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布韻傳奇手工編織專業合作社調查
一、基本情況
清水鎮位于門頭溝區東部邊遠山區,轄32個行政村,其中,2016年被北京市認定的低收入村有20個,下清水村是清水鎮的低收入村之一。下清水村村域面積22715畝,現有人口585戶、1022人,其中農戶298戶、583人,低收入農戶181戶、337人,占全村農戶的61%。導致該村農戶低收入的主要原因是門頭溝區清水鎮多年來一直以煤炭等礦產開采業為主要經濟支柱。然而,隨著門頭溝被北京市確立為生態涵養發展區,產業告別了“黑白黃”,曾經的從業者也面臨著轉型。尤其是清水鎮的廣大農村婦女,年齡都在35—50歲左右,因為上有老下有小不能走出山村就業。
在這樣的背景下,門頭溝區清水鎮王慧芳以清水鎮大力發展旅游文化休閑產業為契機,提出了通過發展特色手工藝品和旅游商品帶動農民增收的思路,并于2013年1月在門頭溝區清水鎮下清水村成立了北京布韻傳奇手工編織專業合作社。北京布韻傳奇手工編織合作社現有入社農戶122戶,主要經營絲綾堆繡、手工布藝畫、手工刺繡、手工編織、手工串珠、傳統剪紙、民間工藝品制作,農副產品包裝禮盒等研發、培訓、制作和銷售。帶動門頭溝區3個鎮10余個村近400人彈性就業和居家就業,其中下清水村低收入農戶達到83戶,占下清水村低收入農戶
二、合作社帶動低收入農戶的主要做法
(一)堅持原創設計
北京布韻傳奇手工編織合作社社長王慧芳從小愛好并擅長美工、刺繡、編織、剪紙,2009年開始領辦巧娘工作室,又學習了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堆畫。有了這些基本功底,以及對手工藝的熱愛,王慧芳社長在產品設計研發上很下功夫,根據農村婦女的學習能力和編織基礎,不斷研發出了鉤織品十二生肖等多種吉祥掛飾、圈圈包、花包等編織產品,這些產品比較實用易學易做,也有一定的市場。她創作的主席像系列、門頭溝山水系列、京劇臉譜系列、植物系列等絲綾堆繡都是惟妙惟肖,但由于這些作品費時費力,難度比較高,很難在農村婦女那里推廣,這些作品一直是王社長的“鎮店之寶”。2015年合作社被市婦聯認定“北京巧娘手工藝研發基地”,并被北京市農委評定為“市級示范社”。
(二)開展入村入戶培訓
近年來,該合作社對手工藝品制作的農戶進行信息登記,加大培訓力度,建立了“就業調查——技能培訓——就業指導——產品銷售”四位一體的培訓體系。2014年,合作社走進清水、齋堂兩縝的6個低收入村,免費上門為村內婦女姐妹們培訓手工編織技術,優先照顧殘疾人家庭和困難家庭,培訓達80余人次,培養出了15名有一定文化水平、技術好的婦女就業帶頭人。到2015年底,合作社共帶動彈性就業386人,社員人均年增收3000元至7000元。2016年,合作社開展農戶培訓活動50余次,累計培訓1200余人次。合作社還派出15名技術骨干,到清水鎮黃塔、齊家莊、李家莊、達摩莊、田寺、上清水、下清水等村為近600名低收入農戶婦女進行免費培訓,使手工藝制作技術培訓履蓋了清水鎮全鎮。培養出有一定文化水平、技術好的婦女就業帶頭人25名,隨時到各村進行技術指導和就業輔導。
(三)不斷拓展市場銷路
從沒有銷路到逐漸建立起多家長期合作的經銷商,王慧芳社長以不畏艱難、勇于奉獻的精神為合作社的姐妹們打出了一片屬于自己的天地。2014年與門頭溝定都峰景區等經銷商簽定長期代銷產品協議。2015年又承接了海淀區綠山谷芽苗菜基地制作芽苗菜底托等業務,并在天意、天隆等多家批發市場建立了長期合作社固定經銷商、代理商。2016年,該合作社以公平貿易為平臺,多次參加“二十四集公益市集”等展賣活動,大大提升了合作社產品的知名度,使山區農戶自己制作的手工藝品不僅能走出北京,面向全國,甚至有機會邁出國門,走進國際市場。一年來,合作社產品銷量大幅提升,同比2015年增加了20%以上。截至2016年底,合作社通過培訓帶動彈性就業人數從2014年底的245人增加到了396人,就業農民每天的收入能夠達到35-50元,年收入能達到5000元至9000元。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產品增值收益仍相對偏低
