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疫情沖擊和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面對我國經濟社會面臨著的多方面挑戰,如何以改革應對變局開拓新局,如何推進關鍵性基礎性重大改革的突破,如何應對挑戰并贏得國際合作競爭新優勢?7月17日下午,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邀請國內高層次專家學者舉行了在線改革形勢分析會。會議由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教授主持,與會專家圍繞要素市場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服務業市場化改革等議題開展討論交流,積極建言獻策。以下為專家發言實錄。
謝謝遲院長!尊敬的彭主任、宋主任、王主任和各位專家、各位來賓好,今天這個會議主題很好,以改革應對變局開拓新局。當前全球疫情呈現持續上升特征,世界經濟衰退的影響仍在持續發酵。雖然國內疫情已經基本阻斷本地傳播,但疫情對經濟的沖擊仍然需要一個消化過程。在此背景下,需要城鄉攜手,融合協同,共度時艱。從長遠上看,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制度保障,需要協調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和新型城鎮化戰略。從近年來的理論和政策研究以及實踐來看,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推進鄉村振興,需要科學把握5個關鍵詞。
第一個關鍵詞是“國家戰略”。不僅推進新型城鎮化是國家戰略,鄉村振興也是國家戰略。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鄉村振興戰略是與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等并列的7大戰略之一,也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6大主要任務之一。2018年9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8次集體學習時強調,鄉村振興戰略是關系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全局性歷史性任務,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總抓手,要“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因此,要從國家戰略、全局性任務的高度準確把握鄉村振興,不能把鄉村振興簡單理解為鄉村作為地域綜合體意義上的振興。當然,這部分振興在鄉村振興中很重要,但如果簡單地從鄉村作為地域綜合體角度來理解鄉村振興,就容易低估鄉村振興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也會壓縮鄉村振興的選擇空間,難以體現城鄉融合思想,不利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比如說,怎么讓1億多進城農業轉移人口有序落戶、融入城市,這幾年這方面的政策很多,也越來越開放。但關鍵是怎么解決“政策好、落實難”的問題。這里面涉及到進城農業轉移人口的居住問題、子女入學問題、城鄉社保對接和相關權益與老市民一體化的問題,需要實實在在的實施機制。城市這么高的房價,怎么讓農民工在城市落戶由愿景轉變為風景?能否推進類似城市公租房等制度創新,探索推進農民工融入城市的路徑?在那么多進城農民工難以在城市有效落戶的背景下,今后推進農業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和就地就近城鎮化的制度創新也應該提速。
第二個關鍵詞是“規劃引導”。近年來強調完善宏觀調控體系時,都特別強調發揮國家發展規劃的戰略導向作用。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以城市群為主體構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城鎮體系,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對多數地方來說,現代化都市圈“以城市群為主體構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城鎮體系”的現實落地形態,也是培育區域競爭新優勢的空間平臺。推進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協調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和新型城鎮化戰略,都需要培育發展現代化都市圈,并在都市圈內做好“中心化提升、網絡化發展”的文章,將推進都市圈核心城市集約型緊湊式發展和打造梯級增長節點(中小城市、縣城、中心鎮和特色小鎮)、培育區域城鎮體系對廣域鄉村的輻射帶動能力結合起來。以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為突破口釋放農業農村活力,也要注意以縣城、中心鎮、特色小鎮等為重點,引導其與都市圈核心城市、中小城市有序分工、特色錯位發展和網絡協同,培育區域城鎮體系與廣域鄉村的融合互補關系。顯然,要做到這一點,需要相關體制機制改革及時跟進。比如,怎么通過有效改革,引導城市大企業更好地帶動鄉村中小微企業發展,培育城鄉產業鏈關聯;鼓勵城市企業與鄉村企業聯手打造城鄉產業協同發展平臺、城鄉產業融合綜合體。鼓勵城市服務業引領帶動農村服務業發展,通過農村服務業引領帶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形成城鄉產業融合帶動城鄉融合新格局。但是,優化區域城鎮體系規劃布局,發揮其對推進城鄉融合相關改革的引導作用也是重要的。
第三個關鍵詞是“公平競爭”。按照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要求,完善公平競爭制度,解決城鄉企業競爭地位不平等、“三農”權利被邊緣化的問題。有些政策創新看起來普惠,但很難惠及農業農村農民。如隱含對鄉村企業的歧視性技術標準、行政許可,甚至不自覺利用行政權力制造市場壁壘。在許多地方,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從表面上看對城鄉企業一視同仁。但具體實施時,農村企業往往“可望不可即”,很難享受支持政策的陽光雨露。甚至當前許多地方實行的部分消費券政策,按其標準,農民和農村企業能夠享受其實惠的比例明顯低于城市。美國在通過新市場稅收減免計劃支持低收入社區發展時,最初幾年發現農業農村企業很少從中獲益。為解決這一問題,后來在完善相關政策時規定必須有20%的資金支持農村低收入社區。通過這種定比支持措施,很快帶動對農村低收入地區的投資,增加了其就業和發展機會。我國在完善城鄉融合或鄉村發展支持措施時,也可借鑒這種經驗。健全城鄉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還要注意破除妨礙城市產業、企業、人才、要素進入農業農村的體制機制障礙。如考慮到農村總體生產生活條件差、公共服務可獲性差,對于城市人才下鄉可否在現行人才使用制度上適當突破。這也有利于更好地體現支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方向。
第四個關鍵詞是“突出改革實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的中央深改委第十四次會議也強調這一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也好,構建城鄉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也罷,這幾年提出的改革思路都很好,但關鍵是要能落地生根。少些口號,多些務實。比如,我們將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方針。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在干部配備上優先考慮,在要素配置上優先滿足,在資金投入上優先保障,在公共服務上優先安排。但是,怎么樣讓這些“優先”真正落地?這幾年許多涉及農業農村的政策文件都強調優先保障鄉村新業態用地,但在許多地方面臨工業企業的用地競爭,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或鄉村新業態用地照樣會落空,這怎么體現“突出改革實效”,怎么體現“優先保障”?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考慮到農村交通、信息等條件加大企業經營成本,今后能否在農村的大企業可以享受國家支持中小企業的優惠政策?如果可以,有利于鼓勵社會資本在農村投資興業、創新創業,有利于通過支持鄉村企業發展帶動鄉村人氣增加,帶動城市人才、人口下鄉。參照國際經驗,今后在具備特定條件的地區,能否結合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允許甚至鼓勵達到一定條件的城鎮居民到農村購買二套房,借此帶動城市人口、人才下鄉和資金等要素下鄉。今后隨著農村交通條件、信息聯系的改善,在部分地區將有越來越多的人口在城市工作、在農村居住。因此結合深化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進一步探索宅基地“三權分置”,讓具備一定條件的城市居民可以到農村購買二套房,應該加快這方面的探索。
第五個關鍵詞是“底線思維”。中央深改委第十四次會議強調,深化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要堅決守住土地公有制性質不改變、耕地紅線不突破、農民利益不受損這三條底線,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農民權益。這實際上就是一種底線思維。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禁止破壞農村資源環境等行為,強化“三農”政策的兜底和“?;尽弊饔谩?/p>
作者系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產業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改院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