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逐步構建歸屬清晰、權能完整、流轉順暢、保護嚴格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農村集體產權制度,保護和發展農民作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合法權益。
關鍵詞:農村集體 產權制度改革 對策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保障農民財產權益,壯大集體經濟?!狈e極穩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是盤活農村集體資源、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構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農村集體經濟運行新機制的有效手段。會澤縣上村鄉按照中央、省市縣的決策部署,積極穩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現已完成了清產核資、成員身份認定等階段工作,本文就會澤縣上村鄉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中取的經驗做一些探討。
1 上村鄉產權制度改革進展情況
按照全縣的總體安排部署,上村鄉從2019年3月5日至2019年5月30日,歷時3個月,完成了對下轄的18個村委會201個村民小組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工作。截止2017年12月31日,全鄉18個村201個村民小組清查賬面資產總額840.11萬元,核實資產總額3066.58萬元,清查核實集體土地總面積256.4萬畝,其中:農用地41.58萬畝、建設用地0.68萬畝、未利用地1.01萬畝。在清產核資的基礎上,穩步推進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認定工作,截止2019年12月31日,全鄉已完成18個村委會201個村民小組的成員身份認定工作,界定成員37516人。
2 上村鄉產權制度改革取得成效
2.1 摸清了集體家底
通過開展清產核資,對一些平時管理管理不善,未納入村集體管理的賬外資產清查核實,查實集體資產的價值、存量、結構、分布和使用情況,摸清集體家底,為穩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奠定了堅實基礎。
2.2 加強了農村“三資”管理
通過開展清產核資,對集體所有的各類資產,按照資源性、經營性、非經營性分類造冊登記,實行臺賬管理,防止集體資產流失。建立健全了集體三資登記、保管、使用和處置等各項制度,依托農業農村部農村集體三資監督管理平臺,將農村集體三資納入平臺管理,切實提高了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推動了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制度化、規范化、信息化。
3 上村鄉產權制度改革的主要做法
3.1 強化組織領導
為穩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確保工作順利開展,鄉黨委、政府成立由黨委書記和鄉長任雙組長、其他班子成員為副組長、農業、林業、國土、水務、財政、公安、檔案、教育、畜牧等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統籌協調、研究解決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中的重大事項和重大問題,在鄉經管站設立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辦公室,由分管領導兼任辦公室主任,負責各項具體工作的組織實施,同時成立了由包村領導任組長、各村黨總支書記任副組長、扶貧工作隊員為成員12個工作組,負責指導村(組)具體開展工作。先后制定下發了全鄉產權制度改革、清產核資、成員身份界定3個實施意見,明確了工作原則、相關政策界限、操作規程和保障措施,與18個村委會簽訂目標管理責任書,將產權制度改工作列入年終考核,強化了在產權制度改革工作中的責任。各村也相應成立了領導機構和工作機構,制定定了具體的工作實施方案、操作辦法。真正形成了上下聯動、多個部門共參與,共同推進產權制度改革的工作格局。
3.2 強化宣傳引導
