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吳才喚:如何接續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 作者:吳才喚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0-08-13 錄入:王惠敏 ]

  3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指出,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要接續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那么,如何銜接?如何推動減貧戰略和工作體系向鄉村振興戰略平穩轉型?

  我們要按照總書記指出的“兩個有利于”的原則來研究對策,進行政策設計。總書記強調,做好有效銜接,要針對主要矛盾的變化,理清工作思路,運用統籌規劃、長短結合、標本兼治的方法機制。總的要有利于激發欠發達地區和農村低收入人口發展的內生動力,有利于實施精準幫扶,促進逐步實現共同富裕。脫貧摘帽后的主要矛盾和任務逐步轉化到防止“返貧”“致貧”、穩固脫貧成果、實現鄉村長期振興上來。因此,我們既要統籌政策規劃設計,又要協調各部門共同發力;既要注重脫貧摘帽的硬性要求,又要考慮鄉村振興的長期規劃;既要治標,更要治本,真正推進實現“以人為中心”的鄉村振興。

  一、脫貧摘帽后鄉村面臨的突出問題:

  (1)“空巢”帶來鄉村振興內生動力嚴重不足。

  “空巢”是制約鄉村發展的突出問題,“人氣”不足、人才缺乏是鄉村振興面臨的最大“瓶頸”,人才問題也是建設美麗鄉村的根本性問題。目前,鄉村特別是貧困地區,“空巢”現象很嚴重。有些貧困縣有三分之二的人口在外務工。青壯年勞力尤其是80、90后基本外出“打工”,留守鄉村的基本是“386160部隊”(婦女、兒童、老人)。

  從數據上看,2018年我國農村人口5.6401億,農民工2.8836億,占農村總人口的51%。在鄉內就地就近就業的本地農民工1.1570億,到鄉外就業的外出農民工1.7266億。在外出農民工中,進城農民工1.3506億。在鄉內就業的本地農民工僅占農村總人口的20%。另外,2019年貧困人口中到鄉外就業的外出農民工有2729萬。

  農民工是鄉村振興的內生力量,是“造血”鄉村的生力軍。然而大量農民外出“打工”導致建設鄉村的本土人才嚴重不足,缺乏鄉村發展的內生動力,也使得鄉村缺乏生活、消費活力,從而影響鄉村經濟的良性循環發展。長此下去,會嚴重影響鄉村振興的發展“后勁”。

  (2)“返貧”“致貧”風險依然存在。

  近幾年,雖然我國脫貧摘帽后返貧人口逐年減少,但如果不采取切實措施,脫貧人口“返貧”、邊緣人口“致貧”的風險依然存在。總書記在講話中指出,根據各地初步摸底,在目前已脫貧人口中,有近200萬人存在“返貧”風險,邊緣人口中還有近300萬人存在“致貧”風險。“返貧”“致貧”的原因很多,有重病、傷殘、自然災害等因素,今年還加上疫情因素;有資金不足、技術缺乏因素;還有被動“要我脫貧”、收入來源單一、政策性收入占比過高等因素。另外,在2019年全國建檔立卡貧困戶中,有2729萬勞動力外出務工,占比三分之二,外出務工收入占家庭收入的三分之二左右。一旦“失業”,這些家庭可能會重新“返貧”“致貧”,成為脫貧摘帽的一個不確定因素,對于長期的鄉村振興極為不利。

  (3)扶貧資金不合理使用現象嚴重。

  這幾年,政府投入大量財政資金進行扶貧。在運用扶貧資金過程中,除了虛報冒領、擠占挪用、違規招投標、盲目決策導致資金大量浪費、精準扶貧貫徹落實不到位等違法犯罪問題外,還存在許多不合理使用現象,存在不敢用、不會用、胡亂用問題,“為用而用”。比如,本來“戶貸企用”的政策設計初衷很好,既解決農業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又讓貧困戶獲得一定收益。但在實踐過程中,往往事與愿違。所得資金并沒有很好用于鄉村振興中的急難問題。

  二、接續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對策:

  1.在“引鳳還巢”基礎上,積極推進脫貧縣、鄉(鎮)“以人為中心”的新型小城鎮建設。

  2019年城鎮常住人口8.4843億,占總人口比重(城鎮化率)為60.60%,事實上已提前一年完成《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8-2020)》確立的到今年實現60%城鎮化率的目標。從2015年到2019年,我國城鎮化率提高的幅度逐漸放緩,提高的百分點分別為1.33、1.25、1.17、1.06、1.02。城鎮化從量的發展步入到質的提高的新階段。

