現城鄉發展失衡的矛盾。為了激發鄉村自治組織與農民的活力,帶動農民參與到鄉村振興的建設中來,日本于1961年頒布了《農業基本法》,其最核心的政策措施是通過國土再造與工業下鄉,在長期推進農村交通、衛生、文化等基礎設施建設以及改善農村環境與均等化城鄉公共服務的同時,推進農民就業與農業兼業化,增加農民收入。到20世紀70年代,日本實現了城鄉收入均衡的目標。20世紀80年代以來,貿易自由化與市場開放對農業的沖擊加劇了日本鄉村衰退。對此,日本采取了更加全方位的鄉村振興政策,重視發揮農業的多功能性,推進“一村一品”與六次產業化,通過城鄉融合發展提升產業競爭力;區分不同區域,對區位條件劣勢地區加強補貼支持等,因地施策激發農業農村活力,延緩了鄉村的衰退。日本的鄉村振興主要是拓展農業農村多重功能,挖掘農業農村多元價值,通過產業融合發展,走特色產業振興型鄉村發展道路。
韓國的鄉村振興實質上是一場脫貧致富運動,其經驗可歸納為環境整治型鄉村發展模式。韓國經濟高速增長始于20世紀70年代,此時工農收入差距迅速擴大,農村處于貧困落后狀態。1970—1980年,韓國先后實施了側重于改善農民基本生活條件、居住環境的“新農村運動”與以區域均衡政策、社會均衡政策、產業布局政策為主的第五個“五年規劃”。這些政策的實施大力推進了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綜合開發,農民收入得以增加,韓國鄉村得到了全面振興。
歐盟鄉村振興的經驗可歸納為生態保護型的發展模式。該模式的特點主要體現在鄉村不僅是農業生產之地、農產品供應之源,而且在滿足社會對鄉村宜居性和多功能性等需求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從上面這些例子,可以總結出國外鄉村建設模式的共同經驗:第一,鄉村振興發展需要在政府引導下充分發揮鄉村在振興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激發鄉村發展的內生動力;第二,需要分類施策,對不同類型的鄉村采取差異化支持政策,要緊扣地方特色,打造特色品牌,完善鄉村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第三,要注重鄉村產業發展,振興農村經濟;第四,要根據農村發展的不同階段,確定不同的政策目標,采取不同的政策工具,做好政策銜接;最后,通過立法確保各項支持政策的落地實施。
具體到大都市里的鄉村,國外的一條重要經驗就是生態宜居。倫敦和東京等大城市郊區鄉村的生態基底和環境都非常好,倫敦的綠化及水域覆蓋率達到66%。倫敦郊區鄉村整體是個大花園,鄉村小鎮古樸典雅、錯落有致,感覺非常生態宜居。東京郊區鄉村整體感覺與倫敦相似,區別是東京都至今還保留了超過50萬畝的農地,承擔不小的農業生產功能。倫敦、東京的郊區,本質上是生態宜居的城市居民社區,住在鄉村的主要是有產階級,屬于中等收入以上階層,真正的農民很少。大量的非農業人口居住在鄉村,不僅優化了鄉村人口結構,也提高了鄉村經濟社會發展水平。英國人把住在鄉村、回歸鄉村作為人生一大追求,日本也出現新一輪回歸鄉村潮,鄉村吸引力可見一斑。其共同做法:一是加強歷史和風貌管控。英國對土地發展權進行深入界定和合理規范,按照規劃和法律等嚴格管理。日本則先后采取立法、體制、機制和政策工具,改善鄉村配套服務,保護環境,解決好發展不均衡問題。二是注重完善鄉村整體功能。英國、日本在鄉村發展政策方面都進行了一些重要改革,包括實行農業經營專業化、推進城鄉功能互補、增加鄉村就業機會等。
寸土寸金的國際化大都市東京為何依然保留農業?
