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劉運喜:保護傳統村落就是要留住鄉愁

[ 作者:劉運喜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11-28 錄入:王惠敏 ]

在已經建立名錄的幾千個傳統村落中,馮驥才發現,“千村一面”的發展趨勢正在形成,“如果失去了千姿百態的特色和活力,傳統村落的保護將無從談起,留住鄉愁,也將是一句空話。”到底該何去何從?帶著對中國傳統村落命運的關切,1122日,一場以“何去何從”為題的“中國傳統村落國際高峰論壇”吸引了來自國內外的諸多專家和學者。(1124日《中國青年報》)

傳統村落,或者說古村落,是指村落形成時間較早(一般在民國以前),擁有較豐富的文化與自然資源,具有一定歷史文化價值,反映古代生產生活習性,仍然保留著古風民俗,應當給予保護的村落。

傳統村落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歷史見證。保護傳統村落,就是保護中華民族的歷史,保護中華民族的文化,就是保護傳統文化的根。我們主要應從精神、文化層面去認識保護傳統村落的意義。每一個傳統村落,都應該獨具特色,獨具魅力。所以,對于列入保護名單的傳統村落,必須原封不動,確保原汁原味,不能按照現代人的審美眼光、現代人的生活需求進行改造美化,搞成“千村一面”,否則就不是傳統村落,就不具有傳統村落的特定內涵。

對于傳統村落居民生產生活使用的房屋、工具、器物、飾品等等,比如長長的青石板路、小巷、胡同,比如泥漿壘成的灶臺、低矮黑暗的小木屋、雕龍畫鳳的彩床,比如生火做飯的柴房、鐵鍋、撥火棍,比如取水飲用的吊井、吊桶、水缸,比如豬圈、牛圈、雞籠、狗窩,等等,不能有任何改動、改造,不能讓這些原始的東西現代化。保護傳統村落,更重要的是留住原住民,不能為了旅游、商業的目的而集體遷走。只有這樣,當我們走進傳統村落時,才能夠找到民族的記憶、歷史的記憶;進入傳統村落,才仿佛回到了古代,回到了幾百年、幾千年前。一個村落,只有留住了這些,才能留住人們的記憶,才具有歷史價值、學術研究價值,對外界才具有魅力、吸引力。

在高度城市化、現代化的進程中,原始的傳統村落正在一天天減少,民族歷史的記憶一天天離我們遠去,傳統文化的根在一點點地流失。保護傳統村落,保護傳統文化,保護民族記憶,保護歷史遺產的任務越來越重,越來越緊迫。我們一定要加強對傳統村落的保護力度,防止“千人一面”現象。傳統村落的旅游、商業開發必須服從保護的需要,加強管理和引導。

總之,保護傳統村落就是留住鄉愁,留住歷史,留住記憶,留住文化的根。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湖南教育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美国国产综合一区二区 | 亚洲欧美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AⅤ鲁丝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欧美综合一区二区 |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久久久久久 | 五月天在线精品老司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