  目前,貧困地區的城鎮化率并不高。為鞏固脫貧成果、從根本上培育鄉村內生發展動力,應以設計新一輪城鎮化規劃為契機,在充分考慮鄉村特別是貧困地區鄉村特點、特色的基礎上,加快構建已脫貧縣、鄉(鎮)城鎮建設框架,逐步推動脫貧縣、鄉(鎮)新型城鎮化發展。

  第一,要注重“以人為中心”。貧困縣、鄉(鎮)的城鎮化不同于一般的城鎮化,也不同于城市化。不能走“拆遷-建房-空置”的老路,應該重心前移,以“鄉情”為紐帶動員外出務工人員“還巢”,并以“主人翁”的角色積極參與到“家鄉”建設中來,讓鄉村重新煥發生機和活力。

  雖然目前有91.8萬縣級以上黨政機關和國有企事業單位干部在貧困村和軟弱渙散村擔任第一書記或駐村干部,但畢竟這只是暫時、短期的行為。要使鄉村獲得長足發展,必須要靠具有“鄉音鄉愁”的“內生”人才。外出務工人員長期在外打拼、見多識廣、頭腦靈活、經驗豐富,又擁有一門或多門技術,有的還具有豐富的管理經驗。如果“回流”,他們更加“懂得”鄉村、更能扎根鄉村。

  第二,從現實看,“引鳳還巢”時機成熟。一是,鄉村人才“回流”的內因正在形成,鄉村正值“引鳳還巢”的重要契機。2018年,在鄉內就地就近就業的本地農民工1.1570億,比上年增長0.9%;到鄉外就業的外出農民工1.7266億,比上年增長0.5%。在外出農民工中,進城就業1.3506億,比上年下降1.5%。這表明農民外出務工的意愿和需求在下降。另外在鄉內就業增幅多于在鄉外就業,不進城增幅高于進城增幅,說明城市對新生代農民的吸引力也在下降。另外,從年齡結構上看,80后、90后新生代農民工已成為進城務工的主力。2018年80后、90后農民工占全國農民工總量的51.5%,而且比上年提高1.0個百分點。二是,新生代農民工一般都會在戶口所在地縣城購置房產。事實上,在進城務工人員中,只有極少數在“打工”所在城市買房,但他們尤其是新生代農民工一般都會在戶口所在縣城買房。這就為外出務工人才回流提供了客觀條件和物質基礎。因此,在目前外出務工受阻的情況下,應該順勢而為、出臺政策,積極吸納在疫情中表現突出的人才充實鄉村建設隊伍。

  2.積極發展售賣農畜牧產品的電商產業,切實解決農畜牧產品滯銷、賣難問題。

  農畜牧產品“賣難”一直是影響農民增收的突出問題,也是實現鄉村振興的瓶頸問題。應結合外出農民工,特別是80、90后新生代農民工熟悉互聯網、計算機并樂于應用的特點,發揮他們“見多識廣”和人脈優勢,大力發展鄉村電商產業、拓展銷售渠道。一方面可以“借力發力”,連通鄉村經濟的“產業鏈”,搞活鄉村生產、生活和消費市場;另一方面讓外出農民工逐步找到“回鄉”的價值,找回在城里未必能體會到的歸屬感和榮譽感,從而為實施“引鳳還巢”工程鋪路。其實,這幾年國家出了實招。2018、2019年連續兩年共舉辦十期農業農村電子商務專題培訓班,共培訓學員1031人。根據跟蹤調查,其中466名學員2019年電商經營總額達17.7億元,帶動貧困戶6.88萬戶。應出臺相應政策,把外出農民工納入培訓范疇,增長他們的專業技能,吸引他們返鄉創業就業。

  3.開展適宜鄉村特點的網上教育,緩解貧困地區“上學不便”問題。

  鄉村文化振興的關鍵在于立德樹人,而立德樹人的基礎是發展鄉村教育。鄉村教育包括兩部分,一是針對留守兒童的義務教育和幼兒教育;二是針對提升農民素質的繼續教育和成人教育。另外包括兩個層次,一是以促進農業生產為目的的技能教育,二是培育農民文化品位的素質教育。而當前應注重的是留守兒童的義務教育和新型職業農民的技能教育。

