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世紀前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對全國人民的莊嚴承諾!從十八大報告的“時間表”到2014年江蘇考察“四個全面”的提出,無不傾注著新一屆領導集體殷殷的為民情懷!現在,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僅剩5年,時間緊、任務重,各地都早在2012年前后結合本地的實際出臺了帶有地域性質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考核指標體系和具體推進方案!并且根據形勢的變化推進舉措適時更新!在有明確時間表的形勢下,全面建成小康衡南的實現程度如何?是否與全國、全省進程同步?2020年能否確保實現全面小康目標?當前存在哪些困難和問題?下一步工作的重點是什么?本課題將重點圍繞上述問題進行研究,供參考!
一、 全面建成小康衡南的實現程度綜述
2014年,衡南縣委、縣政府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總抓手,謀創新求發展,小康社會進程穩步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成效凸顯。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概況
小康統計指標監測結果顯示,2014年我縣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程度為78.7%,較上年提高6.4個百分點。在被監測的37個指標中,實現程度達到100%的有17個,較上年多出7個。實現程度在80%-99%的有9個,較上年多3個。實現程度在60%-79%的有5個,較上年多出4個。實現程度在60%以下的有6個,較上年減少5個。
從全省看,全省47個二類縣市區平均實現程度為82.3%,我縣為78.7%,低全省平均水平3.6個百分點。排全省第31位,較上年前進5位。從全市看,全市7個二類縣(市)區中,我縣實現程度低于南岳區(83.5%)4.8個百分點、低于衡山縣(81.1%)2.4個百分點 ,排全市第3位,較上年前進4位。
1、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實現程度達62.8%。2014年在整體經濟運行趨緩、下行壓力加大的形勢下,我縣保持了經濟穩中有進的發展勢頭。經濟的發展促進了小康建設的步伐進一步加快,全縣經濟發展小康指數為62.8%,較上年提高6.2個百分點。
2、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實現程度達到82.8%。2014年縣委、縣政府積極落實各項惠民增收政策,高度重視民生工程,以提高居民收入為抓手,通過一系列加強改善民生措施,人民群眾生活質量得到顯著提高。人民生活實現程度達到82.8%,較上年提高7.4個百分點。
3、社會發展水平不斷提升,實現程度達到90.3%。2014年,我縣堅持社會事業各方面協調發展,注重社會全方位進步,滿足人民群眾的需求。社會發展實現程度達到90.3%,較上年提高6.1個百分點。
4、民主法治更加健全,實現程度達到100%。2014年縣委、縣政府堅持依法行政,努力創新社會管理方法,維護群眾的合法權益。深入推進平安衡南建設,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成效明顯,人民群眾的安全感不斷增強。民主法制實現程度繼續保持100%。
5、生態文明不斷改善,實現程度達到97.4%。2014年,我縣堅持以節能減排引領發展方式轉變,加大生態環境建設力度,不斷強化工程治污措施,努力降低資源消耗水平,生態文明實現程度達97.4%,較上年提高8.2個百分點。
二、 全面建成小康衡南的存在問題分析
2014年,我縣小康實現程度從全市二類縣市區的末位躍升到第3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進一步加快,反映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的37個監測指標中評價值低于60%的從上年的11個減少到6個,小康社會建設取得較為顯著成績。但37個指標中人均GDP、人均財政收入、金融機構各項貸款增長率、規模以上企業農產品加工產值與農業產值比、金融機構各項貸款增長率以及城鎮建成區綠化覆蓋率指標完成值偏低都應在今后的工作中重點關注。
(一)經濟發展相對落后,人均均量提升難度大。
