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崔傳義:農民工返鄉創業成三農發展新動力

[ 作者:崔傳義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6-12 錄入:吳玲香 ]

原題:農民工返鄉創業,新常態下三農發展的新動力

編者按:當前,農民工返鄉創業成為社會關注熱點,特別是在經濟發展步入新常態、國家大力倡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背景下,農民工返鄉創業具有了創業創新、帶動縣鄉經濟發展、促進農村地區就業脫貧等多重意義。我國農民工轉移就業和返鄉創業經歷了怎樣的發展脈絡?當前農民工返鄉創業有哪些歷史性機遇和突出短板?地方政府和相關社會組織應當怎樣更好地為這一群體服務?本期《對話》我們邀請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崔傳義與我們一同探討這個話題。

主持人:記者施維、董文龍

嘉賓: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崔傳義

1從戰略角度看待農民工返鄉創業的意義

主持人:去年6月份,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支持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的意見》,支持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今年4月,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在洛陽市調研時強調大力支持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為何返鄉創業成為上下關注的熱點,其重要意義何在?

嘉賓:實際上,農民工返鄉創業不是現在才開始的。農村勞動力的流動從改革開放以來已經有30多年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確立解決了農民經營的自主權的問題,搞活了農業,解決了吃飯的問題,同時也解放了數量巨大的農村勞動力。農民怎樣利用自己的剩余勞動力來獲得增收,成為了一個重要的問題。對于這一問題的解決,經濟條件比較好的地區是通過發展鄉鎮企業,實現勞動力就近轉移就業。而在廣大的中西部地區,很難在當地發展鄉鎮企業和相關產業,農民只有外出就業,這就出現了中西部地區的農村剩余勞動力向沿海地區流動這樣的局面,這個局面持續了很長的時間。

在這種持續的流動中,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就有一部分人返鄉創業,但是主流還是“一江春水向東流”這樣一個局面。新世紀以來,農民工的返鄉創業才較多的增加了,原因是持續流動以后,中西部地區農民雖然增加了務工收入,但實際上增加的收入非常有限,人口紅利主要留在了發達地區和城市,同時他們只能在城市打工,而不能安定下來,形成了一種分離式的流動現象,城鄉差距也在不斷拉大。另一方面,農村中青年勞動力都進城務工,中西部地區則依然保留了傳統的、單一的農業生產方式,還造成了“三留守”、農村“空心化”等社會問題。這種經濟社會的結構性矛盾到一定階段就必須得到解決,解決的趨勢實際上就有兩個:

第一個趨勢是一部分農民工在沿海發達地區和城鎮實現市民化,提高農民工戶籍人口的城鎮化率。這要面臨很多困難、制度性障礙,但即使再困難,也要解決。因為沒有穩定的產業工人隊伍,就不能積累技術和經驗,不能夠使產業得到升級,不能夠推進以人為本的城市化。

第二個趨勢就是農民工向輸出地的中西部地區返鄉就業創業,只有這些農民工回到家鄉創業就業,才能夠解決當前農村一系列的產業和社會問題。沒有產業無法增加農民收入,而這個產業很大程度上需要農民自己來創,農村真正能夠創業的,恰恰是這些在外面經過多年打拼和市場的鍛煉,積累了一定資金和技術的,擁有市場經濟和工業化、城市化思維的人。

我們在2007~2008年做過一次對全國101個縣,301個村及3000多名返鄉創業農民工的調查,調查數據表明,2000年之前返鄉創業的農民工只占返鄉創業總人數的30%多一點,67%以上的農民工都是2000年之后返鄉創業的,這就說明返鄉創業的速度開始加快。2012年之后,返鄉創業增加更快。這是因為經濟發展增長速度放緩。進入新常態之后,我們都在尋找新常態下支持經濟增長的新動力在哪,實際上,農民工返鄉創業就是廣大中西部地區發展縣鄉經濟,補齊農業農村短板,帶動農民就業,增加農民收入,實現精準脫貧的新動力。市場背后是群眾,任何改革的動力最終還是要歸結到群眾,特別是經受過市場鍛煉的農民工,要尊重他們的選擇,尊重和支持他們的創造,讓他們能夠創業,這既是他們的利益,也是發揮他們帶動就業轉移和農村發展的作用。它是一個歷史階段的一個新的增長點,一個動力,應該從戰略的角度來對待。

2返鄉農民工綜合素質的提升是創業的最大優勢

主持人:當前農民工返鄉創業得到國家的大力支持和社會的廣泛關注。農民工返鄉創業擁有哪些重要的機遇和創業優勢?

