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劉勝軒:土地流轉普新篇 三權分置現樣版

[ 作者:劉勝軒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03-31 錄入:19 ]

——湖南省臨武縣土地流轉“鄒家模式”紀實

和村里其他農戶一樣,54歲的農民鄒發強也從“地主”變成了“股東”。平日,他還兼職在村里的土地合作社打工。“把地交給合作社,自己村里的活都干不完,再也不用外出務工了。”圍著幾畝田地轉了幾十年,鄒發強沒想到生活會變得如此愜意。

尋路

臨武縣鄒家村有148戶、668口人,長期以來靠種植水稻、烤煙等傳統農業“守土而居”。村民起早貪黑勉強換來一日三餐,人均年純收入不過2000元。村里的年輕人大都外出務工,土地閑置嚴重。土地荒著不種太可惜,2010年,在外面辦企業的鄒小軍回到村里,承包了26公頃荒山。辛苦一年收益卻不大,鄒小軍得出一個結論:傳統種植業根本無法盤活土地資源,更不可能發家致富。2011年,鄒小軍被選為村黨支部書記,他暗下決心,決不讓父老鄉親再這么辛苦下去,于是,他萌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探索

說干就干。鄒小軍決定在全村推行土地股份合作模式,搞股份合作經濟。這是一條前人尚未走過的路,鄒家村在鄒小軍的帶動下摸索著過河。村里先后召開了20多次會議,向村民宣講土地流轉的好處,并帶著村民代表外出學習考察,邁出了土地經營制度改革的第一步。

2012年10月14日,村里召開群眾決策會,全村148戶村民全部派出代表參加。經過民主討論、答疑解惑。最后,村民們一致同意以土地入股形式流轉土地,交由村集體經營管理。鄒家村成功地將全村300公頃山地和22公頃耕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到村集體,成立了鄒家油茶林種植專業合作社和臨武舜意土地專業合作社,注冊資金257萬元,社員668人。

合作社以“三統一”模式負責統一管理經營流轉土地。①統一土地流轉。土地流轉對象包括戶籍在村的農民和非農戶口,并在每一年按照出生、死亡、外嫁等情況及時調整股東的土地流轉面積,確保人人公平、個個有地。②統一生產經營。山地和耕地流轉到合作社后,由合作社統一開發經營管理。合作社聘請本村30余個農民在合作社務工,以計量方式發放報酬。③統一利潤分配。合作社以全村人口為基數,按各戶人口數量劃分到戶,并發放《股權證》,實行同股同利、風險共擔。

“村民當了‘股東’,還可放心掙錢。”鄒小軍解釋說,村民的收益不僅有田地盈利后的分紅,還可以獲得合作社務工收入。原來的土地增加了幾份收益,土地承包權仍歸村民所有。

希望

入股合作社后,30歲的村民鄒耀云結束外地打工生活,從合作社承包了2.3公頃土地,種植辣椒、生姜等農作物,同時還是合作社的專職“管理人員”,固定月工資1500元。自己承包土地年收入10萬元以上。“別說出去打工,我還要請人來給我打工呢。”像鄒耀云這樣返鄉回村的“打工仔”,鄒家村有20多個。農忙時節,不僅有鄒家村人,鄰村來鄒家村務工的也不少。

合作社將油茶山嶺分成若干小塊,采取抽簽的方式,確定培植范圍地段,培植養護責任到人,以計量方式發放報酬。現在,鄒家村合作社已種植油茶林166公頃,紅汁乳菌16公頃,大陽獼猴桃、烤煙各20公頃,全部豐產后將可實現年收入1200萬元。村民們說:“從合作社看到了致富的希望。”

按合作社章程規定,合作社收益的5%提取公積金用于擴大再生產;剩余盈余按25%提取集體股份公益金,用于村公益事業建設,75%按股分紅。2014年,全村僅烤煙一項分紅就達20多萬元,經全體村民同意后,折合成茶油林的股份投入擴大再生產。

放活土地經營權,村民收入節節高,鄒家村集體經濟收入告別了空白,2015年超過了2萬元,2016年達到8萬元。“等油茶林豐產后,預計村民每戶每年可增收3萬元以上,村集體收入將突破100萬元。”鄒小軍對此信心滿滿。鄒家村的土地流轉實現了土地由分到合、產業由散到聚、百姓收入由低到高、村集體經濟由無到有的轉變,這是農村土地“三權”分置在鄒家村的具體體現。

作者:湖南省農業委員會農村經營管理處主任科員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日本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三级在线免费a免费看 | 欧美成αⅴ人在线观看 | 丝袜足午夜福利视频丝袜 | 亚洲不卡网AV在线 | 亚洲国产亚综合在线欧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