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農村金融的主力軍,全省農信系統堅定踐行服務“三農”的初心,加強和改進農村金融供給,為全省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貢獻農信更大的力量。
聚焦轉型升級,讓農業效益好起來。一是支持農業生產穩產增產。圍繞全省農業十大優勢產業生產布局,配合新一輪特色縣域經濟強縣工程,集中金融資源支持各縣域1-2個特色主導產業的發展,為糧食、蔬菜、畜禽等主要農牧產品穩產保供提供有力的金融保障。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加大對耕地復墾整治、高標準農田建設、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農業機械購置的中長期信貸支持,助推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提高。二是支持農業產業提質增效。圍繞“糧頭食尾”“農頭工尾”,大力發展農業供應鏈金融,使更多的產業鏈條、更多的就業崗位、更多的商業價值留在縣域、留給農民。重點支持一批國家級、省級農業產業龍頭企業把鏈條做深做廣,通過以點帶面打造“一縣一特”優質農產品品牌,助推湘字號農產品出湘出境。三是支持新型主體做大做強。著力加強對種養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金融扶持,開發推廣信用貸款、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農業設施抵押貸款、牲畜活體抵押貸款等特色產品,更好滿足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多層次多元化的金融需求,促進農業規模效應的提升。
聚焦綠色發展,讓農村環境美起來。一是推動綠色農業發展。把綠色環保作為評級授信的要素之一,對存在環保風險的客戶采取限制、壓縮或終止信貸支持等措施,開發綠色信貸產品,加大對設施農業、循環農業、節水農業、有機農業等生態友好型農業的金融支持力度。二是推動文旅產業發展。依托農村的特色自然景觀、歷史傳承、農耕文化、鄉風民俗等資源,重點支持觀光農業、鄉村旅游、健康養老、餐飲民宿、農村電商等農村低碳產業發展,加大對田園綜合體項目和鄉村旅游示范點的支持力度,促進打造一批特色突出、主題鮮明的鄉村文旅精品。三是推動美麗鄉村建設。加強對道路、電力、通信、飲水安全、垃圾污水處理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建設的資金供給,支持傳統村落和傳統民居的保護發展,推進“廁所革命”,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促進農村成為宜居宜業的樂土。
聚焦共同富裕,讓農民錢包鼓起來。一是鞏固拓展脫貧成果。貫徹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部署要求,繼續發揮小額信貸這一特色產品優勢,保持對脫貧農戶、邊緣農戶、返貧農戶等低收入農戶的金融優惠政策不變,對有能力、有條件、有擴大生產需求的給予更大支持,幫助農戶拓寬增收路子。二是支持集體經濟發展。制定金融服務村集體經濟組織發展的若干措施,結合深化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開展村集體經濟組織信用貸款、集體資產抵押貸款、集體資產收益權質押貸款、集體股權質押貸款等業務,促進集體經濟發展壯大,增加農民的集體收入。三是幫助提升致富能力。推廣“龍頭企業+農戶”“基地+農戶”“合作社+農戶”等產業化聯合模式,加強對農業專業化市場化服務組織的金融支持。結合新型職業農民培養規劃,為提升農民職業技能提供金融支持,促進農民更好地就業創業。支持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健全完善土地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農房財產權等抵押貸款業務,促進農民資產的盤活利用。
(作者系湖南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黨委書記;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湖南日報 2021年11月26日19版 奮進新征程 譜寫新篇章)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