  鄉村教師缺乏是鄉村教育的突出問題。據統計,2018年全國中小學及幼兒鄉村教師290多萬,約占同學段教師總量1131萬的1/4。這個比例在貧困地區更少。因此,貧困地區的留守兒童失學、輟學嚴重。貧困地區教育的另一個突出問題是交通不便,導致許多貧困學生起早貪黑、翻山越嶺去上學。為了上幼兒園,云南文山州西疇縣一對父女每天早上六點起床、打著手電上學。這嚴重阻礙了鄉村教育事業的發展,影響了鄉村振興的“后勁”和未來。另一方面,目前深度貧困地區貧困村通寬帶比例已經達到98%。因此,從某種程度上說,鄉村具備了發展適宜鄉村特色的網上教育、線上教育的時機和條件。

  在計算機等硬件設備上,一方面動員相關企業捐贈、定點幫扶;另一方面,鼓勵城市個人捐贈、“反哺”農村。在城市,特別是大城市,每年企事業和家庭有很多棄用的計算機設備,一方面造成了巨大的資源浪費,另一方面也給回收處理帶來了難題。在教育資源上,鼓勵相關企業特別是“龍頭”網校企業履行社會責任,開發適宜鄉村特色課程,開展免費送“網課”下鄉行動。作為線下課堂的補充,網上教育主要解決貧困地區“上學不便”和發揮拓寬視野、增長見識作用。

  4.開展以美麗鄉村為背景的網上直播,大力發展鄉村“云”旅游業。

  大多數貧困地區自然人文景觀和旅游資源富集。除了推進傳統“現場”旅游之外,要充分運用“非接觸式經濟”形態優勢,應用網上直播平臺,大力發展“云”旅游業。特別是自然條件差、交通不便的“三區三州”更是如此。一方面充分調動外出農民工積極性參與宣傳,另一方面動員大型直播平臺參與設計,形成與傳統旅游互為補充、互相映襯,“兩條腿走路”的格局。今年1月4日,中央電視臺《新聞調查》的《鄉村網紅青年》節目中描述了兩位青年農民——漁民阿烽和山村“雞司令”尚育康的例子就很有借鑒意義。

  5.加大宣傳力度,出臺相應政策,打好“引鳳還巢”的組合拳。

  中央高度重視鄉村人才振興,多向發力、多措并舉解決鄉村人才難引進、留不住的問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提出了到2020年要實現“農村對人才吸引力逐步增強”的目標。圍繞這個目標,《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提出“要建立健全激勵機制,研究制定完善相關政策措施和管理辦法,鼓勵社會人才投身鄉村建設”,并提出要“以鄉情鄉愁為紐帶,引導和支持企業家、黨政干部、專家學者、醫生教師、規劃師、建筑師、律師、技能人才等,通過下鄉擔任志愿者、投資興業、行醫辦學、捐資捐物、法律服務等方式服務鄉村振興事業,允許符合要求的公職人員回鄉任職”。《國務院關于促進鄉村產業振興的指導意見》提出,要實施鄉村就業創業促進行動,引導農民工、大中專畢業生、退役軍人、科技人員等返鄉入鄉人員和“田秀才”、“土專家”、“鄉創客”創新創業。

  另外,去年4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于鼓勵引導人才向艱苦邊遠地區和基層一線流動的意見》。《求是》2019年第24期以“仲組軒”的名義、以《讓更多人才到艱苦邊遠地區和基層一線建功立業》的題目發文,從落實《意見》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發揮集聚效應、搭建干事創業平臺;完善人才政策、暢通流動渠道;健全幫扶機制、增強發展動力和加強組織保障、確保落地落實等五個方面進行了引才進鄉的全面闡述。今年中央1號文件強調要推進人才下鄉。指出要“培養更多知農愛農、扎根鄉村的人才”“暢通各類人才下鄉渠道”,要“抓緊出臺推進鄉村人才振興的意見”,繼續吹響鄉村人才振興的前進號角。當前,一方面,國家應結合打贏脫貧攻堅戰的目標任務,進一步細化措施;另一方面,各地應結合實際、進行制度創新、細化出臺地方政策,共同構建國家、省、市、縣、鄉(鎮)、村關于“引鳳還巢”的政策框架,促進人才返鄉就業創業。

  作者系中共上海市委黨校圖書館副館長,上海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東方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第二页 |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制服丝袜 | 亚洲色久悠悠a∨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精品99 | 亚洲国产理夜论片大全 | 先锋资源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中文在线无线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