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韓俊:扎實做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

[ 作者:韓俊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0-10-09 錄入:王惠敏 ]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重要講話精神

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黨和國家事業全局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在我國“三農”發展進程中具有劃時代的里程碑意義。習近平總書記就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先后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批示指示,科學回答了為什么要振興鄉村、怎樣振興鄉村和如何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等一系列重大認識問題和實踐問題,為做好新時代“三農”工作、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重要講話精神,扎實推進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等全面振興,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一、堅持把解決好吃飯問題作為首要任務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們的飯碗應該主要裝中國糧。對于一個有著14億人口的大國來說,保障糧食安全是一個永恒課題。2019年,我國糧食產量達到13277億斤,實現歷史性的“十六連豐”,連續五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人均472公斤的糧食占有量遠高于人均400公斤的國際糧食安全線,稻谷和小麥兩大口糧自給率達到100%,現有庫存超過一年的正常消費量,國家糧食安全是有保障的。

  但也要看到,我國糧食安全的基礎還不牢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國內外形勢復雜變化,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強,保障糧食供求平衡的挑戰依舊很大。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越是面對風險挑戰,越要穩住農業,越要確保糧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要增強風險意識、憂患意識,堅持底線思維,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鞏固提升糧食生產能力,健全糧食安全制度體系,堅決制止耕地非農化,防止耕地非糧化,牢牢掌握國家糧食安全的主動權,端牢中華民族的“鐵飯碗”。

二、堅持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要求;鄉村振興是包括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的全面振興。要堅持鄉村振興一盤棋、一張藍圖繪到底,統籌推進鄉村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和黨的建設工作,推動“三農”全面協調發展。

產業興旺是重點。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產業興旺,是解決農村一切問題的前提。產業發展可以提供就業機會、拓寬農民增收渠道,是鄉村振興的物質基礎。當前,鄉村產業發展仍存在產業門類不寬、產業鏈條較短、要素活力不足和質量效益不高等問題。要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大力發展現代種養業,推進農產品就地加工轉化增值,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培育壯大鄉村現代服務業等新產業新業態,加快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把就業機會更多地留在農村,把產業增值收益更多地分享給農民。

生態宜居是關鍵。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生態宜居,是鄉村振興的內在要求。實現生態宜居的過程,就是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過程,就是人與自然在鄉村和諧共生的過程。要推進鄉村綠色發展,加強農村資源環境保護,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實現投入品減量化、生產清潔化、廢棄物資源化、產業模式生態化。要借鑒浙江“千村示范、萬村整治”經驗,立足當地經濟發展實際,切實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發揮農村生態資源優勢,推動鄉村自然資源加快增值,保護綠水青山和清新清凈的田園風光,不斷增加農業生態產品和服務供給,實現百姓富、生態美的統一。

鄉風文明是保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鄉風文明,是鄉村振興的緊迫任務。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腦袋”。要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堅持教育引導、實踐養成、制度保障三管齊下,采取符合農村特點的有效方式,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提升農民精神風貌。要挖掘和弘揚優秀傳統農耕文化,不斷賦予新的時代內涵。要大力推進鄉村移風易俗,下大力氣整治農村婚喪大操大辦、高額彩禮、鋪張浪費、厚葬薄養等陳規陋習,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煥發鄉風文明新氣象。

治理有效是基礎。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治理有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保障。當前,城鎮化快速發展,農村經濟社會結構正發生深刻變化,傳統鄉村治理模式難以適應新形勢新要求,治理成本不斷增加、治理難度不斷加大。要加強和創新鄉村治理,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科技支撐的現代鄉村社會治理體制,健全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既用好用活現代治理資源和治理方式,也充分發揮傳統德治要素在維系鄉村社會秩序方面的重要作用,以黨的領導統攬全局,以自治增活力,以法治強保障,以德治揚正氣,構建共建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善治之路,建設充滿活力、和諧有序的鄉村社會。

生活富裕是根本。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檢驗農村工作成效的一個重要尺度,就是看農民的錢袋子鼓起來沒有。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近年來農民收入持續快速增長,2019年我國城鄉居民收入比降到2.64∶1。今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沖擊,農民增收形勢較為嚴峻。要加快構建農民持續較快增收長效機制,通過繁榮鄉村經濟、組織農民外出務工經商、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等多種途徑增加農民收入,不斷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讓廣大農民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要針對上學難、看病難、行路難、環境臟亂差等農民群眾反映最突出的民生問題,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的重點放在農村,全面改善農村面貌,不斷增強廣大農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堅持深化農村改革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改革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法寶。要解放思想、逢山開路、遇河搭橋,破除體制機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藩籬,讓農村資源要素活化起來,讓廣大農民積極性和創造性迸發出來。深化新一輪農村改革,要以處理好農民和土地的關系為主線,以完善農村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為重點,加強改革系統集成,提高農村土地、資金、人才、技術等各類要素配置效率,激發農村內在活力。

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落實農村土地承包關系穩定并長久不變政策,在基本完成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基礎上,用好確權登記成果,穩步開展二輪承包到期后延包試點。深化承包地“三權分置”改革,把握好土地經營權流轉集中的度和節奏,積極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全面推開農村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完善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配套制度,穩妥慎重推進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在試點基礎上探索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三權分置”。