北京布韻傳奇手工編織合作社的產品以毛線編織、鉤織品為主,產品主要進入批發市場,價格偏低,而且也很難進入高端市場。需要對產品的設計、原料選材等方面進行提升。比如在產品設計上,缺少自身突出的特點,缺乏與城市居民生活品味、情趣相適應的產品;原料選材普通,還沒有安全材料的理念,與公平貿易標準也還有一定差距。
(二)合作社人才缺乏
一方面,布韻傳奇手工編織專業合作社的王慧芳社長今年已經63歲,她一個人負責產品研發、組織開展各村的培訓,并跟老伴把產品賣到市場上去,這些工作量年輕人都很難一個人承擔和完成。另一方面,合作社缺乏懂互聯網應用的人才,盡管當下微商、網店都已經比較普遍了,80%的合作社已經涉足網店平臺,然而,在低收入村、低收入農戶那里,會用微信的人還不多,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合作社發展。
(三)產品銷售渠道仍需拓寬
合作社產品銷售的渠道仍然比較窄且不穩定,主要是批發市場、各類展會,布韻傳奇還沒有自己的網絡銷售平臺,需要有一個穩定的銷售渠道,才能為山區低收入農戶提供穩定的收入來源,并帶動更多的農戶增收。
四、幾點啟示
(一)公平貿易是促進低收入農戶增收的有效途徑
幫助低收入村的最佳方式不是捐款,而是直接購買他們的符合標準的高質量產品,并通過幫助他們的產品融入到全球商品體系,使低收入農民能夠從根本上有尊嚴地增收致富。公平貿易通過市場的方式給予低收入群體幫助,使生產者及其市場組織提升管理技巧及發掘市場的能力,以“造血”代替“輸血”方式,引導低收入地區建立主導產業,讓農民享有農業全產業鏈的價值分配,建立促進農民收入增長的長效機制。通過發展公平貿易的模式,以合作社帶動低收入村農戶,使他們獲得穩定的銷售渠道,并獲得基金返款,提高低收入村社區建設和發展能力。
(二)婦女居家彈性就業的模式值得扶持和推廣
女性是家庭的核心成員,調研發現,很多低收入農戶家中是靠主婦支撐的。這種能夠讓低收入農戶家庭主婦居家就業、彈性就業的方式,既滿足了當地婦女既要照顧老人病人又要照顧孩子的需求,又充實了她們的業余生活,也提高了她們的生活水平。更值得一提的是,以手工編織為業,不受當地資源、空間的局限,對勞動者的要求也不是很高,比較適合于經濟轉型的山區,且易于推廣。當前,合作社比較需要的是能夠與可以開發符合中高端市場的藝術家合作,在研發方面給予幫助和指導。
(三)整合山區資源,開發公益旅游+手工學藝項目
新業態是推動京郊現代農業發展的新動能。通過產業融合形成新的業態,將給農民增收創造新增長點。近年來,門頭溝區大力推進山區自然生態環境建設,取得了很好的成效,門頭溝區鄉村旅游業資源日益豐富,清水鎮位于門頭溝區的東部遠山區,自然環境優美,很多地方還保留著良好的傳統文化和民風民俗,京城市民到那里可以就近體驗那忘不掉的鄉愁、品不夠佳肴美味,還有那傳承了百年的文化記憶。下清水村2016年利用小流域治理打造了“京西花谷”項目,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有了發展鄉村旅游的良好基礎。因此,可以利用和整合山區優勢的自然、人文資源,開發“公益旅游+手工學藝”項目,賦予鄉村旅游公平貿易的理念,并將游山玩水與學習和傳承傳統文化結合起來,讓山區的巧娘變成山區手工藝的傳授者,推動山區低收入農戶持續增收。
作者簡介:王麗紅,管理學博士,現就職北京市農村經濟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