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回家都有不同的感受和收獲,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春節回老家,我明顯感受到一股蓄勢待發的新鄉賢力量,正在讓過去封閉的村莊迸發出前所未有的生機。
我的老家地處山東沂蒙山區,村子里大約有1000口人。和很多村莊一樣,過去這些年,這里人口流失較為嚴重,幾乎處于半空心化狀態。很多年輕人喪失了務農的基本技能,也不愿意重復父輩的老路,在外打工幾年后,積累了一定的資本,就在縣城買房,然后定居在城里。
這種變化表面看來似乎造成了鄉村凋敝,但隨著經濟社會的進一步發展,一股新生的向上力量破土而出,給鄉村帶來了新的發展希望——村里之前走出去的那批人,如今開始以各種方式反哺鄉村,參與鄉村建設,推動鄉村發展。比如,村里有兩個典型的年輕人,一個是A君,從青島那邊引入了一個服裝加工廠,帶動了村里五六十人就業,大大減輕了村莊的“空心化”;一個是B君,把村子里撂荒的土地租過來,蓋起溫室,種了很多草莓,和村里人合伙搞起了“草莓采摘”,年銷售收入達30萬元。值得一提的是,網絡已經深度影響到農村。村里有個90后大學生,把鄉鄰的土雞蛋收集起來,統一放到網上賣,過去一年凈賺十萬多……就是在這種新生力量的驅動下,鄉村的經濟結構開始發生變化,由過去單一的種植經濟,向觀光、旅游、生產加工等綜合型經濟結構轉型。
鄉村的精神生活也在發生深刻變化。這次回去,感受比較深的一點就是重修家譜。長這么大我還是第一次趕上修家譜,也是第一次看到家譜。重修家譜不僅把宗族關系理順了,更重要的是家族內部的關系更加融洽緊密。家譜修完后,家族內部建立了微信群和QQ群,一個大家子上百人,同一個姓氏,同宗同源,相互幫助相互支持,其樂融融。
“物有報本之心,人有思祖之情”。在一定意義上,重修家譜就是通過重構家族紐帶、重建家族倫理,進而重建鄉村倫理。通過重修家譜,家族成員找到了根脈,建立起了更深厚的家族情感。同時,這種家族凝聚力、向心力、榮譽感,也在推動家族中的能人、賢人,通過各種方式回報家族與故土,“回流”到鄉村建設中。
可以說,割舍不掉的鄉土記憶和根植于血液的鄉土文化,如今正在讓越來越多有知識有文化有致富經驗的能人,肩負起了新農村建設的重任,成長為鄉村治理的重要力量。
不管是那些將產業、財富帶回鄉村的致富能人,還是通過家族聯誼紐帶回流鄉村的賢人,他們都在通過參與建構和維護鄉村的公共利益,通過協商溝通、張羅公共事務,通過實實在在地推動鄉村建設發展,努力將村社凝聚成一個守望相助的命運共同體。這些“在土”“離土”的鄉賢,早年多數是到某地創業的致富帶頭人,如今,他們把現代價值、先進思想觀念、知識和財富帶回鄉里。可以想見,隨著這些新鄉賢的崛起,他們的觀念、思想甚至對潮流事物的態度,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到周邊鄉鄰,最終振興的是整個鄉土,從而使新農村建設迸發勃勃生機。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重慶日報 2017年02月07日 星期二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