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周其森:堅定鄉村振興信心 匯聚鄉村振興力量

[ 作者:周其森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1-06-02 錄入:曹倩 ]

——我國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演進與發展

農村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是一項偉大的社會實踐活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慶祝建黨百年的重要時刻,回顧黨領導農民開展農村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歷史演進及其發展邏輯,對于進一步堅定廣大農民實現鄉村振興的信心,匯聚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強大精神動力,具有重大意義。

一、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歷史背景

原始社會的精神活動與生產力狀況相適應,以一種原始的方式存在于鄉村生產生活中。“昔葛天氏之樂,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闕:一曰載民,二曰玄鳥,三曰遂草木,四曰奮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建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總禽獸之極。”這個古老的歌謠反映的正是原始鄉村精神風貌。雖然中國農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是與生俱來的,是悠久的農業文化孕育的產物,但是作為具體社會制度條件下的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則是新中國改革開放的創舉。

改革開放初期,鄧小平同志就敏銳地提出,搞社會主義現代化,既要有高度的物質文明,又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精神文明建設的必要性和緊迫性日益顯現。鄧小平反復強調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觀點。這種高瞻遠矚的理論視野和頂層思維,推動全黨共識逐漸形成,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戰略位置逐漸確立。進行農村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符合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相適應的基本觀點,是針對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現實做出的正確選擇,是中華農業文明的歷史必然,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標志著農村改革的持續深入,為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勝利,開辟了精神動力源泉。

二、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基本脈絡和主要內容

從“五講四美”到“四有”、“五愛”新人培育,農村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起步和發展。1979年10月30日,鄧小平同志在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會上致祝詞,指出要在建設高度物質文明的同時,建設高度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1980年,中央有關部門組織開展了“文明禮貌月”活動,在全社會倡導“講文明、講禮貌、講衛生、講秩序、講道德”和“心靈美、語言美、行為美、環境美”,發出開展“五講四美”活動的倡議。1981年,中宣部、教育部等五部門聯合發出開展“五講四美”活動的通知。1982年5月28日,中央批轉了中宣部、團中央“文明禮貌月總結會議”紀要,發出了深入持久開展“五講四美”活動的號召。同年9月,黨的十二大召開,對于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精神文明建設進行了總結,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明確區分為“文化建設和思想建設兩個方面”。將建設高度精神文明確定為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戰略目標。

1986年9月28日,黨的十二屆六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指導方針的決議》,對精神文明建設作了全面規劃和部署。指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主要內容是: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愛祖國、愛人民、愛社會主義、愛科學、愛勞動的社會主義公民,提高中華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決議》強調:在廣大城鄉要積極開展移風易俗的活動,提倡文明健康科學的生活方式,克服社會風俗習慣中還存在的愚昧落后的東西。這就為農村開展精神文明建設活動指明了方向。

從開展“三個文明”創建到提高農民素質、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逐步深化提高。隨著全國性精神文明建設活動的逐步深入,黨對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領導不斷加強。1994年7月,中宣部、國務院辦公廳在河南林州召開全國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座談會,就市場經濟體制條件下開展農村精神文明建設進行研究。1995年10月20日,中辦、國辦轉發了農業部、中宣部《關于深入開展農村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活動的若干意見》,就加強農民的思想教育、開展文明家庭、文明村鎮、文明鄉鎮企業創建等工作進行部署。

1996年10月,黨的十四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若干重要問題的決議》,明確提出“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要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以誠實守信為重點”。對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行業等精神文明建設三大創建活動提出要求。把提高農民素質、奔小康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確定為文明村鎮創建的目標和主要內容。

1996年11月,中宣部在湖北武漢市召開全國農村精神文明座談會,推廣湖北省竹山縣“十星級文明戶”創建經驗。1998年11月,中宣部、中央文明辦在山東文登市召開全國農村精神文明座談會,推廣文登市為民辦實事、引導農民奔小康的經驗。2000年8月,中宣部、中央文明辦在遼寧省開原市召開會議,推廣開原市以城帶鄉、城鄉共建精神文明的經驗。2004年10月,中宣部、中央文明辦在海南省召開會議,推廣海南省生態文明村建設經驗。

