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的不斷推進,政府及社會各界對“三農”問題的關注持續升溫。黨的“十九大”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全社會對鄉村地區的關注和投入持續增加。在欣慰之余,我們還應認識到:對我國村鎮地區發展態勢判斷結論的準確性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政府的宏觀政策指向。鄉村特色化發展、鄉村空間格局重構、鄉村新功能、新業態的引入等趨勢愈發明顯,鄉村基本公共服務供給問題、鄉村傳統文化保護問題、現代農業發展與鄉村賦能等問題亟待解決。中國工程院重大咨詢項目“村鎮規劃建設與管理”,通過對江蘇、浙江、廣東、河北、湖南、安徽、四川、貴州等多個省份的調研,結合若干全國和各省層面的大數據分析,對未來一定時期內村鎮發展若干趨勢進行預判。
一、城鄉長期共存,農村適度集聚
(一)自中西部向東部人口流動的總體趨勢不變,城鄉將長期共存
通過對2000—2010年我國的人口密度分析發現,我國人口依然集中在胡煥庸提出的“璦琿–騰沖”線以東,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區域仍是我國的人口密集區域。
從人口的流動數據來看,我國城鎮化已經開始進入了“人口回流”階段。隨著國家中部崛起、西部大開發等戰略的實施,我國西部的部分中心城市近些年來成長迅速,在產業發展、人口集聚等方面都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吸引了一部分到東部沿海城市打工的務工人員返回中西部就業和生活。但總體來看,未來一段時期內,人口從中部、西部向東部集聚的總體趨勢不會發生明顯改變。
在此背景之下,中西部經濟欠發達地區的鄉村人口縮減態勢仍將持續,東部地區和大城市周邊地區的城鄉人口呈現雙增長態勢,城鄉長期共存的格局不會發生根本性轉變。
(二)小城鎮發展歷經衰落,正面臨新的發展機遇
1. 城鎮化快速推進過程中的小城鎮衰落在所難免
從國際經驗來看,由于工業化對規模集聚的客觀要求,大城市、特大城市人口不斷集聚膨脹,小城鎮的發展效率無法和大中城市競爭,其地位隨著城鎮化進程的推進而不斷降低,這是世界城鎮化的普遍規律(德國等少數政治體制特殊的國家除外)。除了市場規律的作用,我國小城鎮發展還要受到行政層級化管理的影響,因此經歷了較長的衰落期,預計小城鎮的復興也需要相當長的時間。
2. 城鎮化發展進入新階段,小城鎮發展面臨新機遇
隨著我國城鎮化水平跨越50%的分界線,中國城鎮化模式轉型問題逐漸浮現 [1]。過去相對激進的城鎮化發展模式導致了嚴重的“大城市病”,并引起了社會各界的普遍反思。當前,我國倡導的新型城鎮化模式將更加強調兼顧城鎮化的質量與效益,不僅關注經濟增長,還要關注社會效益和公平發展等問題;城鎮化的主體也將更加多元和豐富,除了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鎮也將獲得更多的發展機遇;城鎮化的路徑將從單一政府主導的方式轉變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并重的方式,政府、社會資本、村集體、其他社會組織等多方力量都將參與其中。在當前國家產業轉型發展以及“互聯網+”策略的推動下,預計未來將有更多的小城鎮突破現有城鎮體系的等級關系,成為新的人口和產業聚集中心 [2]。
(三)農村適度集聚
1. 現代農業的發展支持農村適度集聚
隨著我國現代化進程的不斷推進,現代農業將以全新生產手段、先進的生產技術、社會化的服務和適度規?;慕洜I方式,全面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提高農業生產效率,有助于釋放農村剩余勞動力和土地資源潛力,增加人們的居住空間選擇,從而為農村適度集聚提供支持。此外,休閑、觀光農業的發展,也將推動一定規模的人口集聚。