經濟發展水平不高,是我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最大短板。我縣經濟結構不合理,工業經濟缺乏大型項目的支撐,財源稅源結構單一,后續財源不足,經濟發展水平整體偏低。近年來,我縣的經濟總量雖得到不斷增加,在全市排第3位,但由于是人口大縣,導致均量提升緩慢。2014年我縣人均GDP、人均財政收入、人均儲蓄存款的實現程度在全省47個二類縣(市)區中分別排第37、第34和第41位,分別落后于總體實現程度6、3和10位。在全市7個二類縣(市)區中,人均GDP和人均財政收入的實現程度排第6位,人均儲蓄存款的實現程度排第7位,這些硬性指標排位的靠后,抑制了全面小康總體進程的快速推進。
(二)農業企業規模偏小,產業化進程緩慢。
農業產業化進程緩慢,是我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瓶頸。我縣是農業大縣,農業企業數量較多,但由于規模偏小,企業年度營業收入額達不到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標準,邁不進規模工業的門檻,導致規模以上企業農產品加工總產值偏少,農業產業化程度偏低。2014年我縣規模以上企業農產品加工產值與農業總產值的比重僅為37.7%,低目標值(250%)212.3%,這一指標的實現程度僅為15.1%,低目標任務(100%)84.9%,是小康監測指標中完成最差的一個,亟須培育和扶持一批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實現薄弱指標的重大突破。
(三)財政民生支出項目多,保障能力不強。
近年來,我縣公共財政支出持續向社會民生傾斜,2014年全縣社會民生支出占財政總支出的比重達63.8%,但由于經濟發展水平不高,財政調控空間有限,財政保障能力不強,致使一些工作往往由于資金不足的原因,不得不暫時延期。城鎮建成區綠化覆蓋率實現程度僅為42.4%,在全市7個二類縣(市)區中排第7位,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全面小康的推進力度,亟待加大財政投入力度。
三、全面建成小康衡南的路徑選擇建議
(一)抓發展,補短板。切實把經濟發展作為第一要務,緊緊圍繞“興工強農、旺市融城”發展戰略,以全面小康統攬工作全局,突出“五大”抓手,狠抓工作落實。牢牢把握項目建設這個主抓手,以重大項目支撐和帶動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努力實現“三量齊升”。圍繞糧食、煙葉、油茶等傳統產業做文章,積極引導和扶植金健米業、綠彤茶葉、大三湘油茶等企業,延伸加粗產業鏈條,提高農業產業化水平。全力以赴跟蹤對接國家政策和產業轉移,大力培育以得意電子、蝶訊科技為骨干的電子信息產業和以森香木業、豪門家具為重點的家居產業,努力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充分利用衡陽南岳機場通航、蒸湘南路延伸線貫通等重大歷史機遇,加快云集工業集中區與市白沙工業園的產業對接,力促特變電工國際裝備科技物流園等大項目好項目及早落地投產見效,不斷做大做強園區經濟。
(二)抓改革,破難題。全面落實省市部署的改革任務,堅持用改革的方法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圍繞簡政放權,梳理“權力清單”,以新一輪政府機構改革為契機,繼續加大行政審批等制度改革,全力破解定位不準、管理不清、權責不明等發展制約瓶頸。大力推進農村綜合改革,加快農業經營體系創新和農村土地流轉,培育發展九龍生態園、農旺生態等一批帶動力強的農業龍頭企業,激發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活力。圍繞就學、就醫、養老等民生問題,加快實施社會領域各項改革,全力推進義務教育、新農合、新農保等民生制度改革,提高城鄉公共服務水平。
(三)抓投入,強保障。突出加大“民生財政”、“陽光財政”建設,切實強化問題導向意識,對照民生小康指標實現程度低的指標,強化財政調控,逐年加大公共財政投入,著力推進民生社會事業發展上水平,建成一個都不掉隊的小康社會。
(四)抓督查,促落實。進一步完善和細化小康推進工作方案,切實運用好小康工作考評這個“指揮棒”,制定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倒逼式舉措,督促各部門進一步明確自身的發展目標任務,進一步明確工作推進的時間節點,增強各部門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作者單位:衡南縣委黨校)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湖南省人民政府研究中心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