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域電商熱熱鬧鬧的背后,其實還有一系列回避不了“尷尬”現象——
各地啟動農村電商項目時,都喜歡在次日高調宣布第一天消費品下行的“破紀錄”數據,鮮有提及農產品上行;
非要提及農產品上行,一定是針對某個活動案例來講,某次大促雞蛋賣了多少只,某個時段橙子賣了多少斤,等等,但幾乎不講總的規模,不分析網銷的增收增效;
打著“農產品上行”旗號的培訓班全國開花,理論一套又一套,“專家們”在臺上吐沫橫飛,聽的人情緒高昂,但培訓結束后一切照舊;
農產品上行,做起來不容易,尤其是針對縣域產品,因品牌化、標準化和網貨化不足,更是難上加難。別說全國各地的縣域電商做得風生水起,但目前基本上還只是消費品下行,農產品上行“雷聲大雨點小”,真實數據還真是擺不到臺面上說。現在各地政府公布的“上行”數據,水分有多少,只有天知道。
這里我們姑且拋開農產品在網上行的“先天不足”,農產品上行要“順暢”起來,先要反思三大“觀念誤區”。1一是提“上行”就以為“開網店”;2二是提“上行”就以要“賣到全中國”;3三是提“上行”就是要賣“土特產”。
實際上,傳統TP這兩年都在轉型,原有代運營業務都很困難,通過培訓讓一大批“小白”開設網店,是否能夠存活下來都是問題,更不用說是要賣好貨。很多縣域產品都是“小生產”,規模并不大,總量上只是一個區域產品,本地市場都是供不應求,賣到全中國又出現了“貨源不足、價格競爭力不強”的問題。另外,農產品不能光在“賣貨”,要變賣產品為賣服務,變賣單品為賣套餐。這就需要從品牌、溯源、品控、包裝與視角呈現全方位提升。
農產品網絡銷售,從來都不是渠道問題。
農產品網絡銷售,從來都不是渠道問題。從平臺電商到垂直渠道,從傳統電商到社區電商,從APP到微商,從直播、短視頻到社交網紅電商,可以實現銷售的渠道太多了。從平臺的高流量轉化,到社群的分享經濟,再到意見領袖的粉絲變現,每一個都可以成為特定產品的銷售渠道。但我們的縣域領導,到傳統企業主,以及合作社的經營者,卻沒有看得這么透,言必提“淘寶”、“京東”等平臺電商,盯住的往往只是“618”、“雙11”、“雙12”等大促活動。實際上,平臺電商雖然有大流量與海量買家做支撐,但目標客戶并不精準。大促能夠成就“爆款”,但巨量的交易背后卻是低毛利甚至虧本,三農并沒有真正的受益。縣域農產品要走的是“優質優價”的路子,需要規劃好品種品類,精心設計并經營特定渠道。當然,我并非反對大家對接平臺電商,只是在一個全網多屏跨平臺的時代,我們需要有更寬闊的視野。
在這一輪農產品電商發展熱潮中,當下從業者日子過得“滋潤”的并不多。大家激情滿懷進入,很多卻陷入慘淡經營的困境。以傳統的B2C的思維,來賣農產品,結果都可想而知。農產品不是服裝、化妝品,不是經營好流量、運營與交易就完事,從前端看,需要有基地保障、采摘體驗,從過程看,需要溯源與可視化做驗證,從售后看,后期服務能否形成口碑,從而帶來“復購”乃至持續的重復消費,才是農產品上行的理想模式。一句話,很多人做農產品電商,把事情看得簡單了,把困難看小了,過于理想化,事先的準備遠遠不夠。 經過幾年來的艱苦摸索,在付出慘重高昂的“學費”后,我們面前的“第三條道路”越來越清晰了。我們將圍繞“變現”兩個字再上路,如何讓好產品實現“優質優價”,如何讓好客戶享受到好服務,如何讓從業者體現出每一個環節應該有的價值回報,需要我們從供應鏈、推廣渠道以及客戶服務等進行全鏈路的流程重構,找到一個利他共贏的模式。 等著我們的好消息吧。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縣學會 微信公眾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