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周仲高:從源頭破解精準扶貧三大難題

[ 作者:周仲高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3-18 錄入:12 ]

在“十三五”規劃建議中,習近平總書記針對貧困問題,首次提出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策略,這為我國早日終結貧困提供了重要指導。要實現精準扶貧,必須從源頭上認清并破解當前面臨的三大難題。

首先,精準識別貧困人口的特征,即準確把握處于貧困狀態人群的生存狀態、基本特征以及發展訴求。當前,隨著我國扶貧工作的深入推進,以縣為單位的大面積集中連片貧困正在逐步消失,當前貧困人口分布呈現出碎片化、分散化、細小化和個性化特征,這就使得精準識別貧困人口及其特征工作變得更加復雜。在粗放式扶貧階段,貧困人口統計信息以收入為主,而對貧困人口年齡、受教育程度、職業能力、身體健康狀況以及發展意愿等信息知之甚少,這就決定了扶貧模式必然是以貧困人口有限的共性特征為基礎的,扶貧方式粗放單一;到精準扶貧階段,其前提就是要了解貧困人口的個性化特征,才能把扶貧對象直接瞄準到個體(或家庭)上,通過實施“靶向療法”達到脫貧目標。因此,針對貧困人口建立一種動態調查跟蹤機制,既為精準扶貧工作提供了施策依據,也為科學衡量脫貧目標提供了準確的數據支持。特別是在貧困人口識別階段,可以借鑒國際反貧困的有益經驗,逐步把占人口10%左右的最低收入群體納入統計范圍,為防范處于貧困邊緣的人口掉入“貧困陷阱”做好準備。同時以精準扶貧為契機,整合并共享各部門的有效信息,共同形成一個貧困人口信息管理系統,為快速、便捷、準確、動態把握貧困人口特征提供高效服務。

其次,科學分析不同人群的致貧機理。貧困是“無聲的危機”,但致貧機理卻是“各說各話”。當前關于致貧機理還沒形成完整的理論體系,比如馬爾薩斯的貧民自身導致貧困論、納克斯貧困的惡性循環論、劉易斯的貧困文化論、舒爾茨的人力資本短缺論等。顯然,要實施精準扶貧,就得找到不同人群的致貧機理,而不是從某一種普適的理論體系中找到脫貧之道。關于致貧機理,大致分為兩類:一是外部因素所導致,如貧困地區的地理條件惡劣、自然災害頻發,或者貧困人口所在地區存在不公平的制度環境、戰爭動亂,等等;二是內部因素所造成,主要是貧困人口自身發展條件較差,參與市場競爭能力欠缺,如殘疾、智力低下、文盲、疾病,等等。此外,還要特別防范由于貧困因素的綜合深化而出現的代際傳遞現象。這種代際傳遞比貧困本身更值得重視,可能造成社會底層人群日趨定型,難以實現公正、合理、開放的階層流動。

最后,快速找到精準扶貧的路徑。當前,國際上開展反貧困的邏輯基本上是沿著從注重物質資本的投入到關注人力資本的投資,再過渡到綜合的反貧困戰略這一思路來推進,而我國在反貧困過程中也形成了網絡式扶貧、個體式扶貧和發展式扶貧等模式。要實現精準扶貧,在路徑選擇上應遵循三條原則:一是因地制宜,因人施策。要根據貧困人口的不同特征,按照不同人群的致貧機理,采取適宜的扶貧對策。二是政府主導,社會參與。扶貧工作是政府的責任,但并不等于只由政府來負責。反貧困工作需要在政府主導下,結合特定社會制度的重構、市場力量的釋放以及社會組織的參與來共同推進。三是標本兼治,動態扶貧。精準扶貧的本質是要實現標本兼治,既消除當下的貧困,也要阻斷貧困的代際傳遞,在扶貧過程中需要關注貧困人口的整個生命周期,要阻斷貧困代際傳遞鏈條,切斷根源。

總之,隨著貧困人口的變化與脫貧攻堅目標的倒逼,以往的粗放式扶貧模式需要盡快改變,當前貧困人口的特征與訴求需要準確掌握,不同類別貧困人口的致貧機理需要全面了解,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實施精準扶貧,最終消除貧困,實現共同富裕。

(本文系廣東省委宣傳部打造理論粵軍資助項目“跨學科視界的廣東人口老齡化研究”(LLYJ1315)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廣東省社會科學院社會學與人口學研究所)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社會科學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中文乱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欧美国产第一页 | 亚洲精品五级在线 | 日韩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最新久久精品免费视频 | 亚洲欧美日韩卡通动漫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