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電商的發展趨勢越來越壯大,很多企業朋友也都給我發信息說,現在都在說農村電商是不是只是現在互聯網風口的一個轉折點,我當即回答肯定不是,不能說太遠,最起碼在后三年農村電商一定會成為一個電商行業高潮。
在2015年我國國務院就發布了《關于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加快培育經濟新動力的意見》,同事也指出了對于電商未來的發展趨勢預測中“融合傳統”則是非常重要的一點。農村電商的農業才是我們的第一生產力,但是對于一二線城市互聯網電商行業的發達,并沒有把農業這一大資源進行大力延伸,也是一位在一二線城市可利用的農業資源天少,大部分農業生產力都在三四線或者以下城市,距離又太遠,對于電商的要求也很難滿足這樣的條件。
而在2016年互聯網電商大會的時候指出在農業農村方面,商業體系落后,電商在此處大有可為。因為現在一二線城市電商環境基本上已經達到飽和狀態,在電商領域想再有大的提升是很有難度的,而在這個時期發展三四線城市的農村電商絕對是一個機會。再加上現在國家政策的指出:在國家政策扶持、農村收入水平提升、農村互聯網基礎設施條件改善。而對于農村文化,群眾也需要更簡便的服務化來改善他們的生活方式,現在電子信息化基本上已經走進了每家每戶,就只有電商產業有偏遠的農村,因為沒有規模的推廣化,對于他們的生活習慣也沒有養成在手機上購買的習慣,所以對于現在農村的環境與市場是有很大的開發空間的。大力發展農村電子商務,促進農業“小生產”與電商“大市場”的有效對接,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帶動農民增收和農村就業創業,這將是未來三年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
農村電商也就三年的發展期
雖然農村電商可能15年才剛剛興起,但是發展速度是極快的,原因就是有了京東、阿里巴巴、淘寶、蘇寧這幾大電商平臺做基礎,所以雖然是發展農業電商,對于運營體系與商業模式還是平臺都有了領頭羊,所以進入電商行業會很快。再加上電商巨頭加速下鄉等多方面因素的帶動下,目前農村電商取得了穩步發展。
對于農業蔬菜,農副產品的加工,目前都很難走出去,有了電商我們就可以遠銷全國,達成最大的農業產業鏈,物流快速化,形成農業互聯網集體化。
而現在我們要做的就是把握當下潮流革新思想,對于農民群眾而言應當加強電子商務的知識技能培養,開拓思想,放開眼界,努力成為適應新型農業和互聯網社會的“新農人”,增強對業務營銷、網店裝修、售后服務理解,參與公益性、普適性的農村電子商務培訓。希望更快的進入互聯網電商行列中來,帶動農業共同發展,這也是我們未來經濟發展的方向。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作者的頭條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