通過我上面的這些介紹,基本可以解答“大城市要不要鄉村振興”這個問題。那么,應該如何振興?在鄉村振興中,農業發展是根本。目前世界上發達國家的農業現代化有三種模式:
第一種是美國模式。美國是世界上耕地面積最大的國家,人均耕地0.7公頃(相當于10.5畝)。“一個農民可以耕作上萬畝土地,用飛機噴灑農藥,用衛星種地,用轉基因技術解決病蟲草害問題,然后通過長途運輸,將所產生的農產品運往全國各地乃至全世界”,這是美國大農場的縮影。農業已經成為美國產出效益第二好的產業。
第二種是荷蘭模式。荷蘭農業條件并不好,氣候陰冷潮濕,光照時間少。人均耕地只有1.3畝,27%的耕地和60%的人口處于海平面以下,靠著前輩修建的長達2400公里堅固的防潮大堤,才把耕地保護下來。然而,荷蘭農業卻創造了奇跡。荷蘭農業勞動力占全社會勞動力的2%,農業增加值卻占GDP的4%,出口占總出口的25%。全國農業勞均產值4萬多歐元,勞均出口3.3萬美元,第一產業勞動生產率和農民收入均高于第二、三產業。農業成為大把賺錢、大量繳稅和大批出口的搖錢樹,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
第三種是日本模式。與歐美相比,日本的農情和中國特別是上海更加接近。寸土寸金的國際化大都市東京還有沒有農業?答案是有。東京都23個區都有都市農業,東京郊區保留了超過50萬畝的農地,承擔了不小的農業生產功能,即便是繁華的練馬區還保留215公頃的農用地。日本的都市農業2%的農地提供了8%的農業總產值。農業的生產生態、抗災防災、文化傳承、休閑體驗等多元化功能在東京都表現得淋漓盡致。在超市商廈,上市的農產品色澤亮麗,令人賞心悅目,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市場上所有代銷的農產品,都是經過精心包裝的,印有產品名稱、產地、生產者姓名。日本的農產品講究的是最佳賞味期,不注明保質期。日本農民從事生產的重要目標是追求質量,所以日本農產品不但銷路暢,而且價格優。高顏值高品位高價值是日本農產品的特色。在日本,無論種植何種作物,都體現了日本農民繡花般的細致,在外表美的背后,是日本農民對農業標準化的刻意追求。
綜合上述三種模式,可以發現,國外大都市現代農業的顯著特征是優質高效。生產的農產品是高品質的,交易的商品是貨暢其流的,生產的方式是綠色生態的,整個產業是高效率的。其共同做法:一是依托高科技支撐。日本十分重視利用人工智能、云計算實行農業全自動化管理;利用手機APP操控,實現農田灌排水自動化;水稻播種、收割等環節無人機械大面積廣泛應用。荷蘭大力發展種源農業,利用基因技術在蔬菜、園藝新品種育種方面已走在世界最前沿,溫室蔬菜彩椒單位產量高達50公斤/平米,1公斤番茄種子價格遠遠高于1公斤黃金。二是實現全產業鏈增效。始終貫徹大農業、大食品的理念,實行農林牧副漁結合,堅持農業與其他產業跨界融合發展,做到產學研一體,通過延伸產業鏈不斷提升價值鏈。比如,荷蘭“綠港模式”,從種子、育苗、生產到加工、貿易、物流、金融,農業關聯產業高度集聚,形成了上下游緊密聯系、一二三產業貫通的全產業鏈。同樣,日本大力倡導一二三產業融合的六次產業發展,2017年六次產業總額達3.9萬億日元(約合2500億人民幣),年均增幅4%。
農業的發展關鍵是農民。與我們一般認知不同,國外大都市農民的共同特點是高素質職業化。“農民不是一般人能當的”,這句話一點也不夸張。當農民是有最低門檻的,農民是很體面的職業。在英國、荷蘭,從事農業的人員都是高素質的職業農民。荷蘭農民素質最高,教授、博士不稀罕。只有取得農業大學畢業證書即綠色證書的人,才有資格成為農民。英國明確規定農民從業的學歷門檻,實行“有證務農”,持有《專業資格證書》《農民師傅證書》的農民,才能經營管理農場及招收學徒。日本農業家庭經營實行長子(女)繼承制,農業就業的最低門檻是大專畢業。同時,農民的來源面向全社會。政府出臺優惠政策吸引農外優秀人才到鄉入村當農民。為緩解農業后繼無人的難題,日本采取綜合措施,在農外培養與造就一批優秀的農業骨干:設定確保都市農業繼承者的專業基金會,以培育農業骨干,提高務農者勞動素質。為吸收農外人員從事農業,日本組織實施為期1-2年的農業實習培訓補助計劃,每人每年補貼150萬日元。
對標國際,未來上海農業農村農民發展如何定位?
