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王超:發展以富硒產業為代表的功能農業

[ 作者:王超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9-20 錄入:王惠敏 ]

   原標題:做實富硒工程 做大功能農業

 編者按:本文根據湖南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參事室智庫專家王超在在首屆(湖南)功能農業高峰論壇暨“1223”富硒工程洽談會上的講話整理。作者從湖南功能農業的“三個特點”“三個難點”與“三個重點”分別談了湖南功能農業的現狀、問題及對策。

所謂功能農業,按照《中國至2050年農業科技發展路線圖》一書中首次提出時的界定,它是指通過生物營養強化技術或其他生物工程技術生產出具有健康改善功能的農產品,如富硒功能農產品,其使命是消除“隱性饑餓”,來改善人體健康。一些學者認為,功能農業是繼高產農業、綠色農業之后的第三個發展階段。可以說,這個評價是很“高大上”的。從功能農業的這個定義來看,它的核心的特征,就是“既能肚子吃飽,又能身體吃好”的農業。

那么,基于這樣的認識,我來談談湖南功能農業的“三個特點”“三個難點”與“三個重點”。

湖南功能農業的“三個特點”

到目前,湖南功能農業的發展,具有三個特點,即起步早,力度大,效果好。

一是起步早。湖南以硒產業為代表的功能農業在全國范圍內起步早,走在全國前列。湖南于2006年在全國率先啟動全民補硒工程。湖南功能農業的這個特點,受到了有關領導的認可與表彰。今年8月17日,中國農業部信息中心原主任、中國農業國際合作促進會功能農產品委員會會長郭作玉一行來到湖南長沙,在參觀指導湖南省富硒生物產業協會工作的基礎上,明確指出,湖南省富硒生物產業協會是中國農業國際合作促進會功能農產品委員會發起單位之一,是副會長單位,湖南硒產業走在全國功能農業產業的前列,為推動中國功能農業又快又好發展提供了強大支撐。

二是力度大。湖南富硒產業有四大特點:發展方向明確、目標清晰、行動有力、措施到位,前途遠大光明。其中他特別強調湖南在發展以富硒產業為代表的功能農業的力度非常大。不但成立了非常有力的組織機構,而且出臺了一系列有力的舉措。這在全國范圍內來說,都是可圈可點的舉措。一方面,成立了以湖南省富硒生物產業協會為代表的組織機構;另一方面,出臺了以“1223”富硒工程為主體的政策發展體系。有了這兩個有力舉措,再通過十年的探索與實踐,特別是通過在座各位領導多方位的努力,從而使“1223”富硒工程成為湖南省農業轉型升級、農民增收脫貧、百姓健康補硒的惠民工程,代表了湖南甚至我國硒產業的發展方向,是一項了不起的工程。

三是效果好。在湖南省富硒生物產業協會的協調組織下,隨著“1223”富硒工程的推進,目前,湖南參與該項工程的企業和補硒人群高速增長,已有超過200家企業專業從事富硒產品生產加工,補硒人群超過百萬。這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說明湖南在發展功能農業方面成效明顯。
湖南功能農業的“三個難點”

做實富硒工程,做大功能農業,既要看到湖南功能農業的成效,也要分析清楚它的不足。就湖南功能農業存在的不足來講,我覺得有三個方面的“困難”:

一是認識欠高。這好像是一個普遍性難題。功能農業這個概念,本身就是一個學術研究的重大成果,并不是從農村的田間地頭創造或總結出來的,而是專家依據我國農業發展的趨勢與要求,基于廣大農民群眾的實踐探索,而提出的一個受到廣泛關注的科學概念,是一項重要的農業科研成果。但正這個特點,使得功能農業的概念的宣傳受到一定的影響。我在中國知網上搜索發現,以“功能農業”為篇名和關鍵詞的學術論文還并不多,可以說,在學術領域,關注的學者有限。由此,也影響了它在農民群眾、涉農領域的傳播。因此,要快速發展功能農業,加強這方面的研究,普及這方面的知識,提高大家對功能農業的認識,是非常必要的。