2. 機動化的發展為農村適度集聚提供基礎
當前農村機動化發展突飛猛進,一方面源于農村道路交通條件的明顯改善,另一方面來自于農用機動車擁有量的大幅提升。除了我國的東部沿海發達地區,中部、西部等欠發達地區的農村機動化趨勢也非常明顯。農民出行方式的改變,為農村生產空間與生活空間的進一步分離創造了條件。
3. 農民日益增長的生活需求需要農村的適度
集聚隨著農村總體經濟條件的逐步改善,對生活便利性的追求逐漸成為農民選擇居住地點的重要考慮因素。過去,農資銷售、農產品和手工業品交易是大部分中心鎮、村最為重要的功能;而在當代,為農民提供更為便捷、高質量的日常服務將逐漸取代生產功能和交易功能,成為中心鎮、村最為重要的功能。鎮村適度集聚有助于提供便捷高效、類型豐富的公共服務,也能極大地提升設施使用效率,將更加適合未來非農就業時間多于農業就業時間的農民。
二、東中西部地區的城鄉將以不同模式集聚,小城鎮內部分化趨勢加劇
(一)東中西部地區的城鄉空間將以不同模式集聚
從發展的趨勢來看,東中西部之別,并不能簡單表述為城鎮化發展不同階段的差異,由于區域資源稟賦、時代背景、地域文化屬性的差異,東中西部鄉村地區的城鄉空間集聚模式不同,鄉村地區所面臨建設重點與難點問題迥異,中西部地區不會簡單地復制東部沿海地區的城鎮化模式和鄉村發展模式。
(二)小城鎮的內部分化趨勢將不斷加劇
總體而言,未來小城鎮的內部分化趨勢將不斷加劇。在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經濟發達地區,非農產業規模化發展將引導人口高度集聚。在我國中部傳統農業地區,產業梯度轉移則開始助推鄉村地區的空間分化,產業承接區周邊的小城鎮獲得更多的發展機會。未來一些區位條件優越、產業基礎雄厚的小城鎮的人口規模和空間規模將不斷擴大,并更加緊密地融入區域城鎮體系之中,具備發展優勢的小城鎮的建設水平將逐步向大中城市看齊。
(三)東部沿海地區:高附加值現代農業產業支持宜居鄉村建設
隨著東部沿海地區城鎮化進程的推進,東部地區農村人口密度依然會維持較高水平,以精耕細作為基礎的特色農業將長足發展,農村居民點將適度集聚發展 [3]。城鄉之間的人口流動,包括大量城市人口移居鄉村、在鄉村創業等情況,使鄉村地區出現更多新的功能空間,鄉村“空心化”問題將逐漸緩解,部分經濟強鎮將突破原有行政層級躍升為小城市,而其他小城鎮的生產性功能將逐漸弱化,從而成為更為純粹的公共服務中心或是旅游和文化特色小鎮。課題組在蘇南地區的調研顯示:2000—2009年,蘇南地區各鎮集聚人口的能力相對下降,鎮的個數迅速下降,但整合資源的能力在持續上升,鎮域平均占地規模增加較大、鎮區平均人口規模緩慢增加,一些重點鎮正逐漸成長為小城市。
(四)東北和西北部地區:大規模機械化耕作方式支持村鎮空間集聚
以黑龍江、遼寧、吉林、內蒙古、新疆等為代表的東北和西北部地區,是我國人均耕地面積較大的地區,更適合以大規模機械化耕作支持現代農業發展。未來,這些地區農民的務農收入將遠遠高出全國的平均水平,在農業勞動力缺乏的地區甚至需要吸納更多的外來勞動力從事農業生產。這些地區的村鎮空間分布相對稀疏,在部分區位優越、交通便利的優勢地區,村鎮的集聚度將不斷提升,從而成為人口的主要集聚地區。而在其他地區,村鎮空間分布相對均質,由于受到基礎公共服務供給半徑的約束,一定時期內一般村鎮的人口規模和空間體系關系不會出現明顯的變動。
(五)中部地區:人地矛盾突出,農村多元增長路徑促進適度集聚
中部地區是人地矛盾最為突出的傳統農業地區,城鎮的輻射帶動能力仍然有限 [4]。中部地區是我國的糧食主產區,也是我國人均農業收益最低的地區,勞動力外流、耕地拋荒現象依然突出,部分深丘陵地區的縣仍面臨嚴峻的貧困問題。預計在一定時期內,中部地區的農村人口仍將析出,縣域內轉移、省市內近域轉移以及跨區域流動的模式將長期并存,農村的“空心化”態勢仍將加劇 [4]。未來,這一地區需要以多元增長路徑共同支撐農村發展,鄉村地區將從以往的單點帶動逐漸發展為多點帶動??h城和部分重點鎮是未來人口集聚、非農產業集聚的主要平臺。