自全鄉產權制度改革工作啟動后,上村鄉及時召開產權制度改革工作動員培訓專題會議,邀請縣農業局專家對村組干部和業務骨干進行產權制度改革專題培訓,組織鄉人員深入村組開展相關政策宣傳、解讀工作,動員廣大農民群眾理解、支持和參與清產核資工作,讓基層干部群眾全面了解改革的目的意義、政策要求、主要內容、工作程序和方法。同時利用短信、微信、手冊、公開信、橫幅標語等方式對產改進行廣泛宣傳,著力提高農民群眾知曉率和參與率,增強廣大人民群眾的理解和參與的積極性。
3.3 精心組織實施
按照“定方案、清資產、確成員、量股份、建組織、促分紅”的思路,按照制定下發的實施意見,科學制定了“時間表”和“路線圖”,以圖表、流程等形式逐項安排部署,確保改革工作環環相扣,杜絕和減少紕漏,防止和降低改革風險點。各村在鄉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工作領導小組的指導下,結合自已的實際情況,制定了村、組兩級具體工作方案和年度工作計劃,明確工作流程和工作標準,在總體政策原則前提下,按照按照尊重歷史、兼顧現實、程序規范、群眾認可的原則,做到“一村一策”“一事一議”,積極穩妥推進各項改革工作。
4 上村鄉產權制度改革存在問題
4.1 群眾認知度不高
目前,隨著農村外出人員的增多,大多數年輕人都外出務工經商,留守在家多半是老、弱、病、殘群體居多,文化程度較低,對改革政策關注度、認識度不夠,從眾心理較強,民主參與、自治管理、自我保護意識差。
4.2 重視程度不夠
部分基層組織軟弱渙散,戰斗力、凝聚力和向心力不強,村干部工作責任心不強,擔當精神不足,對改革政策一知半解,在處理信訪事件中,敷衍塞責、推諉扯皮導致工作推進不力。
4.3 基層工作任務繁重
目前,脫貧攻堅工作任務繁重,基層干部還要承擔信訪、維穩、矛盾糾紛調處等社會事務管理工作,當前的基層充當“萬精油”、“救火隊員”,當下進行產權制度改革工作,往往造成工作顧此失彼,致使改革效果大打折扣。
4.4 農經體制不順
鄉鎮農村經營管理機構為事業機構,而承擔的職能基本上又是行政職能,機構的性質與承擔職能不相匹配,在改革中協調難度大。近年來,盡管鄉鎮農經干部在農村“三資”管理、土地確權和流轉、糾紛調解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為農村改革發展穩定作出了積極貢獻,確不得到各級黨委政府的任何表彰獎勵,給職稱評聘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在待遇上,一個高級職稱還不如一個普通公務員的待遇,在一定程度上挫傷了農經干部的積極性。
4.5 工作經費缺乏
由于上級配經費有限,只按每戶農戶4.2元標準補助,全鄉18個村201個村民小組,共獲得改革補助經費3.9萬元,缺乏必要的工作經費,難以保證工作推進的需要。
5 上村鄉產權制度改革的對策
5.1 強化宣傳力度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因此,要采取各種切實有效措施,加強對改革的目的、意義及相關政策宣傳,提高基層干部加強對改革的重要性認識,增強村民的參政意識。
5.2 強化行政推動
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工作,政策性、專業性強,涉及面廣,時間跨度長,工作任務繁重,只有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才能更好、更有效推進各項改革工作。目前,只是完成清產核資、成員身份界定等基礎性工作,建議從縣級層面上,在改革工作的每一個階段,除進行業務人員培訓外,還應組織鄉鎮黨政領導參與培訓,加強對每一環節跟蹤督促指導,將產權制度改革工作納入縣委、縣政府重點督查內容,壓實鄉鎮黨政主要領導的責任。同時向鄉鎮派駐1至2名指導員,指導鄉村具體開展工作,幫助解決工作存在的一些實際困難。
5.3 加大經費投入
由于上村鄉地處貧困山區,鄉級財力匱乏,村級集體經濟薄弱,建議加大對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補助經費的投入力度,確保改革工作順利推進。
5.4 加強基層農經體系建設
近年來,基層農村經營管理體系職能弱化、經費保障不足現象比較突出,與日益拓展的農經工作領域、不斷深化的農村改革任務的新要求極不適應,應當引起高度重視。應按照國務院有關文件規定,對農經工作列入政府職責的具體機構設置、人員編制、職責界定、經費保障等方面作出具體規定,使基層有規可依、有障可循。要加大對農村經營管理工作的投入力度,改善工作環境條件,同時要建立對基層農經干部的工作考評和激勵機制,對在基層農村經營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農經干部給表彰獎勵,以此提高基層農經干部的工作積極性。
作者簡介:陳幫林(1978.10—),男,漢族,云南會澤人,大學文化、高級經濟師,現任云南省會澤縣上村鄉紀委副書記、經管站長。研究方向: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