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劉石:土地托管將是中國農業現代化的發展的主要路徑

[ 作者:劉石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8-05 錄入:王惠敏 ]

由于資源稟賦、經濟形態和某些社會制度的制約,中國農業的發展遠遠落后于其他行業的發展速度。又由于人口眾多和社會制度的獨特性,中國主糧的供應不能依賴于國際市場。一些農業種植和農業經濟專家所極力倡導的以特色農業、有機農業為核心的小農業可以作為大農業的補充,但是不能作為支撐人口和經濟發展大國的農業的主體存在。規模農業,效率農業,生態資源高效利用和可持續發展一定是中國農業發展的主旋律。

然而規模農業和效率農業的基礎是生產的集約化,而生產的集約化在傳統意義上又是以土地的集約化為基礎的。在現有的國情和土地制度下,土地的集約化困難重重。這也是一些農業專家對于中國如何實現規模農業疑慮重重的原因所在。

近些年來,在全國政府的號召下,各地的涉農企業分別作了各種各樣的土地和生產集約化的嘗試,但是其中的障礙和困難是顯而易見的:

大規模的農場化運作,投資成本高,面臨的不確定因素多,技術操作和管理水平要求高,氣候和市場風險大。這樣的運作方式僅僅適用于個別有實力、懂管理的企業。但是在中國大部分地區不具備普遍適用性;

外來大戶承包。近些年,總是會有一些其他行業的土豪們貿然進入農業,承包數千畝不等面積的土地,想做一些有情懷、有品位的農業生產和經營活動。但是由于不了解農業的特殊性和復雜程度,不了解市場的風險,他們當中的絕大多數都在生產和經營活動中造成了重大虧損;

在各地政府的號召和支持下,全國各地農民合作社風起云涌,但是仔細研究,那些運營尚可的農民合作社多是當地政府支持下的“政績工程”和“樣板工程”。脫離了當地政府的資金和政策支持,它們之中能夠獨立運作和存活的并不多。因為農民在技術、資金、組織、管理、營銷、財務等方面水平有限,即便是組織起來,也無法從根本上扭轉弱勢群體的局面,也無法應對弱勢農業的困局;

家庭農場也被一些政府部門看好。但是因為資金、技術、管理和規模等因素的限制,絕大多數的“家庭農場”還停留在早出晚歸、精耕細作的“自耕農”的水準,與農業現代化的水準和要求相去甚遠。

然而,沒有土地的流轉并不代表農業的集約化生產無法著手。近些年來,全國各地,特別是東北和山東一些地區和一些新型農業組織比如“美來農業”等探索和倡導下,逐漸興起了以“土地托管”核心的農業生產的集約化的新形式。土地托管是由懂得農業技術和管理的人員和組織,對分散的農民的土地提供集中的托管服務。這種服務以農機的集中操作為核心,從種子、農藥、化肥等農資產品的投入到種植方案的選擇,從技術操作的實施到位,都基本做到了規模化和專業化的操作和管理。由于土地托管從一開始就具備了基本的規模化和機械化的操作,因而更容易接受和使用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提升生產和管理效率。同時,這種形式的土地托管不需要改變現有的土地所有權、承包權和使用權的安排。可操作性更強,農民的接受度高,無論在我國的南方還是北方都具有普遍適用性。

這種土地托管的組織形式,能夠充分利用市場機制、以社會資本的投入為主,聚合人才和技術資源,為農業的現代化服務,而無需依賴政府的資金支持。政府的政策支持,特別是在在農機補貼、種植補貼等方面一視同仁的政策支持,仍然對于支持和壯大土地托管的新型農業現代化的形式具有重要作用。

通過土地托管服務,可以把大量的勞動力從農業生產中解放出來,加快人口結構的調整

土地托管是提供服務,由于比較容易達到一定的規模,在組織效率和勞動生產率方面成為農業現代化的一條捷徑。同時,由于土地托管并沒有改變土地的所有權、承包權和使用權的“三權”關系,無需承擔土地流轉和承包的費用,因而投資門檻低,市場風險也低。

總之,作為人口眾多和資源相對緊缺的大國,農業的規模化是農業現代化和產業化發展的必由之路。在現有的小農經濟形態和土地制度下,土地托管是最快捷和最有效地達成規模農業和現代農業的途徑。

作者系吾谷網專欄作家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吾谷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日韩中文字幕有码在线 | 免费国产午夜精华视频 | 亚洲中文有码字幕日本 | 亚洲1级欧美高清 | 一色屋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香港日本韩国三级在线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