(六)西南部地區:特殊的自然、人文資源帶來特色化的村鎮空間聚集模式
西南地區是生態環境敏感脆弱、貧困人口分布密集的地區,也是地域文化特色鮮明,旅游資源富集的地區。為此,國家層面將不斷引導生態高度敏感、地質災害易發地區的農村人口持續析出。同時一些生態承載力相對較高、文化旅游資源富集的地區正逐漸成為人口適度集聚的新增長空間。未來,更好地利用西南地區特殊的自然、人文資源,引導鄉村地區資源有效配置和空間特色化發展將是推動西南鄉村地區發展的關鍵所在。
三、村鎮產業轉型升級,新功能、新業態進入鄉村地域
(一)經濟新常態下,鄉村產業開始轉型發展
1. 鄉鎮原有產業的轉型升級
村鎮制造業從勞動密集型產業向資本密集型產業轉型 [5]。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以來,勞動密集型產業向資本密集型產業轉型加速,鄉鎮工業面臨極大的轉型壓力。青島市李哥莊鎮早期的主導產業是帽業、建材、木制品、食品加工等勞動密集型產業,近期則向機械制造和休閑旅游產業轉型。在珠江三角洲地區,鄉鎮“三來一補”產業發展乏力,勞動力成本高昂,迫使企業走上轉型之路。番禺舊水坑村的某企業購置了100個機器人,并辭退了大量外來工人。在外來人口流入的高峰期,該村長年保持約7萬人的外來人口,現在已經減少至約5萬人,縮減了30%,而這種縮減還將繼續。
勞動密集型產業將生產環節向周邊村鎮擴散。近年來,為了解決招工難問題,一些勞動密集型制造企業嘗試將一部分生產功能分散布局于中心村。課題組調研的平度市崔家集鎮是孚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所在地,該企業將必須集中生產的部門放在園區,其他初級加工部門則分散布局在周邊中心村,通過“計件制”的方式允許職工自行調節生產時間,在農忙時節允許晚上工作。
環保壓力不斷加大,敦促污染企業改造升級。中央和省一級政府對于村鎮私營企業的環境保護與監控力度不斷加強,倒逼村鎮企業轉型發展。以山東省為例,2013年省國土資源廳發布了《關于進一步推進節約集約用地的意見》,進一步提高了每畝投資強度和產業、環保準入門檻,并明確項目在申請階段就需要面臨嚴格的監督審核,粗放的資源型產業逐漸退場。以課題組調研的山東省鄒平縣為例,目前該縣內的紡織、機電、食品、醫藥等主導產業都已經完成一輪技術改造,政府還鼓勵企業把原料的生產基地向境外拓展。鄒平縣魏橋鎮是全國重點鎮,鎮內最大的企業——魏橋集團將原計劃擴建的鋁加工基地轉至印度尼西亞,并對鎮區現有生產基地內的企業加快改造步伐,通過不斷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和技術含量,延長產業鏈,來應對國內日漸苛刻的環保要求。
東部鄉村地區開始嘗試產業的整合和多元化發展,引導部分低端制造業向服務業轉型。在長江三角洲地區,以制造業著稱的昆山開始梳理村鎮低效的工業用地,并探討這些工業用地的有償退出機制。而“經濟發展最落后”的昆山南部水鄉地區成為地方政府新一輪發展戰略的謀劃重點。“以文化保護與弘揚作為促進地方產業轉型的支點”成為本輪政府的核心發展思路。在珠江三角洲地區,一些村鎮私營企業依靠區位優勢,開始嘗試向三產服務業轉型。在東莞西湖村,村集體憑借緊鄰鎮區的優勢,在區鎮政府的支持下引入外來資本,“堆山、挖湖、建設公園”,并在其周邊投資建設了大型商場和房地產項目。
2. 城市資本大規模進入鄉村地區
