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張帆: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 作者:張帆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0-08-14 錄入:王惠敏 ]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強調,要針對主要矛盾的變化,理清工作思路,推動減貧戰略和工作體系平穩轉型,統籌納入鄉村振興戰略,建立長短結合、標本兼治的體制機制。對當前打贏脫貧攻堅戰提出作戰任務,又放眼長遠為全面脫貧后的工作提出奮斗目標,為接續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當前正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運行期、也是脫貧攻堅的決勝期與攻堅期。為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傳遞好“交接棒”,做好接力跑的“沖刺交棒”與“起步接棒”,直接關系到“三農”領域的穩定、全面小康的成色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進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解決好“三農”問題的重要保障,脫貧攻堅戰則是鄉村振興戰略有效實施和推進的基石。習近平總書記始終強調“沒有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就沒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好這場硬仗,必須聚焦“三農”推進“三扶”,激發貧困人口內生動力,增強造血功能、增強發展能力,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統籌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要以提升人居環境、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質量為價值取向。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對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補上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這既是對國家歷來做出聚焦補短板、增后勁重要政策舉措的一脈相承,又緊跟時代步伐、順應百姓呼聲,創造性地接續新時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做出的系統安排。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的建設質量影響著全面小康社會的成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城鄉差距大最直觀的是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差距大,要把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放在農村,加快推動公共服務下鄉。

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對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產生巨大的直接和間接效應,是推動農業農村發展的動力引擎。長久以來,幾代人為實現美好生活而不懈奮斗,鄉村公共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實現了長足發展,農村水電路氣房等基礎設施建設發生了空前變化,農村科教文衛體等公共服務質量也取得了喜人成果。但也要清醒地認識到,與廣大農民群眾的殷切期盼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要求相比,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發展仍然存在短板和不足。要結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繼續扎實推進農村“廁所革命”,深入開展村莊清潔行動,統籌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精準解決農村“行路難”“飲水難”“用電難”問題,加大農村公共服務供給,著力從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這一現階段農民最迫切需求、最易有明顯成效的事情入手,打牢基礎、補齊短板、破障除弊,解決民生堵點痛點,做好民心工程。

統籌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要以推動基層組織、鄉村治理和化解矛盾為根本保障。加強農村基層基礎工作,重點是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加強農村基層治理。要充分發揮黨組織領導作用,健全鄉村治理工作體系,推動社會治理和服務重心向基層下移,把更多資源下沉到鄉鎮和村,提高鄉村治理效能。聚焦圍繞農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加快補齊農村治理短板,進一步強化政府推動和農民主體作用,立足農民所需和經濟發展水平,充分發揮農民的積極性、主動性,激活鄉村治理主體中農民的利益訴求,強化鄉村治理中基層黨組織的組織領導力和村民自主參與度,著力構建“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現代鄉村治理體系,形成可持續發展的長效機制。同時,開展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推廣鄉村治理創新性典型案例經驗,搭建和完善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鄉村治理實踐路徑。

統籌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要以人才配備、科技支撐和現代農業賦能助力振興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沒有農業農村現代化,就沒有整個國家現代化。”當前,農業還是“四化同步”的短腿,農村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短板。發展農業農村現代化要堅持以服務“三農”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以培養智慧教育為根本,以科技人才為主體、以科技成果為紐帶,在推動鄉村振興發展、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中取得顯著成效。當前,要結合落實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精神,著眼長遠,抓好教育扶貧;持續推動人才下鄉,培養更多知農愛農、扎根鄉村的人才;強化科技支撐作用,加強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當務之急是要圍繞創新驅動發展,緊緊抓住鄉村振興戰略和脫貧攻堅戰的重要交匯期,進一步完善人才統籌培養使用制度體系、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和農業現代化政策環境建設,進一步發展壯大各類人才隊伍,把創新的賦能拓展到田間地頭。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鄉村振興是全面振興,要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統籌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讓廣大農民在全面脫貧、鄉村振興中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作者單位: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黑龍江日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日韩国产欧美另类综合 | 亚洲天码中字一区 | 日韩欧美中文久久精品人人爽 | 日本精品你懂的在线观看 | 午夜福利国产精品久久婷婷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