嘉賓:第一,農民工自身的潛能。農民工返鄉創業,最大的優勢還在于農民工自身素質在打工中得到了提升。中西部地區農村的發展和改變,實際上還是需要一部分到外面務工的農民工回來帶動發展的。近些年來,億萬農民工的流動、打工,一方面對國家的工業化和經濟崛起做出了重要貢獻,另一方面,收獲在于農民工自身綜合素質、能力的提升,在于他們自身的成長,他們經歷了城市和市場的洗禮,積累了一定的資本、技術、人脈等資源,懂市場經濟,思路開闊。這是只有通過打工才能獲得的,這正是我國廣大中西部地區發展所需要的人才動力源。所以,恰恰是返鄉農民工本身具有的相對于中西部農村地區更高的綜合素質,才是他們返鄉創業的最大優勢。我們要看到隱藏在農民工本身的創造潛力和潛能,給他們的創造性潛能的發揮創造條件,這才是中西部發展的機遇。

第二,國家政策支持的機遇。國家看到了農民工返鄉創業的重大作用,連續出臺政策性的文件進行支持,其中有兩個重要的節點,一是2008年,國務院辦公廳出臺了《關于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工作指導意見的通知》以及《關于切實做好當前農民工工作的通知》,其中都明確地提出了對農民工返鄉創業的支持,認為農民工返鄉創業是轉移就業的一條路子,對農村發展有深遠意義。二是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出臺了《關于支持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的意見》,這個文件是非常重要的,政策性更強,具體的扶持政策更多,政府簡政放權,做好創業服務,在土地、資金、技術、培訓等方面都做了非常詳細的布置。所有對三農、小微企業的普惠政策都要給返鄉創業農民工,同時對他們也有一些特殊性的專門扶持政策。一些省份也據此出臺了相關扶持政策,比過去力度都更大,更加具體。

第三,發達地區產業轉移的機遇。沿海地區這些年來的發展,企業經營成本、要素成本上升,資源空間受到了限制。而在中西部地區,實際上相對來說還是有很多優勢和潛力,有種說法叫做“富饒的貧困”,過去我們只看到一些地方經濟的落后,沒有看到這些地區的資源中實際上蘊含著豐富的潛力,當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的階段,這些地區擁有的獨特資源就會成為了一種優勢。例如一些貧困地區自然環境十分優美,擁有特色的手工藝、特色的文化、品質優良的特色農產品等,是農民工返鄉創業的重要資源。

第四,新技術的發展。近些年來,一些新技術的出現,尤其是“互聯網+”等技術的出現和發展,拉近了農村與城市的距離,以前需要在城市尋找市場的產業,現在可以通過互聯網、物流等手段,從網上尋找市場,而生產基地、倉儲等都可以放在農村,這就產生了形式各樣的電子商務村,為農民工返鄉創業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第五,近些年來中西部地區的基礎設施條件得到了很大改善,交通、通訊、電力等,這些創業的外部條件得到了發展和優化,為農民工返鄉創業提供了保障。

3農民工返鄉創業內容豐富、形式多樣

主持人:返鄉農民工創業主要有哪些項目,存在哪些問題?

嘉賓:據我們在安徽省、貴州省以及蘇北等地區的調查,農民工創業內容還是比較豐富的,大體呈現出以下幾種情況:

第一種,農民工返鄉創業和沿海的勞動密集型產業相聯系,要么農民工原來在勞動密集型企業里打工,回鄉辦同類企業;或者在沿海地區已經創業了,回家鄉辦分廠,把企業搬遷回老家;要么把發達地區的老板引到自己家鄉來,這屬于沿海勞動密集型產業向中西部地區轉移和擴散。

第二種,并不是以前打工做什么回家還做什么,而是在積累了市場銷售、經營管理經驗后,回來挖掘當地的資源優勢、市場需求來創業。例如中西部地區就有一些地方特色產品、產業,例如藤編、竹編、米粉、特色豆腐干、醩辣椒等等。過去是傳統的、手工的、作坊式的經營方式,返鄉創業之后把這些特色資源搞成工業化、規模化,變成一個品牌產品進入市場,有的取得了專利,創業伴隨創新。

第三種,返鄉搞農業,一種是搞特色農業,例如做特色種植、養殖、林下經濟,辦龍頭企業,農工商一體發展,再一個就是從事農業的適度規模經營,成為新的新型主體。據我們在滁州了解,現在專業大戶、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大致有1/3以上,有的地方近1/2是返鄉創業農民工,農民工返鄉創業是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重要組成力量,他們將是一代新型農民,對我國農業的下一步發展有重要意義。

第四種,發展一二三產業融合產業,發展鄉村旅游、觀光、養生、體驗等項目,過去我們把休閑旅游當作一個奢侈品,實際上它是今后一個非常重要的產業。外出務工才有錢搞這些鄉村旅游項目,而且他們知道如何按照城里人的生活需求來設計休閑居住的房子、產品、游樂項目等,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

第五種,發展農村電子商務,利用現在先進的“互聯網+”技術以及便捷的物流,既可以把農村特色的農產品資源向外銷售,也可以為村民從網上購買生活用品和農資。其本質上是搭建了一個農產品進城和工業品下鄉的雙向流通通道,這種創業形式也是非常有意義的。

當然,農民工返鄉創業項目也確實存在一些規?;蛔?,創意不足等問題,需要加強引導和扶持。

4土地、資金、政策落實是返鄉創業的突出短板

主持人:根據您的調查,目前農民工返鄉創業還存在哪些突出的困難和短板?

