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正在快速進入老齡化社會,到2015年,我國老年人口達到2.21億,約占總人口的16%;2020年達到2.43億,約占總人口的18%。由于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70%的人口生活在農村,因受生活環境、經濟狀況、文化素養等方面的限制,農村老年人更是社會的弱勢群體。農村老齡化具有老年群體規模大、比例高、增長快的特點,在人口老齡化的增齡過程中,農村老年人面臨著諸多的困難和問題,特別是隨著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大量外出務工,致使廣大農村“空巢老人”家庭數量急劇增加,農村老齡化形勢更為嚴峻,相當一部分農村老年人的生活處于相對和絕對的貧困狀態,農村養老問題現狀堪憂。
完善制度為農村老人老有所養“護理護航”。各級黨委政府應重視農村社會養老服務工作,把它作為一項民生民心工程來抓落實,以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為依據,結合實際制定完善有關政策規定,解決好社會廣泛關注、群眾迫切期待解決的重大農村民生問題,從法規、政策層面為農村社會養老的發展“保駕護航”。制定完善政策和法律法規,充分結合我國老齡工作實際,結合廣大農村老年人口的生活現狀,研究制定出符合我國國情的老齡法律法規和政策,切實保障農村老年人的權益。完善農村老年人的社會保障體系,健全城鄉養老保險、最低生活保障和新型社會救助體系、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制度的統一保障體系,解決好農村老年人養老問題。加強農村老齡工作的宣傳,弘揚中華民族敬老、養老的美德,提高農民群眾保障老年人權益的法律意識,營造濃厚的敬老、養老氛圍,在廣闊的農村促進形成尊重、關心幫助老年人的社會新風尚。加大對農村老齡事業的投入,普及農村老年人最低生活保障,確保符合條件的農村老年人及時納入城鄉低保范圍,實現應保盡保,促進廣大農村老年群體共享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成果。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農業新聞網-農民日報 2016-10-24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