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人均一畝三分地、戶均不過十畝田”,是我國農業發展需要長期面對的基本現實。要加快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健全農業專業化社會化服務體系,突出抓好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兩類農業經營主體,推進農民合作社規范提升,把合作社辦得更加紅火,加快把符合條件的規模農業經營戶納入家庭農場范圍。提升小農戶經營組織化程度、改善小農戶的生產設施條件、提升小農戶抗風險能力,把小農戶引入現代農業發展軌道。

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全面推開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有序開展集體成員身份確認、集體資產折股量化、股份合作制改革、集體經濟組織登記賦碼等工作。鞏固清產核資成果,利用現代信息化手段,強化集體資產監督管理,切實維護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權益。推廣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改革經驗,壯大集體經濟,拓寬農民增收路徑。通過改革建立起符合市場經濟要求的農村集體經濟運營新機制,加快形成有效維護集體成員權益的治理機制。

健全農業支持保護制度。統籌兼顧適應世貿組織規則、保障國內產業發展和保護農民合理利益,按照增加總量、優化結構、創新方式、提高效能原則,創新完善農業支持保護政策體系,進一步強化綠色生態導向,切實提高農業支持保護政策精準性、指向性和實效性。進一步完善最低收購價政策,健全農業補貼制度,建立健全化解農業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的農業保險制度。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守住農村改革的底線,不管怎么改,都不能把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改垮了,不能把耕地改少了,不能把糧食生產能力改弱了,不能把農民利益損害了。要把穩方向,在事關農村重大制度安排和農民群眾切身利益問題上,不能搞“一刀切”,更不能搞“大躍進”,必須以民為本、尊重意愿,實事求是、因地制宜,依法依規、穩妥慎重,把握好各項工作的時度效,扎扎實實為民辦事、為民造福。

四、堅持加強和改善黨對“三農”工作的領導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辦好農村的事,實現鄉村振興,關鍵在黨。要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農村工作條例》,健全黨管農村工作的組織體系、制度體系和工作機制,將黨的領導的政治優勢轉化為抓鄉村振興的行動優勢,匯聚全黨全社會力量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牢固樹立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政策導向。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方針。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就是要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當前,一些地方存在著重城輕鄉的偏向,資源配置向城市傾斜,城市發展一馬當先,鄉村發展被甩在了后面。要把落實“四個優先”的要求,作為做好“三農”工作的頭等大事,同政績考核聯系到一起,層層落實責任。要在干部配備上優先考慮,建立健全“三農”工作干部隊伍培養、配備、管理、使用機制,把優秀干部配備到“三農”戰線,把精銳力量充實到農村一線,打造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農村工作隊伍。要在要素配置上優先滿足,破除阻礙要素自由流動、平等交換的體制機制壁壘,改變農村要素單向流出格局,引導和支持各類發展要素向農業農村流動。要在資金投入上優先保障,把農業農村作為財政優先保障領域和金融優先服務領域,公共財政更大力度向“三農”傾斜,縣域新增貸款主要用于支持鄉村振興,土地出讓收入更多用于支持鄉村建設,地方政府債券更大力度用于農業農村,鼓勵引導工商資本參與鄉村振興,盡快扭轉農業農村投資下滑勢頭,加快形成財政優先保障、金融重點傾斜、社會積極參與的鄉村振興多元投入格局。要在公共服務上優先安排,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標準統一、制度并軌。要完善頂層設計,瞄準關鍵性的改革事項,建立健全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體制機制,將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要求細化實化為可落實、能落地的政策舉措。

落實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責任。農村工作千頭萬緒,要實行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鄉抓落實的農村工作機制,落實黨政一把手是第一責任人、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的要求,把鄉村振興真正變成“一把手工程”,細化完善實施細則,確保黨在農村工作中始終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縣級是鄉村振興一線指揮部,縣委書記應當把主要精力放在農村工作上,當好鄉村振興一線總指揮。要發揮好黨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牽頭抓總、統籌協調作用,加強各級黨委農村工作部門建設。

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農村基層黨組織是黨在農村基層組織中的戰斗堡壘,是黨在農村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要把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擺在重要位置,貫徹落實好《中國共產黨農村基層組織工作條例》,抓實建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加強和改善農村基層黨組織對農村各類組織的領導,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在組織動員群眾、教育引導群眾、密切聯系群眾等方面的領導作用,把群眾緊密團結在黨的周圍,進一步鞏固黨在農村的群眾基礎。

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做好新時代農村工作,必須始終堅持從實際出發,尊重鄉村發展規律,尊重農民主體作用,分類指導、循序漸進,不搞強迫命令、不刮風。要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切實減輕基層負擔,真正把好事辦好、把實事辦實。

作者系中央農辦副主任、農業農村部副部長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黨建》雜志2020年第10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人成在线播放网站岛国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一级做片免费观看久久 | 在线观看免费日本 | 亚洲欧美日韩久久精品一区 | 日韩欧美永久中文字幕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