城市資本開始大規模進入現代農業領域。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鼓勵和引導城市工商資本到農村發展適合企業化經營的種養業,并首次提及了“家庭農場”的概念。預計未來在一些地區,城市資本和新精英群體將持續介入鄉村空間改造。例如,北京朝陽區何各莊村村集體自20世紀90年代開始持續與村民簽訂宅基地流轉合同,流轉后的宅基地由村集體統一管理,并出租給一些有升值價值的城市投資者。至今在何各莊村里,一半宅基地上仍保留普通農房,是典型的北方普通村落面貌,而在另一半已經出租的宅基地上建設了私立學校、西餐廳、藝術館、創意產業園等城市高端產業。北京豐臺區王佐鎮則依托境內的青龍湖景區成功舉辦了世界種子大會,并開始引入五星級酒店等高端城市服務設施。
3.“互聯網+”對鄉村地區的影響力迅速增強
淘寶村助推村鎮手工業和小型制造業新發展。近幾年來,農村電子商務產業迅速發展。根據阿里研究院的定義,淘寶村是指活躍網店數量達到當地家庭戶數10%以上、電子商務年交易額達到1000萬元以上的村莊。2014年,全國共有淘寶村211個,比2013年增長了10.5倍,并出現了19個淘寶鎮(擁有3個及以上淘寶村的鄉鎮街道)。淘寶村主要出現在我國東部和中部村鎮地區,地區經濟發展水平中等,主要經營方向為小手工業和小型制造業等利潤不高的行業。在電子商務平臺的支持下,這些產業從生產到銷售的中間環節成本被大幅壓縮,促使其迅速發展。
電子商務平臺支持現代農業發展。除了小型手工制造業外,農產品銷售也開始廣泛借助電子商務平臺,并和都市休閑農業結合,形成了類似“都市農莊”的新型鄉村空間。農產品流通環節損耗極大一直是制約我國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問題,依托互聯網能夠實現農產品的原產地直銷,有助于克服傳統流通模式中流通環節繁瑣、效率低下、損耗嚴重等缺點,讓農村生產者跨越中間商的重重阻隔,得以直接面對消費市場。近幾年來,國內的一些特色農產品和特色手工業品生產基地依托電商平臺實現了“突圍”。2015年,商務部發布了《“互聯網+流通”行動計劃》,計劃在全國培育200個電子商務先進農村綜合示范縣。但是,農村內置金融體系改革不完善、社會文化結構、基本消費觀念、信息流通方式、信用體系建構等問題仍將成為制約農村電子商務平臺發展的重大壁壘。
互聯網銷售體系進入農村終端市場。2014年10月,阿里巴巴提出“千村萬縣”計劃,在3~5年內投資100億元,建立1000個縣級運營中心和10萬個村級服務站?!扒Т迦f縣”計劃包含“網貨下鄉”和“農產品進城”的雙向流通功能。從長遠來看,服務于農民網絡購物的電商體系必將在一定程度上改變農村的基本商貿服務網絡。
4. 后工業文明時代對村鎮特色化發展的要求
增加結合國際已有經驗,當一國處于休閑文化、消費文化興起階段,就開始進入小城鎮特色化發展時期。在這一時期區域差距逐步縮小,人口趨于在都市區內部或都市區之間流動,從而為小城鎮的發展提供了人口和各種經濟要素乃至人力資本的支撐。我國發達地區開始進入初期階段,小城鎮的第二產業的專業化、三產服務業的特色化逐漸成為支持小城鎮發展的核心競爭力。初步統計,在珠江三角洲的建制鎮中,以產業集聚為特征的專業鎮已達到1/4。山東省壽光市的小城鎮和農村通過一/二/三產業的聯動,創新出一條面向大中城市蔬菜消費市場的農業縱向一體化發展道路,并取得巨大成功。2016年至今,“特色小鎮”建設成為多方關注的焦點,恰恰對這一趨勢做了最好的注解 [6]。
(二)鄉村空間格局變化
1. 原有傳統產業支持的增長中心的衰落與空間重構
目前,我國鄉村地區的非農產業仍然以傳統產業為主,隨著我國產業轉型的步伐逐漸加快,一部分得益于傳統產業支持的鄉村制造業基地出現衰落態勢,其中以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部分地區尤為突出 [7]。在一些制造業發達的村鎮地區,原有零碎分布的小型制造企業逐漸被已經發展起來的較大企業兼并或者擠垮,遍地開花的工業園開始縮減,企業在市場力量的作用下,開始自覺尋求適度集聚。而在區位條件較好、獲得產業轉移的中西部地區,由于在一定時期內勞動力外流的趨勢很難迅速扭轉,當地勞動密集型企業招工難,并促使其生產部分向一般鎮和中心村分解,帶來村鎮空間體系的扁平化。這兩種態勢的疊加,一方面使經濟發達村鎮地區的內部差異拉大,使得最具有產業競爭力的村鎮地區空間建設進一步強化,并從中誕生出一批小城市;另一方面使經濟中等發達和欠發達地區的村鎮自下而上的產業發展水平提升,并和東部一般地區的差異縮小。
