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季偉:養老金變提款機 監管咋不設密碼

[ 作者:季偉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5-05 錄入:實習編輯 ]

2014年1月以來,姚廣在鄉敬老院采購生活物資和日常用品進行結帳的過程中,采用將肉類食品、日常用品虛增采購數量,虛報酒類、茶葉和燃油等支出,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初共30次套取亞魚鄉敬老院工作經費23778元。最少的一次是2015年9月24日虛報豬心采購5斤,套取現金70元;最多的一次則是2014年6月3日虛報柴油229.8升,套取現金1600元。(人民網,5月3日)

近年來,類似養老金、扶貧款、補償款等國家改革“紅利”被蠶食的事件頻頻上演。大到成百上千萬,小到幾元、幾毛,甚至幾分,對于不法分子來說,哪怕是聞到一點扶貧款的“香味”,都會甘之如飴、趨之若鶩。既損害了群眾的切身利益,還抹黑了政府的良好形象。對這種歪風該煞,對于這種“病人”該治。

在本案中,姚某從小到70元,大到1600元,無數次虛報而成功套取養老金2萬多,數額雖然不多,但次數肯定不少。筆者不禁要問,在此過程中,姚某是如何突破監管的重重包圍的?或者說根本就沒有監管在一旁“守候”?

眾所周知,權力會導致腐敗,絕對的權力絕對地導致腐敗。權力不管大小,都應該有嚴格監管的體系以防止其“出軌”。尤其是對于執掌扶貧款、養老金等社會救濟款項的人來說,如何管好其手中的權力,更是防止弱勢群體的“救命錢”不被竊取的有效手段。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弱勢群體的“救命錢”經常成為一些不法分子覬覦的對象,成為他們的“提款機”,想取多少取多少,想啥時候取就啥時候取,試問,監管為何不設置“密碼”或者修改“密碼”呢?

雖然不法分子有“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把戲,但監管不也有“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高招么?倘若是救濟款偶爾被竊,很少被竊,說監管也會“百密一疏”尚可理解,但當救濟款已經變成不法分子的“提款機”,頻頻得手、屢試不爽的時候,還能說監管是“百密一疏”嗎?恐怕是“百疏一密”還差不多。

當下,如何管好弱勢群體的“錢袋子”已是當務之急。一方面,讓監管“動”起來,讓制度“硬”起來,把得罪人的“壞事”干在前面,把不好聽的“丑話”撂在前面,打消不法分子的歪念;另一方面,讓問責實起來,讓風氣正起來,把伸過手的干部一一“法辦”,把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逐漸“修復”,更是各級組織和部門的應盡職責。

作者單位:四川北川組織部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在线精品亚洲国产 | 日韩AV一区三区 | 在线看片国产日韩欧美亚洲 | 久久悠悠色综合视频 | 亚洲精品A人在线观看 | 污污网站国产精品白丝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