嘉賓:農民工返鄉創業,首先土地的使用是個大問題,如在西部某省一個縣的農村調查,該地返鄉農民工發展當地的特色藤編產業,帶動了80多戶農民共同參與,他們希望能建一個兩三畝地的場館,用于產品展示、技術培訓等,但當地就是沒有非農建設用地指標,他們不得不擱置這一計劃。實際上,現在我們在土地使用方面對農村創業的小微企業照顧力度還不夠大,我們應當進一步整合農村閑置工廠、校舍等資源,多給返鄉創業者提供一些便利;要對良田和山地的使用進行適當的區分,特別是在貧困山區,對山地的使用,可以在土地使用政策上做出適當靈活處理,更加向返鄉創業者傾斜。同時,對于返鄉創業者流轉的土地,要在抵押融資制度上有所創新,讓返鄉創業者能夠利用流轉的土地,獲得足夠的發展資金。

第二,資金也是個很關鍵的問題,返鄉創業者的自有資金終究是有限的,他們需要金融資金的支持。實際上,我們針對返鄉創業者的資金支持政策有些是落實了,但有些政策農民工并不知道,政策的普及性不足也是一個亟需解決的問題。另外,金融部門支持小微企業針對的客戶數量大,成本高,比較“費時費力”,一些金融企業不愿意貸款給小微企業,這就需要金融部門改進服務,提供貼合創業者需求的金融產品,更好地滿足創業者的資金需求。

此外,還有一些地區存在支持政策的落實上不一視同仁的情況,對有些返鄉創業者的優惠政策過多,過于集中,存在人為“樹典型”、“壘大戶”等現象,沒有讓多數的創業者享受到優惠政策。

5農民工返鄉創業是對中西部地區干部的一次鍛煉

主持人:為了進一步做好農民工返鄉創業工作,地方政府應當在哪些方面主動作為,做好相關的支持和服務?

嘉賓:首先,地方政府一定要堅持實事求是,去做調研。地方政府一定要走到一線,去和創業農民工溝通,要有新時期、新階段、新問題、新農民、新創造的意識,要掌握好哪些人在創業,創什么業,怎么創業,有哪些困難等問題,不能只想著我要你怎么干,而是要知道群眾實際在怎么干,要靠誰干,干了以后誰有收益等問題,只有把這些問題解決了,地方政府出臺的政策才能具有針對性,更好發揮群眾和返鄉農民工的創業潛能。

同時,農民工返鄉創業對于中西部地區的政府部門來說,也是一種鍛煉,是他們提升自身的市場意識和綜合素質,改變行為方式、改革管理制度的一次實踐。外出務工農民工的市場意識是在沿海等發達地區培養起來的,而我們中西部地區的有些干部,沒有受到市場的熏陶,往往不懂得市場和企業運作,主要依靠行政手段來管理,導致有些干部觀念落后。他們應該首先向返鄉農民工創業者學習,要從他們那里獲得知識,更新自己的觀念,方能為返鄉農民工做好服務,保護好、發揮好他們的創業創新潛能和創造力。

第三,在單個落實政策的同時,要做好公共性的引導服務管理工作,及組織返鄉創業農民工搭建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平臺。支持返鄉農民工創業,既需要一個一個落實對農民工創業的支持政策,同時又要有對群體、區域、產業的共同的、統一的規定、制度和服務。例如一個地區發展鄉村旅游,地方政府可以制訂共同的行業標準,提供公共服務設施,包括在環境保護、飲食安全、居住衛生等方面給與指導規定,同時為這一地區提供統一的宣傳、客源等公共信息服務,促進區域發展的產業化,產業發展的區域化。另一方面,也要鼓勵返鄉創業農民工之間的相互支持,形成一定的行業協會、社會組織,自我服務、自我管理,例如有的地方支持當地的返鄉創業農民工組成創業者聯誼會,相互之間可以交流創業經驗,相互診斷,相互提出發展建議,進行資金互助等等。在有的地區,政府組織退休的科技工作者,組成“老科技工作者咨詢服務平臺”,為返鄉農民工創業提供培訓、咨詢和企業診斷等服務,既發揮了他們的余熱,也讓創業農民工獲得了智力支持。這些都可以通過政府來牽線搭橋,搭建平臺,這也是非常有意義的工作。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民日報2016-06-09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另类久久久精品黑人 | 最新中文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 依依成人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 亚洲欧美另类中文字幕在线 | 日韩亚洲欧美中文字幕影音先 | 亚洲日韩国产第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