2. 電子商務產業發展將使得東、中、西部村鎮發展水平進一步拉大
在宏觀尺度上,不同區域間的農村發展水平差異將被強化而非削弱。在我國,區域差異起因于自然稟賦和區位條件,并因為“馬太效應”而導致經濟、制度效率等其他要素水平差距不斷拉大。從現實情況來看,不同區域版塊間的農村發展水平差異遠大于城市。雖然互聯網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縮短時空距離、淡化區位差異,但是不同區域間在經濟發展水平、科學技術水平、社會文化狀況、制度效率水平等方面的差異,因為高效透明的信息技術而愈發凸顯。根據阿里研究院的《中國淘寶村研究報告(2014)》中的相關數據,東部地區的淘寶村數量具有壓倒性的優勢。
3. 新業態助推突破原有村鎮體系的新增長點
出現近幾年,電子商務進入農業領域和村鎮非農生產領域,大規模城市資本進入休閑農業、現代農業領域?;ヂ摼W提供了更加開放和扁平化的信息平臺,并支持市場的進一步細分化、個性化、多樣化,從而對傳統優勢城市和規模經濟提出了挑戰,并使得一些原本相對偏遠、并非本地經濟增長中心的小村子,突破原有村鎮體系格局,獲得快速成長。從長遠來看,小城鎮和鄉村的某種獨特魅力或者是某類特色產業,都可能被互聯網強化和放大。然而互聯網技術目前還不足以覆蓋人的所有復雜需求,教育、醫療等核心公共服務的供給水平仍然和現有空間結構緊密關聯,因此在一定時期內,雖然一些村鎮可能因為互聯網技術而成為新的空間增長點,但是不可能對縣域原有的核心結構造成顛覆性的影響。
4. 基于互聯網時代的新集聚需求和對集聚依賴度的下降
目前,農村電商體系尚處于起步階段,但已經開始逐步改變農村基本商貿服務格局。以阿里集團的“千村萬縣”計劃為例,按其計劃建設的“10萬個村級服務站”計算,其約能覆蓋我國自然村總數的3.7%,如果一個村級服務站能夠覆蓋周邊4~5個村莊的話,將有12%~18%的村莊可能獲得相關服務。未來,隨著服務網絡的擴大,遠程教育和遠程醫療等更重要的服務類型也可能依托這一網絡而獲得推廣,并有助于破解我國山區、深丘陵地區以及西部人口低密度地區的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供給難題?!盎ヂ摼W+”很可能對當前的人口異地城鎮化浪潮產生逆向拉動作用。在村鎮體系內部,原本以基本公共服務供給為核心的人口引導方式很可能讓位給以互聯網和線下服務基站為核心的人口引導方式。這既可能推動村鎮空間內部新的集聚需求,也可能導致基層村鎮居民點對集聚依賴度的下降。
5. 對村鎮風貌特色塑造和文化保護要求不斷提高
村鎮空間的特色化是推動自身產業發展、增加吸引力的重要手段。隨著村鎮產業轉型的加快,對村鎮風貌特色塑造和文化保護的要求將不斷增加?!扒ф傄幻?、千村一面”的問題越來越受到重視。基于鄉村自身的地域文化特色和成長肌理,更加尊重自然和歷史脈絡的空間構成方式將是未來必然的發展趨勢。陜西袁家村距離西安市車程1 h左右,交通不算便捷,在20世紀70年代是當地有名的貧困村。禮泉縣歷史文化積淀深厚,該村相比周邊村落而言也并非歷史文化特色最為突出的村落。2000年以來,袁家村強化自身在鄉土文化、民俗文化方面的標識性,以關中美食和鄉土生活體驗為突破口發展休閑旅游產業,獲得了極大的成功,村落人口從100余人增加到3000人,村落原住戶年均收入超過20萬元。
四、基本公共服務供給將成為基層村鎮建設重點
(一)村鎮地區公共服務均等化,是當前村鎮規劃