從“鄉風文明”建設到新農村建設以人為本理念的凸顯,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實現縱深發展。2005年10月11日,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了“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標要求。2006年中央一號文件就此作出專門部署,鄉風文明列為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農村精神文明建設進入了新的階段。從這個文件發布到2011年,鄉風文明建設主要圍繞村容村貌、村風民俗、鄉村道德、生活方式、平安村莊、文化惠民六大內容開展,全國各地農村發生了顯著變化。這種變化不僅表現在村莊硬件的改善,更反映在農民素質的提高。尊重農民愿望,依靠農民智慧和力量,發展農民的素質,成為鄉風文明建設的關注點,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人是最活躍的因素,最關鍵的內容,最基本的前提”科學論斷的精神,凸顯了鄉風文明建設以人為本的理念。

從“美麗鄉村”建設到新時代文明實踐開展,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步入成熟階段。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持續推動以美麗鄉村建設為主題、以鄉風民風美、人居環境美、文化生活美為目標的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更加關注人的全面發展,更加注重思想道德建設。2017年4月,中央文明委印發《關于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指導意見》,強調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提升全民科學教育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將“健康素質”納入精神文明建設內容。2017年6月,中宣部、中央文明辦在山東淄博召開全國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經驗交流會議,現場參觀了淄博市淄川區“四德”建設經驗。

2018年初,中央宣傳部、中央文明辦批準,在山東等地開展新時代文明傳習中心(后改為實踐中心)建設試點。同年7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激發調動廣大農村群眾積極投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同年8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再次強調,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同年8月份,中辦印發《關于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2019年10月,中央文明委印發《關于深化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工作的實施方案》。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國共產黨宣傳工作條例》、《中國共產黨農村工作條例》、《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綱要》以及2019年、2020年、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等,都對新時代文明實踐提出明確要求。

三、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內在邏輯

如同一個人的成長一樣,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從起步到現在,正在發生著由低級到高級,由幼稚到成熟的深刻轉變。在方式上,由粗放式向精細化的轉變;在本質上,由行為引導向思想建設的轉變。這種發展變化趨勢將會隨著經濟社會發展的深入發展而日益清晰。

符合事物發展的基本規律。由小到大、由低級到高級,是自然界和社會事物發展的一般規律。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實踐活動,必然符合社會事物一般發展成長規律,遵循社會一般規律,也必然經歷醞釀、發生、發展、成熟這個一般過程,這也是人類社會發展歷史所證明了的基本規律。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作為現代人類社會的一個重要內容,其發展趨勢與方向,自然跟社會發展相一致,體現與社會發展相一致的特征。

符合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關系要求。過去四十年,與粗放式的經濟發展相適應的是精神文明建設的粗放式方式方法,即以人的行為引導為主而進行。這種方式在當時的條件下對人的行為文明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是,隨著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單純的行為引導式的精神文明建設方式就因為缺少思想文明建設基礎而顯得力不從心,如果因循守舊,就會因為與經濟發展的背離而導致效率低下。因此,適時地實現精神文明建設的創新和發展就成為一種必然。

符合精神文明建設的自身規律。人的思想成長猶如人的身體發育,有其自身規律,這就是“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根據所在。這個“樹人”是指一個社會思想文化的構建,一般要經過三代人的周期。三代人大概就是一百年左右的時間,人的世界觀的形成在三十歲左右,因此,古人有“三十而立”之說。一種社會意識形態的培育也是這樣。從時間和實踐上來看,我國農村精神文明建設都剛好進入了成熟期。

符合人的思想發展的特殊規律。與經濟、政治生活相比,人的思想建設往往表現出一定的滯后性。這是思想文化建設的特殊性。這就要求在不同的年齡段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這就像小孩子的成長一樣,孩童時期,在教育上以簡單的行為引導為主,隨著年齡的成長,就要有意識的加強思想性培育,教育方式就要相應的復雜,否則就會因為方法失當而導致叛逆。經濟發展越深入,思想文化建設越細致,如果仍然沿襲傳統的活動形式,勢必就會因主客觀不協調而導致效率低下。一些地方在精神文明建設中的簡單化、形式化的做法,引起群眾反感的事例,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我國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歷程和發展,充分證明了黨的百年歷史是黨領導人民不斷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歷史,是黨團結帶領人民群眾走向民族復興的歷史。黨不僅領導農民筑就了巍峨壯觀的物質文明豐碑,也領導農民筑起了輝煌燦爛的精神文明大廈。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全面建設現代化國家,實現鄉村全面振興的美好目標一定會如期實現!


(作者系山東社會科學院鄉村振興研究院院長,山東省委黨校中國農民思想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民日報》2021年5月26日)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日韩最热国产在线 | 日本亚洲欧美高清专区vr专区 | 伊人网在线观看动态图 | 中文а∨天堂在线 | 日本三级韩国三级韩三级 | 夜夜精品一区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