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具有基礎性、先導性和全局性的重要作用。5月20日,中央召開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統籌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這對縮小城鄉教育差距、促進教育公平具有重要意義。
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就是把城鄉義務教育作為一個系統、一個整體,突破城鄉分割分治的二元制度束縛,教育資源城鄉共享,教育要素在系統內、城鄉間合理流動,城鄉間教育互相支持、互相補充,統籌發展、均衡發展、協調發展、共同發展的過程。《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要建立城鄉一體化義務教育發展機制。近年來,在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下,該項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實現了初步均衡。但隨著我國城鎮化的快速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二元結構、差距仍存在的問題并未從根本上得到化解和改變。這種差距,在區域內主要體現在城鄉間和校際間。
實現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其關鍵在于實現教育資源城鄉共享,讓教育要素在系統內、城鄉間合理流動。只有破除城鄉教育二元結構的制度局限,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才能順利推進。在這方面,我國已有了一些較為成功的試點經驗。《意見》無疑是從國家層面通過改革的頂層設計開出的正確藥方,對于促進和推動城鄉一體化具有重要意義。筆者認為,在統籌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過程中,應著力把握兩個方面:一方面,在教育外部,要積極推進城鄉一體化改革,破除城鄉二元戶籍制度,積極推進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另一方面,在教育內部,要針對突出問題,在合理規劃城鄉義務教育學校布局建設、完善城鄉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統籌城鄉教育資源配置、提高鄉村教育質量、穩定鄉村生源、保障隨遷子女就學、加強留守兒童關愛保護等方面推出務實管用辦法。同時,要加大對鄉村特別是老少邊窮等地區義務教育扶持力度,讓貧困地區的孩子們都有機會接受公平、有質量的義務教育。唯此,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目標才能真正實現。
目前,我國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還只能靠區域自主,呈自發狀態。據一項基于全國十省市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機制的調研顯示,一些地方政府缺乏城鄉統籌觀念,將城鎮教育與鄉村教育分別規劃,割裂開管理,缺少一體化思維,這是導致問題存在的重要原因。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關乎中華民族的長遠未來,僅靠一個地方、一片區域、一級黨委、一所學校難以達成、無法實現。在全國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科學而正確之道是從國家的層面加強頂層設計,將其納入教育改革和發展總體規劃之中,在全面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優先統籌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唯此,才能凝聚各方共識,匯聚整體合力,達到預期目的。
作者系中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廣西日報 2016年05月26日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