對標國外大都市郊區鄉村發展和現代農業的標準水平,未來上海農業農村農民發展究竟如何定位?
大都市再發展,必須保留大片的農用地和田園風貌,為上海建成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擦亮生態特色和筑牢綠色底色。為此,必須把江南鄉村優秀文化遺產和現代文明要素結合起來,把保護傳承和開發利用有機結合起來,塑造上海新的發展動能。
上海郊區鄉村是城市核心功能的重要承載地、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的戰略空間、大都市的生態屏障、江南文化的關鍵載體,未來鄉村是大都市的重要稀缺資源。上海鄉村建設必須采取非均衡戰略,避免不必要的重復浪費建設。要緊緊牽住規劃這個牛鼻子,共創鄉村新生活。在這里,我想強調一點,不是所有的鄉村都需全面振興,要合理科學規劃,建設城鄉居民共享的有未來的可持續發展的鄉村。要按照城鄉居民追求未來美好生活需要的要求,建設適合人們當下和未來工作生活的鄉村空間。未來鄉村長什么樣?在我看來,區位應該是優越的,交通應該是便利的,生態環境應該是良好的,基礎設施建設和基本公共服務應該是完備的,如果有歷史文化底蘊則更好。要強調發揮生態涵養、市民休閑等鄉村多元功能,設施建設不在于多、在于精,在于有品味,保持鄉村自然肌理,傳承獨特傳統文化,鍛煉城市品質。要以要素雙向流動和人的融合為核心,在打破城鄉壁壘、促進城鄉融合發展上加大政策探索力度。
農業是生命產業。沒有農業的大城市是缺乏生機的城市。上海農業必須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走提質增效之路。上海在全國是最有基礎、最有條件實現農業高質量發展的,要堅持開放的理念,把上海農業科技打造成“一把尖刀”,使之在全國農業現代化建設中真正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在發展理念上,一定要強化全產業鏈的建設理念;在發展功能上,要由目前的偏重城市供給功能向多功能轉變;在戰略決策上,要從撒胡椒面似的均衡戰略轉變為突出重點建設的非均衡戰略。要緊緊圍繞發展高效生態農業這一中心,堅持質量優先和保持生態底色兩個基本點,在農業高精科技、市場物流、大數據信息化三大領域實現重大突破。農業科技方面,充分利用上海建設科創中心的優勢,集中力量打造種源農業、生物醫藥農業;市場物流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好上海貿易、經濟中心的優勢,走“兩頭在外、一頭在內”的發展之路;大數據信息化方面,可以大力發展智慧農業,包括人工智能農業。如果只滿足于保供應和小打小鬧,上海農業沒有出路,必須以農業科技化、智能化為導向,把上海農業打造成有較強競爭力的產業。
此外,上海是最有條件、最有基礎使農民在新型職業化上走在全國前列的城市。上海城市對鄉村各類要素的虹吸效應十分強烈,“虹吸”后留下的農民已不適應現實和未來要求,必須看準農民職業化、農村居民非農化大趨勢,率先形成較系統的職業農民制度和吸引高素質非農居民舉措。上海要積極創造條件,開展試點,率先建立有知識、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職業農民制度,同時要暢通城鄉間人才要素雙向流動渠道,吸引、留下、儲備更多的高素質農村居民,整體改善農村人口結構,使鄉村更具活力。制定鼓勵政策,吸引一大批高素質人員從事農業全產業鏈經營,突破人才瓶頸,使農民不再是貧困落后的代名詞。
鄉村振興是整體上的振興,但并不意味著所有鄉村都要振興
科學謀劃超大城市“三農”定位,走有上海特色的鄉村振興道路是一件頗具挑戰意義的事情,沒有現成的、可照抄照搬的經驗,但又必須盡早交出答卷。當務之急要處理好三對關系:
其一,政府主導與農民主體的關系。建設農業農村現代化、推動鄉村振興,政府起主導作用。在規劃布局、業務指導、財政支持等,需要政府為鄉村發展提供理念和方向上的引導、資金政策上的支持,為鄉村發展提供制度保障。但是,鄉村振興的根本是農民的振興,建設農業農村現代化最忌“等靠要”,應該鼓勵村民自治,鼓勵社會公益組織和社會力量、行業協會介入。要把更好發揮政府主導作用與充分發揮農民主體作用結合起來。一方面,政府要發揮有形之手的作用,將職能落實到位,引導市場主體參與建設農業農村現代化,提高鄉村振興效率和質量。另一方面,要尊重農民意愿,讓群眾自主選擇振興什么、怎么振興。政府既要做到盡力而為,又要做到量力而行;既要防止政府缺位,又要防止政府越位,代替農民包辦一切,避免出現“政府急、農民閑”“干部干、群眾看”的現象。
