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急管理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及時應對處置各類災害事故的重要職責,擔負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使命。基層應急是應急管理機構改革的后續篇,與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密切相關,直接關系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結合基層實踐,筆者認為,提高基層應急管理能力應做到“四個必須”。
必須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切實承擔起“促一方發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責任,把基層一線作為公共安全的主戰場,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傾。在疫情防控、防汛救災等急難險重的工作中,各基層黨組織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廣大黨員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帶領人民群眾披荊斬棘、共克時艱。我國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再次彰顯了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實踐證明,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只有堅持黨的領導,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以黨建引領貫穿基層應急管理工作,才能真正做到統一指揮、權責一致、聯防聯控、行動高效,進而推動基層應急管理工作落實落地,打通應急管理“最后一公里”,筑牢保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的“第一道防線”,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安全保障。
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中國共產黨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做好基層應急管理工作,就是要最廣泛地動員群眾力量,做到群防群控。目前,我國基層應急管理工作還存在薄弱環節,比如城鄉基礎設施抗災韌性不夠強,有的地區老舊基礎設施眾多,年久失修,安全隱患多,有的地區“預防為主、關口前移”的理念尚未真正樹立,個別群眾“等、靠、要”思想比較嚴重,主動、自覺的安全意識不夠。因此,只有以人民群眾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學會求解群眾利益的“方程式”,才能得出群策群力的“最大值”。具體而言,一是加快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統籌兼顧好各方面利益,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進一步完善公共服務體系。二是在基層應急管理中積極動員社會力量參與,建立志愿者信息庫,特別是發揮共青團和紅十字會作用,組建青年志愿者和紅十字志愿者應急救援隊伍,開展科普宣教和輔助救援工作。三是加大宣傳力度,充分運用各種現代傳播手段,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應急知識宣傳,不斷提高廣大群眾應急安全意識和識險避險能力。
必須建立完善工作制度。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健全風險防范化解機制,堅持從源頭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真正把問題解決在萌芽之時、成災之前。作為基層縣市,首先,明確預防與應急準備、監測與預警、應急處置與救援、恢復與重建等工作流程,做好預防與應急準備的標準化建設,完善預警信息通報和發布機制,制訂基層單位值班工作標準,各類應急預案編制、演練指南、應急避難場所建設指導意見、應急物資體系建設指導意見、應急救援隊伍管理辦法等,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預警、早處置。其次,建立健全基層應急物資儲備機制,整合應急管理、氣象、公安、水利、農業農村、交通運輸等有關單位資源,實現應急信息資源對接共享,形成應急管理“一張網”調度指揮信息保障體系。建立資源共享、調度補償等工作制度,加強動態管理,保障減災救災工作需要,推動應急物資保障資源共享和供需銜接。最后,抓好工作落實,在推動應急管理工作落實上建立督促檢查工作機制,以促進各項方針政策的貫徹落實。通過深入基層,深入實際開展督查,傾聽群眾的呼聲與建議,可以及時了解決策落實的進展情況和實際效果,讓工作形成閉環,一項一項地落實到位,確保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
必須加強應急救援隊伍建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強化應急救援隊伍戰斗力建設,抓緊補短板、強弱項,提高各類災害事故救援能力。一是健全基層應急力量體系,充分發揮民兵、預備役人員、保安員、基層警務人員、義務人員等有相關救援專業知識和經驗的人員作用,組建市、鎮、村三級應急救援隊伍,做到專常兼備、反應靈敏。二是推動基層應急管理教育培訓工作落實,按照結合實際、貼近實戰的要求,健全基層應急管理教育培訓體系,采取集中授課、集中培訓、能力競賽、實戰演練、桌面推演等方式,有針對性地組織安全生產、消防、防汛抗臺抗旱、人員疏散等單項與綜合相結合的應急演練和技能操練,圍繞應急預案的實施、培訓和評估環節,拉動隊伍、檢驗預案,切實做到拉得出、聯得上、救得下、打得贏。三是建立基層應急隊伍保障制度,將綜合性應急救援隊伍和有關專業應急救援隊伍建設與工作經費納入同級財政預算,認真研究解決基層應急隊伍工作中的實際困難,對在應急管理、應急隊伍建設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集體和個人,從提高待遇和加大提拔傾斜力度兩方面入手,激發干部工作活力和積極性。
(作者系吉林省龍井市委書記;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黨政干部論壇)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