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以“農服 重構 未來”為主題的NGIC·2022農財全球創新大會以行業首場XR直播形式重磅開啟,大會由南方報業傳媒集團主辦,南方農村報、農財寶典·農化、廣東省現代農業服務聯盟承辦,匯聚行業先鋒,圍繞農服展開一場“思想碰撞”。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我國由農業大國向農業強國轉型,不僅是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必由之路。農業強國建設背景下,農業社會化服務發展方向是什么?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鄉村振興專家委員會委員,清華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副院長張紅宇在會上展開講述。
張紅宇認為,把握農業強國建設的深刻內涵,實現小農戶與現代農業有機銜接,建立健全覆蓋面更廣、受惠面更大、質量更好、效率更高的具有中國特色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意義重大。
全球農業強國有共同特征,也有基于本國國情和農情表現的自身特點。
從農業強國的一般表現來看,可以將全球農業強國歸納為兩大類。一類是基于農業資源稟賦豐裕,人少地多,以機械裝備替代勞動力,強調農業勞動生產效率不斷提升表現的強勢農業模式,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為典型的規模化農業強國;一類是農業資源稟賦相對稀缺,人多地少,以技術、資本替代土地,強調土地和資源配置效率不斷提升表現的強勢農業模式,荷蘭、以色列、日本為典型的精細化農業強國。
區別于全球農業強國規模化、精細化農業模式,我國農業基于經濟社會發展的國情特征以及農業多元資源稟賦、產業類型、經營方式的農情表現,應發揮農業比較優勢,體現鮮明的中國特色。
以小農戶為基本經營單位是我國農業大國的底色。盡管近年來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等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不斷發育壯大,小農戶也在工業化、城鎮化推進過程中不斷分化,但普通農戶數量仍達2.6億,占農業經營主體的95%以上。
“在建設農業強國進程中,重點任務就是幫助、組織、提升、發展、富裕小農。”張紅宇表示,社會化服務發展要體現服務產業多元、服務方式多元、服務主體多元和服務對象多元。
“多元化農業社會化服務為實現我國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發揮了巨大的推進作用,也面臨著難得的歷史機遇。”張紅宇總結表示,發展社會化服務有利于推動農業轉型升級,加快推進農業規模經營,提升農業生產效率,豐富完善雙層經營體制內涵,同時釋放多維主體的積極性。
農業社會化服務的廣闊市場不僅吸引了大量有基礎、有能力、有情懷的國有企業關注,同時也吸引了民營企業廣泛參與。
由于我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尚不完善,單純依靠市場條件下的經營性服務面臨著一些不易克服的難題。而依靠政府購買公益性服務有利于解決當前服務組織發展不健全、服務能力弱、要素配置不合理的問題,引導不同市場主體實現更好、更快、更健康地發展。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實現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目標,為農業社會化提供了廣闊的生存與發展空間。”張紅宇表示,在工業化、城鎮化繼續推進的背景下,從事農業產業的勞動力必然進一步減少,由此決定了要繼續分工分業,提高專業化程度和勞動生產效率,提升有中國特色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的質量和要求。
(作者系《中國鄉村發現》學術委員、湖南師范大學中國鄉村振興研究院專家委員,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鄉村振興咨詢委員會委員,清華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副院長、中國農業風險管理研究會會長;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南方農村報》 2022年12月20日,原標題為《農業強國建設背景下的農業社會化服務發展方向》)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