與管理的核心責任之一改革開放后,我國城鄉公共服務水平差距不斷拉大,相比城市而言,農村社會事業的落后(上不起學和看不起病)問題尤為突出,并成為制約鄉村社會持續良性運轉的極大障礙。因此,繼續推動村鎮地區公共服務均等化是現階段中國政府的重要責任,也是中國經濟社會實現良性發展的必要舉措。近年來,伴隨著經濟改革步入“深水區”,社會矛盾積累進入集中爆發期,并呈現局部“量變到質變”、群體性事件高位運行的時代特征。鄉村地區的小學、幼兒園惡性事件頻發,醫療糾紛升級,對維持農村社會穩定運行造成了不良影響。提高農村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有助于增加農村社會共識,重塑社會凝聚力,促進農村社會良性發展。此外,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也有助于改善預期、釋放需求,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供更加強勁持久的內需動力。
(二)農村公共服務需求不斷提升,并影響村鎮空間格局整合重構
我國當前進入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重點突破階段,當前人口的區域流動和城鄉流動尚未完全結束。未來農村公共服務供給將發生三個方面的轉變:一是異地公共服務共享成為大勢所趨;二是公共服務將從供給驅動轉為需求主導;三是公共服務的需求內容與層次將日益多元化且不斷動態調整。農村公共服務供給需求調整趨勢直接影響上千億政府投資,必須審慎以對。政府及社會組織應當做充分的需求調研與分析,并設定好需求表達后的決策機制設計,讓不同地區的農村公共服務供給真正體現需求者的不同偏好。
1. 區域協同發展訴求增強
當前,傳統的單純按照行政等級構建城鄉公共服務體系,以行政邊界為依據來劃定公共服務范圍的發展思路的局限性日益顯著。未來,立足于城鄉互動、城鄉統籌和區域協同的公共服務資源配置思路是大勢所趨。隨著城鄉交通便捷度的不斷提高、普通鄉村居民經濟條件的整體改善和鄉村常駐人口的不斷縮減,一些村莊基本公共服務設施的服務水平無法滿足村民的基本需求。在一些經濟和交通發達地區,市域時空距離緊湊,農村對教育資源和醫療衛生等公共服務的供給需求不斷提升,鄉村地區對原本鎮(鄉)一級服務提供的訴求不局限在村鎮內部,可以簡化為由中心城區的市級公共服務中心來提供。
2. 異地服務共享機制需求增強
我國正處于人口大規模、跨區域性流動時期。2011年全國流動人口達2.3億,其中80 %左右為城鄉流動,人口規模約為1.85億人。到2013年,全國流動人口達2.39億人,城鄉流動規模接近1.9億人。從當前趨勢看,人口仍將主要從中西部地區向東部沿海地區集聚,尤其是以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為代表的城鎮密集地區。為此,盡快建立異地公共服務共享機制是當前城鄉公共服務供給的大勢所趨。后續如何進一步優化人口流入地的鄉村公共服務設施配置模式和流出地的公共服務資金轉移方式是急需解決的重點與難點問題。
3. 公共服務供給驅動向需求驅動轉變
隨著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當前城鄉公共服務已經開始從自上而下的供給驅動轉向自下而上的需求表達,從固定性、最低保障轉向豐富多元和動態調整。一方面,未來社會各階層對公共服務的訴求通路將不斷完善,公共服務對象表達需求的途徑也呈現多元化趨勢,包括成熟的網絡化和電子化環境;另一方面,未來公共服務供給將從單一政府主導模式轉為政府主導、民間力量與資本廣泛參與的多元化的公共服務供給機制。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工程科學》2019年第2期 (有刪減)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