二是均衡性欠佳。主要有產業上的不均衡,就是說,除了富硒產業外,適合于人體需求方面的富鈣產業、富鋅產業等其他微量元素方面的產業,還沒有很好的發展。另外就是地區的不均衡,目前富硒產業主要在湖南新田、桃源、慈利、新邵等土壤含硒豐富的地區發展迅速。有人認為,其他非富硒地區,可能通過施肥等方面實現產品富硒目標,這是值得推廣的,對于大規模發展富硒產業非常有利。

三是普及欠廣。以富硒產品來說,目前很多地方,富硒食品或產品,多是一種奢侈品,產量還有限,市場上看,供遠遠不足于求。這說明湖南功能農業的基礎還不強,還不大,仍需要在座各位繼續努力。這從另一方面表明,以富硒產業為代表的湖南功能農業,前景十分廣闊。

湖南功能農業的“三點建議”

關于下一步如何推進以富硒產業為代表的功能農業,也引起了國內不少同仁的關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就有兩位大家都熟悉的代表,專門提交的“功能農業”提案,一位是新中國成立從未間斷過后一直連任的全國人大代表申紀蘭,還有一位是昔陽縣大寨村黨總支書記郭鳳蓮,她們都建設將“功能農業”列入我國農業“十三五”規劃。立足湖南來講,發展功能農業更是刻不容緩。那么,在“十三五”時期,我們又該采取哪些對策呢?

一是要加強研究。包括自然科學方面的技術研究、社會科學方面的政策研究與商務推廣方面的模式研究等等。對于這一點,我們湖南發展研究中心和湖南智庫協同中心、湖南智庫聯盟,今后將作為一個重點、亮點來加強研究,爭取形成一兩個高質量的研究報告,能夠準確反映多數企業、廣大群眾的意愿,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議,供省委、省政府領導參考決策。比如我們通過調查研究報告、決策參考(內參),可以建議省發改委和各級地方政府,提供優惠政策、資金扶持,規劃、支持龍頭企業建設一批“十萬畝、萬畝功能農業示范區”,支持企業聯合起來建設一批“百萬畝功能農業示范區”;還可以建議在貧困縣加強功能農業扶貧示范等。為此,還請在座各位領導、專家和企業家多多提出支持、資料和建議。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能為湖南的功能農業,做一點力所能及的貢獻。當然,推進功能農業的研究,更需要全社會尤其是企業的參與,企業才是功能農業研究的主體和主導力量。

二是要抓住重點。就湖南而言,重點就是要深入推進“1223”富硒工程,把這項工程做大、做實、做強,全面發展“糧食、牲畜、茶葉、水果、蔬菜”等5大類富硒功能性農業產品,真正把這項工程做成湖南甚至我國最有影響的富硒工程、惠民工程和富農強農工程,做成魚米之鄉的品牌工程。

三是要加強溝通與交流。主要是加強協會和聯盟建設。建議由富硒生物產業協會牽頭,聯合湖南龍頭企業、農業相關研究機構,包括湖南智庫聯盟、湖南發展研究中心、湖南智庫協同中心等單位,成立湖南功能農業聯盟,以富硒生物產業協會為核心,以硒產業發展為重點,以功能農業的全面發展為宗旨,推進功能農業的創新鏈、產業鏈合作,特別是要推進鈣、鋅及其他微量元素的農產品生產與發展,形成湖南功能農業產業鏈和產業集群,推動湖南功能農業產業規范、創新、集約化快速發展。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紅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日本三级精品视频 | 久热中文字幕播放 | 亚洲成a人片在线高速观看 最新国产精品拍自在线播放 | 欧美AⅤ资源在线播放 | 亚洲白嫩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国产日韩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