其二,整體推進與重點推進的關系。建設農業農村現代化、推動鄉村振興,應該做到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本和治標相結合。建設農業農村現代化,既要打好持久戰,又要打好攻堅戰。一方面,要科學統籌和增強各方面措施的關聯度、耦合度,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另一方面,要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首先尋求重點領域薄弱環節的突破,以重點突破帶動整體發展。如在發展現代農業方面,要緊緊圍繞為大城市提供特色優質的地產農產品;又如在改善農村面貌上,必須啃下推進農民居住相對集中這塊硬骨頭。在推進鄉村振興過程中,要避免兩種做法:一是排排坐、吃果果,機械地刷墻、美化、綠化等撒胡椒面的做法;二是完全依賴公共財政資金,集中用錢砸出樣板,既學不像,學不起,也起不到任何示范作用。還要想明白,鄉村振興是整體上的振興,但并不意味著所有鄉村都要振興。城鎮化條件好、已屬于規劃建設的村,可以因勢利導融入城市;有條件的、基礎好的特色村,應該做大做強,并鼓勵周邊鄉村向其靠攏乃至合并;基礎條件很差、地處偏遠的村落,則要另謀良策,不要花冤枉錢。要將有限的資金、人力、物力用在刀刃上,防止無謂的重復浪費投入。
其三,長期目標與短期目標的關系。建設農業農村現代化、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一個系統工程,既要制定長遠規劃和戰略目標,又要設置階段性任務和短期目標。從長期看,要按照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要求,落實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方針,構建可持續發展的長效機制,實現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從短期看,要緊密結合實際,確定階段性目標,建設“三園”(美麗家園、綠色田園、幸福樂園)工程,穩步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當前,最急迫的是要對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硬任務,對標最好地區最高水平,加快補齊“三農”發展短板。這其中,既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還要有“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要堅持因地制宜,對實現既定目標制定明確的時間表、路線圖,做到科學規劃、分步實施、注重質量、從容建設、有序推進。要樹立正確政績觀,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干,防止走彎路、翻燒餅,更不能一哄而上刮風搞運動,層層加碼盲目求進度。
方志權 上海交通大學管理學博士,經濟學博士后,研究員。第七屆中國農村發展研究獎(杜潤生獎)獲得者。現為上海市農業農村委員會秘書處處長。主持和參與50多項國際和省部級重大決策咨詢課題,多項研究成果獲得上海市政府決策咨詢研究成果獎一、二等獎、內部成果獎和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成果著作獎、論文獎。代表著作有《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實踐探索與法律研究》《城市化進程與都市農業》《黃浦江畔的“三農”調查》等20余部。(作者照片由本人提供)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上觀新聞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