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谑协偵絽^在精準扶貧工作中,采取了“五包五措施”?!拔灏奔磫挝话濉㈩I導包戶、干部包人、包責任、包扶貧成效,“五措施”就是幫產業、幫學、幫醫、幫技術、幫就業。他們通過精準調查,建檔立卡,制定“一戶一策”幫扶計劃,使不少貧困群眾走上了脫貧致富之路。(經濟日報 7月13日)
我們都知道,扶貧幫困是國家的政策導向,是為了讓廣大群眾走向共同發展致富之路。中央要求各地要以更大的決心、更明確的思路、更精準的舉措實施精準扶貧,確保貧困群眾如期脫貧。然而,有個別地方卻把“扶貧”當成了“應景工作”,只管把資金投出去,不重視成效如何,只管出臺扶貧項目,不管是否接地氣,以至于出現扶貧項目“搞啥虧啥”,成了“傷民項目”,這明顯背離了中央的扶貧精神與要求。所以,開展“精準扶貧”,就應該從海口市瓊山區“私人訂制”的做法中得到啟迪,堅持因地制宜、因人而異,讓貧困群眾自我“點菜”。
首先,各地在確立扶貧項目時,要充分考慮扶貧地方的自然環境等實際情況與扶貧對象的需求愿望,不生搬硬套其他地方的成功經驗,堅持因地制宜、揚長避短,制定“一戶一策”幫扶計劃,確保做到有的放矢、精準扶貧。在設立扶貧項目的同時,則要引入市場評估機制,在項目實施過程隨時關注市場變化,根據市場變化及時調整扶貧工作的局部規劃與實施內容、運作方式等。
其次,各地在扶貧工作中要發揮扶貧對象的主觀能動性和地方的優勢特征,注重抓基礎、抓源頭、抓優勢,加大技術扶貧和特色產業扶貧力度,要知道扶貧不是簡單的“資金投出去就完事”,更不是“有錢就任性”,而是要通過精準調查,從貧困戶的意愿出發,確保扶貧項目接地氣,從而增強貧困區的自我造血功能,使使貧困群眾由過去依靠直接的經濟扶貧轉向依靠技術實現長期的脫貧。
再次,各地在扶貧項目的運作時,要注意引導和鼓勵有實力的企業承擔起扶貧項目的產品營銷任務,并在稅收政策上予以扶持,形成一種“政府管資金、農戶管生產、企業管銷售”的“一條龍”運作模式。這樣一來,政府擴大了扶貧力量,農戶消除了對扶貧產品銷售問題的擔憂,企業拓寬了自己的創業領地,正可謂是“一舉三得”,而這樣做,才能算是名副其實地“扶真貧、真扶貧”。
總之,扶貧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各地應借鑒??谑协偵絽^“私人訂制”的做法,把準扶貧對象的“病脈”,堅持讓扶貧對象自己“點菜”,進行“造血”式的精準扶貧。唯此,才能充分政府扶貧工作的“源頭活血”作用,扶出希望、扶出干勁、扶出實效,進而催發出貧困地區的新風貌、新氣象、新作為、新藍圖。
作者單位:鄭州市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支隊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