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個說回到臺灣就像回原始社會的帖子熱了起來。
2016年1月26日,一位生活在大陸的臺灣人——天涯網友@中華阿靚根據自身經歷,從移動辦公、訂餐、娛樂、出行、就醫、購物等方方面面,向大家展示兩岸互聯網發展水平的差異。作者認為,大陸蓬勃發展的互聯網技術,使人們幾乎可以借助一部手機搞定一切,反觀臺灣人一切的活動還停留在“依靠身體的移動”來完成。在作者看來,離開大陸發達的網絡世界回到臺灣,有點回到原始社會的感覺。
此文被共青團中央的微博轉載后,引發熱烈討論。有網友打趣說,不止是臺灣,世界上三分之二的人民還是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呢。
這話倒是在理。
我有朋友在美國生活,經常和我訴苦。說車子壞了自己能修就修了,買張床盡量自己去拉回來,如果讓人送,送貨的價格比床都貴。
在歐洲也是,很多地方八點以后下班了,周末不開門。和北京上海這些中國大城市的服務,沒法比。
在北京生活,確實方便。網上下單,快遞哥一天內就能給送到??蛇@背后的景象,很多人看不到。
支撐北京的,是以千萬計的農民工。他們拋妻別子來打拼,起早貪黑,給首都人民提供了勞動力。他們所承受的是家庭不能團聚,是惡劣的居住環境,是隨時可能被趕走的命運。
過年,他們都回家了。很多飯館不開了,快遞也停了,黃瓜也從一塊錢漲到了八塊錢。生活在大城市的人,不能忘了他們。
在我們這個城鄉二元結構的社會,臟活累活都是農村人干了,城里人才可以享受相對較低成本的服務。在美國,這些活被墨西哥移民干了,但墨西哥人講人權,不會無緣無故地加班,也不會把老婆孩子留在老家,因此他們的服務成本要高些。他們可以組織機會,組織自己的協會,來爭取權利,甚至還可以組織黑幫,壟斷某一個產業。這些,中國的農民工做不到。
在歐洲,來自土耳其、伊拉克等國的移民,占據了諸多服務產業,而且形成了自己的社區。老移民是二戰后去的,新移民是這幾年中東鬧內亂去的一批。新移民一道德國,立即拿到房子,拿到補貼。雖然帶來些動亂,但長遠看,也能解決歐洲勞動力不足的問題。
說半天我的意思其實很簡單:歐美的移民問題,就是中國的農民工問題。從某種角度看,中國的農民工在城市的存在感,還不如歐美國家的移民強。
這,也就是市民能享受這么好的服務的終極原因。就是說,城市市民享受的服務,是農民工的犧牲和付出為代價的。他們只是不知道,或者沒有能力去維護自己的權益而已。
從毛澤東靠農民打天下,到建國后農業補貼工業后來餓死人,再到如今的6000萬留守兒童,共和國虧錢農民太多,別沾沾自喜地認為臺灣是原始社會了。農民工回家,我們連原始社會都不如。想想,農民工走了,北京怎么辦?
對此,我在體會。待在北京過年,感受帝都的不堵車、物價貴,和農民工走了后的各種不方便。
祝各位堅守崗位的同學們心情好,?;丶覉F聚的同學們心情更好。給各位拜年。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作者的博客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